累积计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13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累积计时器,以工频为时钟,数字集成电路分频驱动六位数轮显示。数字集成电路单元包括控制走时电路、消颤电路、时钟形成电路、分频电路、脉冲展宽电路、抗干扰电路、驱动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去备用电源保持计时数值的麻烦以及复杂的传动部件,提供一种显示直观寿命长,故障率低,维护性好,便于在各种设备上安装在累积计时装置。(*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计时器,特别是一种由产生的计时脉冲作累积计时装置。累积计时器广泛用于记录设备实际利用率作为企事业设备管理主要技术经济考核指标。温州莲池仪器厂出产的CCL-2295运行计时器,时基电路由计算器和数字石英表蕊改制采用液晶数字显示。为保持记录信号需要单独配备电源。深圳新安龙兴电子厂出产的JSD累积计时器,直接以50赫兹工频为时基,感应电动机带动轮系显示时间。虽然简化了内部电路,但机械传动部分复杂,作为长期运转的设备传动部件精度要求高,产品故障率高,维修工作量大,维修困难。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以工频为时钟,利用成熟的数字集成电路技术形成脉冲计时信号,采用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显示。免除复杂转动机构和设置自备电源麻烦,提供一种工艺性好,维护简单,计时精度高的新型计时装置。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累积计时器是由机壳、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和一组集成电路单元组成。以工频为时钟,数字集成电路分频驱动六位数轮显示时间。所述的集成电路单元包括一个与被计量的用电设备同步工作的控制走时电路。继电器工作绕组与用电设备同时接通电流工作,用以控制时钟电路的起动和停止,实现计时器对用电设备实际工作时间的计量。一个由R-S触发器组成的消颤电路。R-S触发器的稳定状态由受控走时电路控制。受控走时电路继电器得电,R-S触发器输出高电位,同时对继电器触点产生的单脉冲作消颤处理,以保证每动作一次就产生一个完整的单脉冲。一个兼有多谐振荡器和斯密特触发器功能的时钟形成电路。振荡器起振由消颤电路输出信号控制,其振荡频率钳位于输入的工频信号,输出工频时钟方波信号;一个由十二级串行计数器和8输入端“与”门及“与非”门组成的分频电路。将来自时钟形成电路的输入信号分频为脉冲周期是36秒的方波脉冲。一个脉冲展宽电路,展宽分频电路输出脉冲的脉冲宽度至20ms左右,以满足电磁脉冲轮式记数器驱动脉冲的宽度要求。一个抗干扰电路,由两个串连的“与非”门组成,第一级“与非”门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分频电路输出端和消颤电路复位端,当无控制信号输入时,封锁来自前级的任何信号。一个驱动电路,属于一种共发射级功率放大器,放大前级信号用以驱动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每一脉冲驱动数轮跳动一次,计数为0.01小时。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是一用脉冲信号驱动的机械计数轮组。还有一个为各电路提供直流的电源电路。如上所述的累积计时器,时钟形成电路和脉冲展宽电路选用555定时器。本技术不需要高精度传动件,时钟信号取自工频,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数字保存不需要单独设置电源。走时准确,外形尺寸小,适于在各种用电设备上安装。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原理方框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气原理图。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控制走时电路1是由D7至D10整流管、继电器K1、稳压管ZW2、电容器C12-C14、电阻器R13-R14构成。控制信号A·C220伏经电容C14降压,整流管D7-D10桥式整流,电容器C13、C12和电阻器R14,稳压二极管DW2滤波稳压后驱动继电器K1工作。利用继电器K1触点控制计时器走时。消颤电路2由集成电路IC1c和IC1d、电阻器R1、R2构成。继电器K1触点产生单脉冲,由于变换过程产生机械抖动,脉冲波形可能出现毛刺,甚至不稳定。集成块IC1c、IC1d组成R-S触发器做消颤处理。保证每操作一次可产生一个完整的单脉冲。无控制信号输入,继电器K1不动作,K1触点接地,使IC1c输入低电平,迫使10脚输出高电平。IC1d11脚输出低电平,使时钟形成电路3复位,停止工作。当有控制信号时,K1动作,恢复时钟形成电路进入正常振荡状态。LED指示灯利用2EF303变色发光二极管,连接于IC1c和IC1d两个输出端Q、Q。在电源接通时,IC1c输出高电平,LED发绿光。当计时工作开始,IC1d输出高电平,LED发红光。时钟形成电路3由集成块IC2和电阻器R4、R5、R11、R12、电容器C1、C2、C3、C10构成。组成同步于电源工频的多谐振荡器,产生恒定的50H2方波输出。交流基准信号经电容C2、C10滤波,使IC2正常定时谐波处于从属地位。IC2此时只起放大器和斯密特触发器作用,输出信号为标准50H2方波。分频电路4由集成电路IC3十二级串行计数器和IC48输入端“与”门及“与非”门以及二极管D1、电容器C4、电阻器R6构成36秒分频器。接通电源后由C4、R6组成徽分电路将IC,“清零”。来自时钟形成电路的50H2方波作为分频电路的时钟。当IC3计数到预定值1800个时钟脉冲,即36秒时,IC4“非门”输出端13脚输出负向脉冲送至下一级,同时IC4的“与”门输出端1脚输出正向脉冲,经D1反馈到IC3复零端11脚,使IC3计数器返回全零状态,完成36秒周期循环。脉冲展宽电路5由IC3、电阻器R7和电容器C6、C7构成。接通电源后,由于IC52脚无触发信号输入,电路处于初始复位状态,IC53脚输出低电平,IC5内晶体管导通,电容C6被短接不能充电。当IC52脚被来自分频电路IC413脚输出的负向脉冲触发时,IC5输出端3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IC5内部晶体管截止。电容C6经电阻R8充电,IC57、6脚电位从零上升,直至> 2/3 Vcc时,IC5的6脚即阀值输入端受到触发,IC5内的上比较器翻转,输出端3脚跳变为低电平,再次导通,直到2脚再被分频电路输出负向脉冲触发为止。脉冲展宽时间取决于电容器C6、脉冲宽度展宽到驱动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脉宽要求。抗干扰电路6由IC1a和IC1b构成。目的在于避免在接通电源瞬间产生的干扰信号和外界其它干扰信号误驱动计数器而设计。IC1a的一个输入端1脚接到控制走时电路K1的常闭触点与公共地相通。另一端2脚与展宽电路输出端IC5的3脚相接。无控制信号时,K1不动作,输入端1脚为低电平,输出端4脚为低电平。根据“与非”门的特点,无论2脚为任何信号,输出端均保持低电平,从而封锁了来自前级的任何信号。驱动电路7是一由三极管Q1、Q2和电阻器R9、R10构成的共射级功率放大器。来自前级的信号经放大能驱动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当IC1b4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1、Q2导通,驱动计数器数轮跳动一次,计一个数为0.01小时。电源电路8是由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D3-D6、调压管Q1、电阻器R8、电容器C8-C111组成采用桥式整流串联型稳压电路,构成CMOS系统电源的最高噪声容限系统电源,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是一用脉冲信号驱动的机械式计数轮组。六位十进制,是驱动电路7的负载,每一脉冲信号使计数器电磁线圈产生磁力,吸动机械拨爪拨动数轮进一位数字。四个接线端中R两端接至工作电源,两个Y接线端接至控制电源。技术性能指标显示方式六位数轮显示时间最大积时连续或断续累进计时9999.99小时走时精度<±30~60秒/24小时积时精度<0.0097小时(每次关断工作电源)功耗<3瓦环境温度-20℃~+50℃权利要求1.一种累积计时器,由机壳、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9和一组集成电路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电路单元包括一个与被计量的用电设备同步工作的控制走时电路1;一个由R-S触发器组成的消颤电路2,R-S触发器的稳定状态受控制走时电路1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累积计时器,由机壳、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9和一组集成电路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电路单元包括:一个与被计量的用电设备同步工作的控制走时电路1;一个由R—S触发器组成的消颤电路2,R—S触发器的稳定状态受控制走时电路1控制;一个兼有多谐振荡器和斯密特触发器功能的时钟形成电路3,多谐振荡器起振受消颤电路输出信号控制,而其振荡频率与输入的工频信号相同,输出工频时钟方波信号;一个由十二级串行计数器和8输入端“与”门和“与非”门组成的分频电路4,将时钟形成电路的输出信号分频为脉冲周期为36秒的方波脉冲;一个脉冲展宽电路5,展宽分频电路4输出脉冲的脉冲宽度至20ms;一个抗干扰电路6,由两个串接的“与非”门组成,第一级“与非”门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分频电路4输出端和消颤电路2复位端;一个驱动电路7,属于共发射级功率放大器,放大抗干扰电路6输出信号以驱动如上所述的电磁脉冲轮式计数器9;还有一个为各个电路提供直流的电源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