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库门锁双电路电子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12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柜库门锁双电路电子控制器,包括壳体及电源,壳体上设置显示器,壳体内安装电路板,电路上设置内部控制电路和外部电路,外部电路与显示器连接,内部控制电路与外部电路间通过单总线连接,内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副控制电路和时钟运算及信息储存电路,壳体上设置开锁装置,开锁装置与外部电路连接。它的优点在于:内部控制电路与外部电路间通过单总线进行数据传递,可以有效保护内部控制电路;通过设置主控制电路、副控制电路及相关结构,实现电路的备份,提高电路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锁控制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柜库门锁双电路电子控制器
技术介绍
传统保险柜、重要库门上的锁具多由机械锁组成,其缺点是抗技术开启性 能差,控制方式单一,满足不了对控制多样化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为克 服机械锁的不足,锁具也由机械锁向电子多功能锁方向发展。电子锁是由信息 采集、信息识别处理的电子fe制器部分和机电执行部分构成。电子锁的控制器密码信息输入方式分类,主要由掌纹采集式、指纹采集式、ic卡式、射频卡式、各种信息钥匙式、手工输入密码的键盘式等形式构成。这些形式的锁有一 个共同缺点,外部抗破坏性差。而且由于电路可靠性较低,因此均带有应急备 用机械锁,没能真正解决机械锁存在的抗技术开启性能差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库门锁双电路电子控制器,它由内部控 制电路、外部电路、开锁装置等结构组成,内部控制电路与外部电路间通过单 总线进行数据传递,可以使内部控制电路与外部电路有效隔离,即使外部组件 被破坏掉,也不会影响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内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 副控制电路和时钟运算及信息储存电路,可以实现电路的备份,提高电路可靠 性,不需要应急备用机械锁。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柜库门锁双电路电 子控制器,包括壳体及电源,壳体上设置显示器,壳体内安装电路板,电路上 设置内部控制电路和外部电路,外部电路与显示器连接,内部控制电路与外部 电路间通过单总线连接,内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副控制电路和时钟运 算及信息储存电路,壳体上设置开锁装置,开锁装置与外部电路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特扭在于开锁装置包括键盘。开锁装置包括电子钥 匙,壳体上设置电子钥匙孔,电子钥匙孔与电子钥匙相对应,电子钥匙上安装钥匙电极和钥匙电路板,钥匙电极和钥匙电路板连接。时钟运算及信息储存电路上设置改进型i2c总线电路,时钟运算及信息储存电路通过改进型l2c总线电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和副控制电路连接。时钟运算及信息储存电路上设置改进型I2C总线电路,主控制电路通过改进型I2C总线电路与副控制电路连接。 内部控制电路上设置报警监测输入接口 P7和报警控制输出口 P8。主控制电路 上设置主执行功率放大器IC8,副控制电路上设置副执行功率放大器ICll。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内部控制电路与外部电路间通过单总线进行数据 传递,可以有效保护内部控制电路;通过设置主控制电路、副控制电路及相关 结构,实现电路的备份,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另外,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同 的开锁装置及其相应组合,可以提高电子锁的整体安全性;通过设置报警装置, 可以实现自动报警;通过设置功率放大器,可以使控制器直接控制锁具上的电 动机或其它开锁装置。本技术具有双电路备份;开锁方式多样;内外电路 隔离;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易于与锁具配合使用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A向剖面结 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电子钥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 型内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附图5是附图4中主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附 图4中副控制电路的电路图;附图7是附图4中时钟运算及信息储存电路的电 路图;附图8是本技术外部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体结构是柜库门锁双电路电子控制器,包括壳体13及电 源,壳体13上设置显示器9,壳体13内安装电路板14,电路14上设置内部控 制电路和外部电路,外部电路与显示器9连接,密码运算处理和操作信息由内 部控制电路存储,外部电路只提供信息显示、开锁通信接口的功能。内部控制 电路与外部电路间通过单总线连接,这样便于加固安装,使内部控制电路与外 部电路具有隔离保护效果,即使外部组件被破坏掉,也不会影响内部控制电路 的运行,可以提高外部抗破坏性。内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l、副控制电路 2和时钟运算及信息储存电路3,壳体13上设置开锁装置,开锁装置与外部电路连接。内部控制电路通过设置主控制电路1和副控制电路2实现电路备份, 主控制电路1和副控制电路2均可实现对控制器的控制,平时由主控制电路1 对控制器进行控制,在主控制电路1出现故障时,自动启动副控制器2对控制 器进行控制。这样实现了电路的备份,防止电路出现故障影响使用。电源一般 设置主电源和副电源,分别向主控制电路1和副控制电路2供电。本技术进一步特征在于开锁装置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掌纹采集式、 指纹采集式、IC卡式、射频卡式、各种信息钥匙式、手工输入密码的键盘式,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以提供多种开启方式的开锁装置,壳体13上安装电子钥 匙孔8和键盘7,与电子钥匙孔8相配套使用的电子钥匙11,电子钥匙ll上安 装钥匙电极10和钥匙电路板12。电子钥匙13申请人已经申请专利,专利号分 别为200510045439.7和200520125304.7。根据需要壳体13可以设置多个电子钥 匙孔8和键盘7,这样开锁方式可以有单个电子钥匙ll开锁、多个电子钥匙 11共同开锁、键盘7密码+电子钥匙11开锁、单个键盘7开锁以及多个键盘7 开锁,可以提高开启难度。本结构的外部电路,由键盘显示控制电路4,显示器 电路接口5,模组接口6组成。键盘显示控制电路4与键盘7连接,显示器电路 接口5与显示器9连接,模组接口 6与电子钥匙孔11连接。电子钥匙ll可以 分为普通钥匙和管理员钥匙,使用权限可以有所不同,使用权限记录在钥匙电 路板12中。时钟运算及信息存储电路3与主控制电路中单片机IC4及副控制电路2中 单片机IC7间采用了改进型I2C通信总线。改进型I2C通信总线是在原有I2C 通信总线的基础上,将数据总线SDA由双向改为两个单向传送方式。在使用中, 由单片机IC4、 IC7向IC5、 IC6传送数据时由V5、 V12反向传送到SDA端口, 由IC5、 IC6回传给IC4、 IC7时,通过SDA端口、 R27、 V8、 R25、 V4、 IC4-10 脚或R28、 V13、 R35、 V15、 IC7-10脚传给单片机。通过V6、 V7或VIO、 Vll 三极管的反相,使时钟线SCL、片选线CS由原来的负逻辑有效改为正逻辑有 效。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解决多单片机共享数据资源时的电路隔离问题, 无论任意电路加电与否,都不影响电路的读写操作,由于解决了电路的隔离问 题,使电路具有低功耗性。这种电路适用于多电路共用数据时的电路间的隔离的需求。为了隔离主控制电路1与副控制电路2,使两套电路可分别独立运行,在时 钟运算及信息储存电路3上设置改进型I2C总线电路,主控制电路1通过I2C 型总线电路与副控制电路2传输数据,其他支路的采用二极管D2 D22、 D24、 D26、继电器J1的两组转换触点进行隔离,使两套电路可分别独立运行,两电路的切换由副电源完成。为了增加控制器的安全性,实现报警功能,在内部控制电路上设置报警监 测输入接口 P7和报警控制输出口P8。报警监测输入接口 P7可对外模组的异常 操作、外模组的恶意破坏,进行监控、记录,当出现问题时向控制电路输送信 号,当信号符合报警条件时,控制电路发出报警信号,经报警控制输出口P8输出,控制器可以发出鸣声或者闪灯,从而进行报警。为了方便柜库门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柜库门锁双电路电子控制器,包括壳体(13)及电源,壳体(13)上设置显示器(9),壳体(13)内安装电路板(14),电路(14)上设置内部控制电路和外部电路,外部电路与显示器(9)连接,其特征在于:内部控制电路与外部电路间通过单总线连接,内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1)、副控制电路(2)和时钟运算及信息储存电路(3),壳体(13)上设置开锁装置,开锁装置与外部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合安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卫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