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非接触桥梁挠度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90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间非接触桥梁挠度监测装置,包括摄像设备、计算机和测距仪,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镜头和处理器,镜头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和测距仪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电连接;还包括用于标识桥梁上目标测点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位于镜头的视场范围内;还包括用于照亮反射片的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目标测点捕捉效率高,特别是能够在光线较差环境或夜间环境精准捕捉到目标测点,数据准确度高,监测精度高,受外界干扰小,成本低,寿命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间非接触桥梁挠度监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桥梁结构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夜间非接触桥梁挠度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80余万座,铁路桥梁总数已超过20万座,其中,既保留着像赵州桥那样历史悠久的古代桥梁,也在不断地建造着刷新世界纪录的公路、铁路新桥。对于桥梁检测、危桥改造、新桥验收以及使用阶段等方面,桥梁的挠度作为评价桥梁好坏的关键参数之一,对桥梁的健康有很大影响,对挠度的测量是桥梁参数监测中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监测挠度的变化来评估桥梁存在的安全风险。目前,已经在桥梁挠度监测上应用的测试方法有百分表法、连通管法、全站仪法、GPS法、光电成像法等。百分表法是通过被测测点引起的侧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转动放大,变为指针在百分表刻度盘上的转动。百分表法安装与使用方便,但消耗人力较大,观测读数费时,不能自动记录,仅适用于桥下可搭设支架的桥梁。连通管法是指将一个面积相对较大的容器放在桥墩固定不变的位置上,连通管固定在桥体侧壁上,通过监测连通管内的液位变化来确定目标测点的挠度值。连通管法只能依赖人工测量,且费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间非接触桥梁挠度监测装置,包括摄像设备(1)、计算机(2)和测距仪(3),所述摄像设备(1)包括镜头(101)和处理器(102),镜头(101)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02)电连接,处理器(102)的输出端和测距仪(3)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标识桥梁上目标测点的反射片(4),所述反射片(4)位于镜头(101)的视场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非接触桥梁挠度监测装置,包括摄像设备(1)、计算机(2)和测距仪(3),所述摄像设备(1)包括镜头(101)和处理器(102),镜头(101)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02)电连接,处理器(102)的输出端和测距仪(3)的输出端均与计算机(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标识桥梁上目标测点的反射片(4),所述反射片(4)位于镜头(101)的视场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非接触桥梁挠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照亮反射片(4)的光源(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非接触桥梁挠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4)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层、塑料膜层、金属镀层、保护层,其中,所述反射片(4)设于桥梁上的目标测点处且所述基材层与目标测点相接触,所述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田勇陈鹏江迈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