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沉井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21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沉井基础,涉及桥梁沉井基础防护技术领域,该桥梁沉井基础包括:沉井基础主体、第一挡板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水平放置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前侧的河床面上,且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端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的迎水端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挡板沿竖直方向间隔预设的距离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上方,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的同一侧端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的迎水端连接;沿水流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垂直于水流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桥梁沉井基础,其能够主动减缓水流对桥梁沉井基础的局部冲刷,易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沉井基础
本技术涉及桥梁沉井基础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沉井基础。
技术介绍
目前,天然河道修建桥梁后,桥梁桥墩基础发生局部冲刷是不可避免的。通常认为桥梁桥墩基础的局部冲刷是由其基础周围马蹄涡系造成的,而马蹄涡系是由下潜水流引起的。具体地,桥梁基础周边不同位置局部冲刷原因为:桥墩前侧冲刷是桥墩前侧马蹄涡造成的;桥墩两侧冲刷主要是由于两侧水流挤压引起的加速水流与桥墩前侧马蹄涡形成的马蹄涡系共同造成的;桥墩后侧冲刷主要有桥墩两侧脱落马蹄涡形成的尾马蹄涡造成的。综上所述,桥墩前侧马蹄涡是桥梁桥墩基础局部冲刷的主要因素。现有技术中,对于桥梁桥墩基础局部冲刷的防护,通常指桥梁桥墩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达到或接近其设计警戒深度时,进行被动的维护措施修复桥梁桥墩基础局部冲刷,耗材较大,成本较高。另外,随着国内外大型或特大型桥梁桥墩基础多采用大型深水沉井基础,其尺度已远远大于常见的桥梁桥墩基础,传统的维护措施会使耗材进一步加大,成本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沉井基础,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被动的维护措施修复桥梁沉井基础的局部冲刷,耗材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沉井基础,包括:沉井基础主体;第一挡板,其水平放置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前侧的河床面上,且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端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的迎水端连接;至少两个第二挡板,其沿竖直方向间隔预设的距离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上方,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的同一侧端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的迎水端连接;沿水流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垂直于水流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配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挡板中间沿水流方向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迎水端上,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母以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迎水端连接。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挡板均配设有第二螺杆,每个所述第二挡板中间沿水流方向均设有螺纹孔;每个所述第二螺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迎水端上,另一端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挡板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母以使对应的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迎水端连接。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每个所述第二挡板沿水流方向的两侧均向上弯曲1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井基础主体沿水流方向中间为矩形、两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挡板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半圆形结构直径的0.3倍,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半圆形结构直径的0.2倍。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挡板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半圆形结构直径的0.2倍,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半圆形结构直径的0.05倍。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的厚度均不小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半圆形结构直径的0.01倍。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的数量为四个。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钢板制成。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聚乙烯复合材料制成。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沉井基础,由于在沉井基础主体前侧的河床面上设置第一挡板,在第一挡板上方沿竖直方向间隔预设的距离设置多个第二挡板,多个第二挡板可以减小沉井基础主体前测的下潜水流的流速强度,进而减弱下潜水流形成的马蹄涡;同时,每个第二挡板的长度均小于第一挡板的长度,每个第二挡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挡板的宽度,减弱后的下潜水流即使在第二挡板前测形成马蹄涡,在第一挡板的阻挡下,可以大限度的减小马蹄涡对桥梁沉井基础的局部冲刷。因此,本技术能够主动减缓水流对桥梁沉井基础的局部冲刷,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结构简单,易维护,成本低,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沉井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沉井基础受水流作用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一螺杆;4、第二螺杆;5、沉井基础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沉井基础,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被动的维护措施修复桥梁沉井基础的局部冲刷,耗材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参见图1所示,一种桥梁沉井基础,包括:沉井基础主体5、第一挡板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挡板2。沉井基础主体5的形状较多,如方形、圆形等,本技术实施例以沿水流方向中间为矩形、两端为半圆形结构的沉井基础主体5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挡板1水平放置于沉井基础主体5前侧的河床面上,且第一挡板1的一侧端与沉井基础主体5的迎水端连接。至少两个第二挡板2沿竖直方向间隔预设的距离设置在第一挡板1上方,每个第二挡板2的同一侧端与沉井基础主体5的迎水端连接。沿水流方向上每个第二挡板2的长度小于第一挡板1的长度,垂直于水流方向上每个第二挡板2的宽度不大于第一挡板1的宽度。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桥梁沉井基础,第二挡板2的数量为四个。具体地,第二挡板2设置于一半水深以下,具体间距根据实际水深情况而定,相邻第二挡板2间距不能小于垂直于水流方向上宽度的1/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桥梁沉井基础,其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1和图2所示,当桥梁沉井基础遭遇水流冲击,其不同层水流将在沉井基础主体的迎水端形成沿壁面上下相等动量的两股水流,在每层水流综合作用下,将在靠近桥梁沉井基础前侧的河床面附近形成最大下潜流速,该流速强度与桥梁沉井基础周边马蹄涡系强度密切相关。在若干第一挡板1作用下,其不同层水流形成的下潜水流受到第一挡板1的阻碍被削弱。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可知,其水流将可能从冲击点左右及前后运动。其中,左右水流分别向桥墩两侧运动;同时,对于前后两股水流(向桥梁沉井基础前或后运动),由于受到近桥梁沉井基础处的阻挡以及来流水流的顶冲作用,相对于向左右两侧运动水流来讲,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河床面处设置第二挡板2,沿水流方向上每个第二挡板2的长度小于第一挡板1的长度;垂直于水流方向上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沉井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n沉井基础主体(5);/n第一挡板(1),其水平放置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前侧的河床面上,且所述第一挡板(1)的一侧端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的迎水端连接;/n至少两个第二挡板(2),其沿竖直方向间隔预设的距离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1)上方,每个所述第二挡板(2)的同一侧端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的迎水端连接;沿水流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挡板(2)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挡板(1)的长度;垂直于水流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挡板(2)的宽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挡板(1)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沉井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井基础主体(5);
第一挡板(1),其水平放置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前侧的河床面上,且所述第一挡板(1)的一侧端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的迎水端连接;
至少两个第二挡板(2),其沿竖直方向间隔预设的距离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1)上方,每个所述第二挡板(2)的同一侧端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的迎水端连接;沿水流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挡板(2)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挡板(1)的长度;垂直于水流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挡板(2)的宽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挡板(1)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沉井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1)配设有第一螺杆(3),所述第一挡板(1)中间沿水流方向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杆(3)一端固定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迎水端上,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母以使所述第一挡板(1)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迎水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沉井基础,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二挡板(2)均配设有第二螺杆(4),每个所述第二挡板(2)中间沿水流方向均设有螺纹孔;每个所述第二螺杆(4)一端固定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迎水端上,另一端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挡板(2)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母以使对应的所述第二挡板(2)与所述沉井基础主体(5)迎水端连接。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闫杰超赵维阳高宗余张胡陈述胡鹏刘燃马晨煜郭凯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