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20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包括咬合桩结构本体,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包括第一咬合桩、第二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所述第一咬合桩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的顶部,所述第三咬合桩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的底部,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限位板,所述固定限位板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限位板,将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第一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分离,再将第一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与第二咬合桩分离,缩减咬合桩结构本体的体积,从而达到了可以进行拆分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咬合桩结构不能进行拆分的问题,该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具备可以进行拆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咬合桩结构是用于建筑施工的装置,但是现有的咬合桩结构都是一体的,不能进行拆分,导致在移动时由于体积较大需要多人一起搬动,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降低了咬合桩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具备可以进行拆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咬合桩结构不能进行拆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包括咬合桩结构本体,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包括第一咬合桩、第二咬合桩和第三咬合桩,所述第一咬合桩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的顶部,所述第三咬合桩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的底部,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限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包括咬合桩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1)包括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所述第一咬合桩(101)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102)的顶部,所述第三咬合桩(103)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102)的底部,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限位板(2),所述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所述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4),所述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包括咬合桩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1)包括第一咬合桩(101)、第二咬合桩(102)和第三咬合桩(103),所述第一咬合桩(101)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102)的顶部,所述第三咬合桩(103)活动连接在第二咬合桩(102)的底部,所述咬合桩结构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限位板(2),所述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所述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4),所述固定限位板(2)内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施工的咬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板(51)、第二连接板(52)、固定块(53)、螺栓(54)和螺母(55),所述第一连接板(51)设置在第二咬合桩(102)正面和背面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板(51)靠近固定限位板(2)的一侧与固定限位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2)设置在第二咬合桩(102)正面和背面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板(52)靠近固定限位板(2)的一侧与固定限位板(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3)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1)的右侧,所述固定块(53)的右侧贯穿第二连接板(52)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52)的内部,所述螺栓(54)设置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华姜小平胡柏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光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