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20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包括第一管桩和第二管桩,所述第一管桩的右侧设有第二管桩,所述第一管桩右侧的外壁安装有固定装置。该建筑混凝土管桩,通过套筒、挡板和圆形块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将两个管桩快速安装在套筒内,从而节约了时间,通过第一螺栓、挡板和圆形块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第一螺栓将第一端头板和第二端头板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挡板对圆形块起限位作用,通过弧形板、L形板、扭力弹簧、第二螺栓和横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使L形板通过扭力弹簧的弹力性能和第三凹槽将挡板抵紧,同时通过第二螺栓将横板和挡板固定,从而提高了此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
技术介绍
混凝土桩用混凝土(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桩,具有节约木材和钢材、经久耐用、造价低廉等优点,已广泛使用于水工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桥梁的基础工程,还常用于边坡及基坑支护的抗滑或隔水,混凝土管桩通常都是多节进行使用,这样便需要将两个管桩进行连接,例如专利号为CN207685821U的一种混凝土预制管桩,包括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的一端设有插接部,所述管桩本体的另一端设有能够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承插部,所述承插部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插接部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件,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将两个管桩进行连接,但是安装时过于麻烦,无法做到快速安装,同时现有技术中两个管桩的稳定性也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将两个管桩进行连接,但是安装时过于麻烦,无法做到快速安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包括第一管桩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包括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所述第一管桩(1)的右侧设有第二管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桩(1)右侧的外壁安装有固定装置(3);/n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端头板(301)、第二端头板(302)、套筒(303)、第一凹槽(304)、第一螺栓(305)和通孔(306);/n所述第一端头板(301)的左侧与第一管桩(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端头板(301)的右侧设有第二端头板(302),所述第二端头板(302)的右侧与第二管桩(2)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端头板(301)与第二端头板(302)的外壁安装有套筒(303),所述套筒(303)的内部加工有多个的第一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包括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所述第一管桩(1)的右侧设有第二管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桩(1)右侧的外壁安装有固定装置(3);
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端头板(301)、第二端头板(302)、套筒(303)、第一凹槽(304)、第一螺栓(305)和通孔(306);
所述第一端头板(301)的左侧与第一管桩(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端头板(301)的右侧设有第二端头板(302),所述第二端头板(302)的右侧与第二管桩(2)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端头板(301)与第二端头板(302)的外壁安装有套筒(303),所述套筒(303)的内部加工有多个的第一凹槽(304),所述第一凹槽(304)处内壁分别与第一端头板(301)与第二端头板(302)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套筒(303)通过多个第一螺栓(305)分别与第一端头板(301)与第二端头板(302)螺纹相连,所述套筒(303)的上下两侧外壁开设有多个通孔(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头板(301)与第二端头板(302)的大小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04)的内部安装有限位装置(4);
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弧形板(401)、第二凹槽(402)、竖板(403)、圆形块(404)、挡板(405)和第三凹槽(406);
左右所述多个弧形板(401)分别与第一管桩(1)和第二管桩(2)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弧形板(401)的外侧加工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沪嘉住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