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17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其包括驱动装置、两块阻隔板、固定板、卡位件和转轴,阻隔板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转轴贯穿驱动装置并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转轴位于两块阻隔板之间,两块阻隔板与转轴呈竖直排列,卡位件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贯穿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槽,卡位件收容于固定槽内并与固定板抵接;固定板能够使用正面或反面安装在转轴上,固定板正面安装时道闸则为右固定,固定板反面安装时道闸则为左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则让使用者在安装道闸时能够根据现场环境从而进行闸杆的实时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闸
,尤其是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现有的道闸上的左右固定结构在生产期间已经完成了其固定装配,在出厂后无法根据现场的环境进行实时调整,当使用者因为现场环境的变更而想把原本左固定的道闸转为右固定时,由于道闸在出厂时已经为固定结构,使用者无法自行手动更改,只能和对应的生产厂商协商将原本的左固定道闸退货并重新发右固定道闸的货,这样则延误了使用者的安装时间,进而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来解决这一以往的道闸无法由使用者自行更改其左右固定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以更加确切地解决这一以往的道闸无法由使用者自行更改其左右固定结构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驱动装置、两块阻隔板、固定板、卡位件和转轴,所述阻隔板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驱动装置并与所述驱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两块所述阻隔板之间,两块所述阻隔板与所述转轴呈竖直排列,所述卡位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卡位件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板抵接。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卡位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支撑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台抵接。进一步的,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远离所述支撑台。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有环形槽,所述限位环部分收容于所述环形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外壳,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收容于所述外壳内。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固定设有左固定位,所述左固定位位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左固定位远离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左固定位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固定设有右固定位,所述右固定位位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右固定位远离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右固定位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驱动装置、两块阻隔板、固定板、卡位件和转轴,阻隔板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转轴贯穿驱动装置并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转轴位于两块阻隔板之间,两块阻隔板与转轴呈竖直排列,卡位件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贯穿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槽,卡位件收容于固定槽内并与固定板抵接;在转轴转动使得闸杆转动到竖直面的情况下,卡位件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45°,而固定板在竖直摆正的情况下其竖直面与固定槽的延伸面夹角也为45°,这样则使得固定板能够使用正面或反面安装在转轴上,固定板正面安装时道闸则为右固定,固定板反面安装时道闸则为左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则让使用者在安装道闸时能够根据现场环境从而进行闸杆的实时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在右固定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在左固定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的固定板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的外壳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的转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6,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两块阻隔板2、固定板3、卡位件4和转轴5,阻隔板2与驱动装置1固定连接,转轴5贯穿驱动装置1并与驱动装置1活动连接,转轴5位于两块阻隔板2之间,两块阻隔板2与转轴5呈竖直排列,卡位件4与转轴5固定连接,转轴5贯穿固定板3,固定板3上设有固定槽31,卡位件4收容于固定槽31内并与固定板3抵接;转轴5上设有安装槽51,卡位件4部分收容于安装槽5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为电机,其用于带动转轴5转动;阻隔板2共有两块,一块用于在道闸左固定时为固定板3作支撑,另一块用于在道闸右固定时为固定板3作支撑;固定板3用于为道闸提供一种的左右固定切换的结构;固定槽31设置在固定板3在正面视角时45°角的延伸线上,其用于为卡位件4提供一个放置的空间;卡位件4在固定槽31内限制固定板3的位置;转轴5远离驱动装置1的一端用于安装闸杆,驱动装置1转动时则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转动时则带动卡位件4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板3转动;安装槽51用于为卡位件4提供一个放置的空间;具体的,从道闸的正面看过去时(正面即道闸闸杆在前,外壳8在后的视觉方向),当道闸放置位置在观看者左边,并且闸杆向右时为左固定,当道闸放置位置在观看者右边,并且闸杆向左时为右固定;在驱动装置1转动带动转轴5转动使得转轴5上的闸杆转动到竖直面的情况下,卡位件4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45°,而固定板3在竖直摆正的情况下其竖直面与固定槽31的延伸面夹角也为45°,这样则使得固定板3能够使用正面或反面去安装在转轴5上,固定板3正面安装时道闸则为右固定,固定板3反面安装时道闸则为左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则让使用者在安装道闸时能够根据现场环境从而进行闸杆的实时调整。进一步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支撑台6,支撑台6与驱动装置1固定连接,转轴5贯穿支撑台6,固定板3与支撑台6抵接;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限位环7,限位环7与转轴5固定连接,限位环7远离支撑台6;转轴5上设有环形槽52,限位环7部分收容于环形槽5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台6用于为固定板3提供一个支撑,使得固定板3在转动时不会触碰到驱动装置1;限位环7用于阻隔固定板3,使得固定板3固定在转轴5上固定有卡位件4的区域内;环形槽52用于为限位环7提供一个收纳的空间。进一步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外壳8,驱动装置1固定收容于外壳8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8用于为驱动装置1提供一个保护的结构。进一步的,外壳8内固定设有左固定位81,左固定位81位于外壳8底部,左固定位81远离驱动装置1;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9,第一弹性件9一端与左固定位81抵接,第一弹性件9另一端与固定板3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固定位81用于为第一弹性件9提供一个底部固定的结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驱动装置、两块阻隔板、固定板、卡位件和转轴,所述阻隔板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驱动装置并与所述驱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两块所述阻隔板之间,两块所述阻隔板与所述转轴呈竖直排列,所述卡位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卡位件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板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驱动装置、两块阻隔板、固定板、卡位件和转轴,所述阻隔板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驱动装置并与所述驱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两块所述阻隔板之间,两块所述阻隔板与所述转轴呈竖直排列,所述卡位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卡位件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板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卡位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支撑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台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道闸左右固定的结构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远离所述支撑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道闸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辰威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