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平效果好的纺织生产用压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生产
,具体为一种压平效果好的纺织生产用压平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在纺织生产加工过程中布料容易发生褶皱,因此需要用到压平装置对布料上的褶皱进行压平;压平装置是具有压平、压紧、整形等功能的一种设备;但现有技术下的压平装置大多采用人手持熨斗的方式对布料进行压平,对布料的压平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使用起来耗时耗力,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平效果好的纺织生产用压平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平效果好的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平效果好的纺织生产用压平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龙门架(2),所述龙门架(2)左右两侧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板(3),所述支板(3)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4),位于左侧的支撑板(4)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收卷辊(5),位于后侧的支撑板(4)外侧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4)的外侧面并与收卷辊(5)的后端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支撑板(4)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放料辊(7),所述龙门架(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8),所述弧形板(8)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平效果好的纺织生产用压平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龙门架(2),所述龙门架(2)左右两侧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板(3),所述支板(3)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4),位于左侧的支撑板(4)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收卷辊(5),位于后侧的支撑板(4)外侧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4)的外侧面并与收卷辊(5)的后端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支撑板(4)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放料辊(7),所述龙门架(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8),所述弧形板(8)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U形板(9),所述U形板(9)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推杆电机(10),所述第一推杆电机(10)的输出端穿过弧形板(8)的下表面并与顶板(1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8)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推杆电机(12),所述第二推杆电机(12)的输出端穿过U形板(9)的上表面并与第一连接块(13)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3)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4),所述第一连接板(14)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U形框(15),所述U形框(15)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压料辊(16),所述龙门架(2)正面与背面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7),所述第一安装板(17)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柱(18),所述第一导柱(1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动套(19),所述龙门架(2)正面与背面的右侧设置有滑轨(20),所述滑轨(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板(21),所述滑轨(20)的外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2),所述滑动块(22)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柱(23),所述第二导柱(2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动套(24),所述第二滑动套(24)外表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5),所述移动板(25)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压平板(26),所述移动板(25)右侧面的中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代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卓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