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03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发酵装置,包括底板、混料箱、支撑板、支撑板移动组件、搅拌桨、搅拌桨移动组件、发酵液喷洒组件和发酵罐;所述的混料箱顶端敞口;所述的支撑板移动组件驱动混料箱顶端的水平支撑板相应于混料箱的两侧往复移动;搅拌桨移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A、往复丝杆以及套于其上的移动螺筒;往复丝杆通过轴承连接于支撑板一侧两端的两个卡板;旋转电机A驱动往复丝杆转动;搅拌桨的搅拌杆伸入混料箱内,且其通过固定于移动螺筒的旋转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的发酵液喷洒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底部的喷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秸秆的高效利用,不需要对秸秆进行焚烧,避免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发酵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目前秸秆的处理中直接作为饲料使用其内的秸秆纤维素分解慢,适口性差,使得消化率低,对秸秆的利用率低,不能作为优良的饲料使用,因此很多进行直接焚烧操作,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发酵装置,可将结案发酵成优质饲料,解决现有技术中秸秆的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发酵装置,包括底板、混料箱、支撑板、支撑板移动组件、搅拌桨、搅拌桨移动组件、发酵液喷洒组件和发酵罐;所述的混料箱顶端敞口,并设置于底板之上;所述的支撑板移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混料箱两端的电动滑轨,所述的电动滑轨固定设置于底板上且彼此平行,其上均设置与其匹配的滑块,滑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底板的电动推杆,所述的支撑板固定连接于两端的电动推杆的顶部;所述的支撑板水平设置于混料箱的上方,通过支撑板移动组件驱动其相应于混料箱的两侧往复移动;所述的电动推杆可推动支撑板上下运动;搅拌桨移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A、往复丝杆以及与往复丝杆的杆壁螺纹套接的移动螺筒;所述的支撑板一侧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卡板,所述的往复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卡板;所述的旋转电机A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杆的一端连接,驱动往复丝杆转动,从而使移动螺筒带动搅拌桨在混料箱内两端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的搅拌桨包括搅拌杆和连接于搅拌杆的搅拌叶片;所述的搅拌杆伸入混料箱内,其上端与旋转电机B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B固定连接于移动螺筒的下端;所述的发酵液喷洒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底部的喷料管,所述的喷料管的下端相应于混料箱内腔连通多个喷料头;所述的发酵罐设置于底板之上。使用上述装置时,将秸秆收集放置在混料箱内,启动电动滑轨、旋转电机A、旋转电机B;向喷料管内输送木质素发酵剂,发酵剂通过喷料头喷至混料箱内;电动滑轨带动喷料管和搅拌桨前后移动,旋转电机B带动搅拌桨转动,对混料箱内进行前后位置(两侧之间)的快速搅拌;电动推杆可推动支撑板上下运动;旋转电机A带动往复丝杆转动,通过往复丝杆和移动螺筒的螺纹套接作用使得移动螺筒带动搅拌桨左右(两端之间)移动,能够对混料箱内的秸秆进行全方位的快速搅拌,使得木质纤维素发酵剂能够快速完全的与秸秆混合,大大提高了混料效率;再将混料后的秸秆放入发酵罐内,在密闭的厌氧条件下配合木质纤维素发酵剂,能够促进秸秆内纤维素的分解,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其消化率,并增加营养,能够作为优良的饲料使用,处理后的秸秆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增重快,无毒害的特点,实现了对秸秆的高效利用,不需要对秸秆进行焚烧,避免了环境污染。进一步,所述的发酵液喷洒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底板之上的储液罐,所述的储液罐与喷料管之间通过管路连接,且管路上设置泵机。储液罐内装入木质纤维素发酵剂,可通过泵机将储液罐中的发酵剂通入喷料管。进一步,所述的移动螺筒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的支撑板靠近移动螺筒的一侧的侧边开设与限位滑块匹配滑接的限位滑槽。进一步,所述的发酵罐顶端开口,开口处设置密封盖板,所述的密封盖板与发酵罐的上沿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的密封盖板的下端固定设置环形的螺纹连接块;所述的发酵罐的上沿开设可与螺纹连接块螺纹连接的环形的螺纹连接槽。通过螺纹连接块和螺纹连接槽的配合,使得密封盖板与发酵罐快速稳定地密封连接在一起,使得秸秆的存放相对密闭,最终实现打包密闭的小型单体密闭秸秆发酵。再进一步,所述的密封盖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根定位柱,发酵罐的底板外壁开设多个可与所述的定位柱匹配插接的定位插槽。这样的设置使得多个发酵罐能够快速稳定的堆放在一起,便于堆放使用。再进一步,所述发酵罐和密封盖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垫。进一步,所述的轴承为滚珠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装置能够对混料箱内的秸秆进行全方位的快速搅拌,使得木质纤维素发酵剂能够快速完全的与秸秆混合,大大提高了混料效率;可在密闭的厌氧条件下配合木质纤维素发酵剂,能够促进秸秆内纤维素的分解,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其消化率,并增加营养,能够作为优良的饲料使用,处理后的秸秆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增重快,无毒害的特点,实现了对秸秆的高效利用,不需要对秸秆进行焚烧,避免了环境污染。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混料箱;3、电动滑轨;4、电动推杆;5、支撑板;6、卡板;7、往复丝杆;8、移动螺筒;9、旋转电机A;10、旋转电机B;11、搅拌杆;12、搅拌叶片;13、喷料管;14、喷料头;15、泵机;16、储液罐;17、进液管;18、出液管;19、发酵罐;20、密封盖板;21、螺纹连接块;22、螺纹连接槽;23、定位柱;24、定位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发酵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底板1、混料箱2、支撑板5、支撑板移动组件、搅拌桨、搅拌桨移动组件、发酵液喷洒组件和发酵罐19;所述的混料箱2顶端敞口,并设置于底板1之上;所述的支撑板移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混料箱2两端的电动滑轨3,所述的电动滑轨3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且彼此平行,其上均设置与其匹配的滑块,滑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底板1的电动推杆4,所述的支撑板5固定于两端的电动推杆4的顶部;所述的支撑板5水平设置于混料箱2的上方,通过支撑板移动组件驱动其相应于混料箱2的两侧往复移动;搅拌桨移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A9、往复丝杆7以及与往复丝杆7的杆壁螺纹套接的移动螺筒8;所述的支撑板5一侧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卡板6,所述的往复丝杆7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卡板6;所述的旋转电机A9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杆7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搅拌桨包括搅拌杆11和连接于搅拌杆11的搅拌叶片12;所述的搅拌杆11伸入混料箱2内,其上端与旋转电机B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B10固定连接于移动螺筒8的下端;所述的发酵液喷洒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5底部的喷料管13,所述的喷料管13的下端相应于混料箱2的内腔连通多个喷料头14;所述的发酵液喷洒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底板1之上的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混料箱(2)、支撑板(5)、支撑板移动组件、搅拌桨、搅拌桨移动组件、发酵液喷洒组件和发酵罐(19);/n所述的混料箱(2)顶端敞口,并设置于底板(1)之上;/n所述的支撑板移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混料箱(2)两端的电动滑轨(3),所述的电动滑轨(3)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且彼此平行,其上均设置与其匹配的滑块,滑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底板(1)的电动推杆(4),所述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于两端的电动推杆(4)的顶部;所述的支撑板(5)水平设置于混料箱(2)的上方,通过支撑板移动组件驱动其相应于混料箱(2)的两侧往复移动;/n搅拌桨移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A(9)、往复丝杆(7)以及与往复丝杆(7)的杆壁螺纹套接的移动螺筒(8);所述的支撑板(5)一侧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卡板(6),所述的往复丝杆(7)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卡板(6);所述的旋转电机A(9)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杆(7)的一端连接,驱使移动螺筒(8)带动搅拌桨在混料箱(2)内两端之间往复移动;/n所述的搅拌桨包括搅拌杆(11)和连接于搅拌杆(11)的搅拌叶片(12);所述的搅拌杆(11)伸入混料箱(2)内,其上端与旋转电机B(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B(10)固定连接于移动螺筒(8)的下端;/n所述的发酵液喷洒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5)底部的喷料管(13),所述的喷料管(13)的下端相应于混料箱(2)的内腔连通多个喷料头(14);/n所述的发酵罐(19)设置于底板(1)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作物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混料箱(2)、支撑板(5)、支撑板移动组件、搅拌桨、搅拌桨移动组件、发酵液喷洒组件和发酵罐(19);
所述的混料箱(2)顶端敞口,并设置于底板(1)之上;
所述的支撑板移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混料箱(2)两端的电动滑轨(3),所述的电动滑轨(3)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且彼此平行,其上均设置与其匹配的滑块,滑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底板(1)的电动推杆(4),所述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于两端的电动推杆(4)的顶部;所述的支撑板(5)水平设置于混料箱(2)的上方,通过支撑板移动组件驱动其相应于混料箱(2)的两侧往复移动;
搅拌桨移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A(9)、往复丝杆(7)以及与往复丝杆(7)的杆壁螺纹套接的移动螺筒(8);所述的支撑板(5)一侧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卡板(6),所述的往复丝杆(7)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卡板(6);所述的旋转电机A(9)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杆(7)的一端连接,驱使移动螺筒(8)带动搅拌桨在混料箱(2)内两端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的搅拌桨包括搅拌杆(11)和连接于搅拌杆(11)的搅拌叶片(12);所述的搅拌杆(11)伸入混料箱(2)内,其上端与旋转电机B(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B(10)固定连接于移动螺筒(8)的下端;
所述的发酵液喷洒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5)底部的喷料管(13),所述的喷料管(13)的下端相应于混料箱(2)的内腔连通多个喷料头(14);
所述的发酵罐(19)设置于底板(1)之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威祝国强赵睿超董仁杰杨守军宋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