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坤专利>正文

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95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包括炉体、吹风扇和输液泵,所述炉体下端贯穿设置有燃烧器,且炉体内侧壁设置有隔板,所述炉体左侧设置有氯化氢出口,所述吹风扇设置在炉体的右侧,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吹风扇上方,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水箱相连通,且连接管内设置有挡片,所述输液泵设置在水箱的左侧,且输液泵与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上贯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水箱侧面设置有控制器。该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设置的氯气通口和内管相连通,氢气通口和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相连通,在通入氯气和氢气时相互不干扰,燃烧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炉体内向上移动,隔板延长氯化氢气体在炉体内的时间,使其降温更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氯化氢石墨合成炉
,具体为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氯化氢石墨合成炉是指以石墨材料为基材制造的化学合成或焚烧设备,但大多的氯化氢石墨合成炉在气体燃烧后,对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冷却不够充分,且不能有效的对冷却液体进行降温,导致冷却液体长时间循环使用后,冷却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多的氯化氢石墨合成炉在气体燃烧后,对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冷却不够充分,且不能有效的对冷却液体进行降温,导致冷却液体长时间循环使用后,冷却效果下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包括炉体、吹风扇和输液泵,炉体,所述炉体下端贯穿设置有燃烧器,且炉体内侧壁设置有隔板,所述炉体左侧设置有氯化氢出口,且氯化氢出口设置在隔板上方;吹风扇,所述吹风扇设置在炉体的右侧,且炉体右侧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吹风扇上方,且吹风扇设置在进水口上方,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水箱相连通,且连接管内设置有挡片;输液泵,所述输液泵设置在水箱的左侧,且输液泵与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上贯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水箱侧面设置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炉体包括有钢外壳、石墨壳体、流道、环板和连接通道,且钢外壳内侧壁设置有石墨壳体,所述石墨壳体和钢外壳之间设置有流道,且流道内设置有环板,所述流道与连接通道相连通,且连接通道设置在石墨壳体内。优选的,所述燃烧器包括有氯气通口、氢气通口、内管和外管,且燃烧器内设置有外管,同时外管内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与氯气通口相连通,且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和氢气通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隔板交错设置在炉体内,且炉体上对称设置有吹风扇,同时吹风扇右侧的设置的连接管内交错设置有挡片。优选的,所述水箱包括有电动机、转轴和搅拌杆,且水箱后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转轴,且转轴贯穿水箱后侧与搅拌杆相连接,同时搅拌杆转动连接在水箱内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1)设置的氯气通口和内管相连通,氢气通口和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相连通,在通入氯气和氢气时相互不干扰,最后氯气和氢气在内管和外管上端处混合,在火焰作用下氢气在氯气内燃烧,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炉体内向上移动,隔板延长氯化氢气体在炉体内的时间,使其降温更充分;(2)在输液泵的作用下将水箱内的冷却水通入到流道内,可对炉体中的氯化氢气体降温,连接管将换热后的冷却水再次输入到水箱内,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内水温高于设定值时,可通过电动机带动搅拌杆转动对冷却水搅拌散热,同时在吹风扇的作用下可对连接管内的冷却水降温,连接管内交错设置的挡片,延长冷却水在连接管内的时间,使其降温更充分,有助于冷却水的循环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炉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炉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炉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工作流程示意图。图中:1、炉体,101、钢外壳,102、石墨壳体,103、流道,104、环板,105、连接通道,2、燃烧器,201、氯气通口,202、氢气通口,203、内管,204、外管,3、隔板,4、氯化氢出口,5、吹风扇,6、出水口,7、进水口,8、连接管,9、挡片,10、水箱,1001、电动机,1002、转轴,1003、搅拌杆,11、输液泵,12、温度传感器,13、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炉体1下端贯穿设置有燃烧器2,且炉体1内侧壁设置有隔板3,炉体1包括有钢外壳101、石墨壳体102、流道103、环板104和连接通道105,且钢外壳101内侧壁设置有石墨壳体102,石墨壳体102和钢外壳101之间设置有流道103,且流道103内设置有环板104,流道103与连接通道105相连通,且连接通道105设置在石墨壳体102内,环板104用于钢外壳101和石墨壳体102之间的连接接触,燃烧器2包括有氯气通口201、氢气通口202、内管203和外管204,且燃烧器2内设置有外管204,同时外管204内设置有内管203,内管203与氯气通口201相连通,且外管204与内管203之间的间隙和氢气通口202相连通,氯气通口201与内管203相连通和氢气通口202与内管203与外管204之间的间隙相连通,在通入氯气和氢气时相互不干扰,隔板3交错设置在炉体1内,且炉体1上对称设置有吹风扇5,同时吹风扇5右侧的设置的连接管8内交错设置有挡片9,隔板3延长氯化氢气体在炉体1内时间,使其充分得到降温,在吹风扇5的作用下可对连接管8内的冷却水降温,挡片9延长冷却水在连接管8内时间,使其降温充分,炉体1左侧设置有氯化氢出口4,且氯化氢出口4设置在隔板3上方,吹风扇5设置在炉体1的右侧,且炉体1右侧设置有出水口6和进水口7,出水口6设置在吹风扇5上方,且吹风扇5设置在进水口7上方。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出水口6通过连接管8与水箱10相连通,且连接管8内设置有挡片9,输液泵11设置在水箱10的左侧,且输液泵11与进水口7相连接,水箱10上贯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且水箱10侧面设置有控制器13,水箱10包括有电动机1001、转轴1002和搅拌杆1003,且水箱10后侧设置有电动机1001,电动机1001与转轴1002,且转轴1002贯穿水箱10后侧与搅拌杆1003相连接,同时搅拌杆1003转动连接在水箱10内侧壁上,电动机1001通过转轴1002带动搅拌杆1003转动对水箱10内的冷却水搅动,有助于冷却水降温。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时,接通电源,氢气通过氢气通口202通入,氯气通过氯气通口201通入,氢气在氯气中通过火焰燃烧,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向上移动,在输液泵11的作用下将水箱10内的冷却水通过进水口7通入到流道103内,对氯化氢气体降温,隔板3延长气体在炉体1内时间,使其充分降温,氯化氢气体通过氯化氢出口4排出,冷却水由出水口6流出,通过连接管8流入到水箱10内,当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水箱10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12的型号为JWB-CW2000,通过吹风扇5对连接管8内冷却水降温,挡片9延长冷却水在连接管8内时间,使其充分降温,电动机1001带动转轴1002转动,转轴1002带动搅拌杆1003对水箱10内水搅动,有助于热量散出,本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包括炉体(1)、吹风扇(5)和输液泵(11),其特征在于:/n炉体(1),所述炉体(1)下端贯穿设置有燃烧器(2),且炉体(1)内侧壁设置有隔板(3),所述炉体(1)左侧设置有氯化氢出口(4),且氯化氢出口(4)设置在隔板(3)上方;/n吹风扇(5),所述吹风扇(5)设置在炉体(1)的右侧,且炉体(1)右侧设置有出水口(6)和进水口(7),所述出水口(6)设置在吹风扇(5)上方,且吹风扇(5)设置在进水口(7)上方,所述出水口(6)通过连接管(8)与水箱(10)相连通,且连接管(8)内设置有挡片(9);/n输液泵(11),所述输液泵(11)设置在水箱(10)的左侧,且输液泵(11)与进水口(7)相连接,所述水箱(10)上贯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且水箱(10)侧面设置有控制器(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包括炉体(1)、吹风扇(5)和输液泵(11),其特征在于:
炉体(1),所述炉体(1)下端贯穿设置有燃烧器(2),且炉体(1)内侧壁设置有隔板(3),所述炉体(1)左侧设置有氯化氢出口(4),且氯化氢出口(4)设置在隔板(3)上方;
吹风扇(5),所述吹风扇(5)设置在炉体(1)的右侧,且炉体(1)右侧设置有出水口(6)和进水口(7),所述出水口(6)设置在吹风扇(5)上方,且吹风扇(5)设置在进水口(7)上方,所述出水口(6)通过连接管(8)与水箱(10)相连通,且连接管(8)内设置有挡片(9);
输液泵(11),所述输液泵(11)设置在水箱(10)的左侧,且输液泵(11)与进水口(7)相连接,所述水箱(10)上贯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且水箱(10)侧面设置有控制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氢合成石墨炉用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包括有钢外壳(101)、石墨壳体(102)、流道(103)、环板(104)和连接通道(105),且钢外壳(101)内侧壁设置有石墨壳体(102),所述石墨壳体(102)和钢外壳(101)之间设置有流道(103),且流道(103)内设置有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坤刘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