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的RFID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91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知道位于其附近(场范围)的其他RFID设备的协作RFID设备,并且它们的操作模式取决于这些其他设备的存在。如果在读取器终端的RF场中只有协作RFID设备,那么将允许第一类型的操作(例如不允许复杂的通信,但是仅可响应对非敏感数据的请求或者通过根本不允许任何传输而完全隐蔽其存在),并且在相同RF场中检测到另一定义的且已知的RFID设备时,允许第二类型的操作(例如,允许任何数据传送,响应对包括有敏感数据等在内的任何数据的请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射频(RF)标识(ID)系统中的通信进行控 制的方法、RFID设备、以及RFID系统。
技术介绍
射频标识(RFID )技术的利用已发展到它已成为在大量应用中所使 用的日常物品这样的程度。这种使用的示例是对盒子中的物品/物件进 行扫描和标识、当请求通过ATM对例如银行帐户进行存取时、当请求 通过借助于电子锁所锁定的建筑物入口而进入例如旅馆房间时、或者 当起动其引擎起动机制受到电子锁保护的车辆时进行标识和授权。为 了偷窃保护的目的,非常简单的RFID设备用作附着于商店物品上的标 识标签。通过与读取器/写入器终端相连的天线所产生的RF场来激活RFID 设备,该RFID设备通常地集成在上述例示的存取控制或授权机制之内。 RFID设备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通常保持私有和专有信息,并且 与线圏感应天线一起集成在该设备中。线圈感应天线用于从由读取器 终端所提供的RF电磁场汲取进行操作所必需的供电。另外,控制单元 通过相同RF场与读取器终端传送调制信息。如例如ISO / IEC 14443 中所描述的那样对该机制进行标准化。RFID设备的特征之一是根据嵌入在该设备中的唯一序列号来进行 标识。不可能改变该编号并且制造商担保永远不存在复制品。复制相 同序列号也是非常困难的任务。将RFID设备配置成只要该设备在适当配置的RF电磁场的范围内即 可与读取器终端交互并传送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的信息,而不管该卡的用户/所有者是否知道存在这种RF场。这意味着对于用户/所有者而 言很难完全控制对存储在该设备中的信息的存取。以其中读取器向该设备传送请求并且该设备通过传送应答数据来响应这样的询问-响应的方式来执行RFID设备与读取器终端之间的交 互。这种交互所承载的内容会很简单(例如设备通过标识号ID来向读取标识其本身)或者很复杂(例如该设备和读取器执行验证方案并且 交换会话加密密钥)。当多个设备位于读取器附近时,沖突检测协议用于确定设备数目以及它们的ID,因此读取器可询问利用其自己唯一ID所指示的特定设备。 当单个设备存在于该场中时,不会出现与另一的冲突,并且该设备可 响应该询问而;殳有干扰。也就是说,RFID的典型使用是面向确保RFID设备是可读并且是可 写的如果在RF场中只有单独设备,那么不存在来自其他设备的干涉 并且该设备是可读且可写的。如果在相同RF场中存在多个设备,那么 使用专门的通信过程来确保所有标签都是可读且是可写的。因此现有技术RFID系统的缺点在于,RFID设备将响应于来自任何 兼容读取器的任何合法读取/写入请求。配备有读取器的任何一个人都 能够检索或修改存储在RFID设备中的数据。在数据安全性很重要的区 域中,必须使用安全、智能的设备以密码学地保护该数据。这些设备 很昂贵、结构复杂、并且需要在读取器上的复杂软件以进行正常操作。 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5 / 0099268A1中可找到这种现有技术的示例,该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具有基于设备分类的隐私策略实现的射频标识 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与如上所讨论的现有技术RFID系统有关 的缺点。该目的通过提供协作RFID设备来实现,其中协作RFID设备 知道位于其附近(场范围)的其他RFID设备,并且它们的操作模式取 决于这些其他设备的存在。如果在读取器终端的RF场中只有单独的协 作RFID设备,那么将允许第一类型的操作(例如不允许复杂的通信, 而是仅可响应于对非敏感数据的请求或者通过根本不允许任何传输而 完全隐蔽其存在),并且当在相同RF场中检测到另一已定义且已知的 RFID设备时,允许第二类型的操作(例如,允许任何数据传送,响应 于对包括敏感数据等在内的任何数据的请求)。因此,在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在RFID系统中的 第 一设备与读取器终端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第 一设备执 行步骤执行第一类型的操作、检测是否执行来自RFID系统中的至少第二设备的广播、并且由此确定是否存在检测状态。如果存在检测状 态,那么将第一设备配置成执行第一类型的操作,并且如果不存在检 测状态,那么将第 一设备配置成仅继续执行所述第 一类型的操作。笫一类型的操作包括接收数据。第一类型的操作还包括对可以是任 何非敏感数据的第一数据序列进行广播。第二类型的操作可包括与RFID系统中的实体进行通信,其包括响应对第一设备的标识符的请求。 第二类型的操作还必然有或多或少和与其他实体的通信无关的操作过 程,诸如使设备控制器中的处理环境之内的状态简单地变化或者诸如 使就例如设备的颜色等等而言的外观改变之类的更有形的状态改变。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RFID设备的操作模式,其被表 示为"协作"。也就是说,当协作的RFID设备被放置在读取器终端的RF 场中时,它将以第一方式进行操作(例如完全保持沉默或者以非敏感 数据来响应读取器)。只要它是唯一存在于RF场中的RFID设备,那 么它继续以第 一方式进行操作。当 一个或多个其他RFID设备被放置在 相同RF场中时,协作设备将通过监听其他RFID设备所执行的通信, 例如对在两个或更多设备进行广播时将会出现的沖突进行检测,来检 测其他设备的存在。此后仅允许协作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操作,例如 允许进一步通信,其通常涉及由读取器终端所发出的、与诸如协作设 备的标识符这样的更敏感数据有关的读/写请求。本专利技术可以例如使用已有RFID沖突检测机制来以下述方式影响设 备的行为如果协作设备在其初始进入期间通过广播非敏感数据而没 有检测到沖突,那么该设备拒绝响应其他命令。它将仅保持对非敏感 数据的询问的响应,直至出现冲突为止。在检测到沖突之后,该设备 可推断出在RF场中存在另一 RFID设备,并且允许进一步的通信。此外,如果存在检测状态,那么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接收例如标识符这样 的、从至少第二设备广播的至少一个数据项,并且根据所接收到的至 少 一个数据项来对第 一设备进行配置。换句话说,在相同RF场中检测到一个或多个RFID设备之后,协作 RFID设备可以仅通过监听来检索诸如存在于该场中的其他设备的ID之 类的数据项。其他设备不必是协作设备。协作设备的操作行为会受到 其他设备的ID的影响;如果它是已知且信任的ID,那么该协作设备将 进行诸如通信这样的新类型的操作,否则仅通过例如保持沉默来继续操作。因此协作设备可对多于一个其他设备进行监听并且拾取来自多个 设备的响应。此后,如果在该场中存在设备的适当组合,那么允许诸 如数据释放这样的新类型的操作。协作设备还可仅拾取一些数据段或 者按照或多或少复杂的算法来推断设备的适当组合是否是真的存在于 附近。可使协作设备仅在存在某个其他RFID设备或者一组设拟即"信任 "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因此根据存在原则来限制对其所存储数据 的存取。因此,使所述第一设备执行第二类型的操作的步骤可包括提供对 第一设备中的数据存储装置的第一和/或第二类型的存取。这些类型的 存取分别可以是读存取和写存取的那些类型。此外,接收诸如标识符之类的至少一个数据项的步骤包括接收来自 多个相应设备的多个数据项并且对第一设备进行配置可包括在接收到 第 一数据项的情况下提供对存储装置的第 一类型的存取并且在接收到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对RFID系统(100,200,400)中的第一设备(102,202,402)与读取器/写入器终端(104,204,404)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步骤: 执行第一类型的操作; 检测是否从RFID系统100,200,400)中的至少第二设备(220,420,430)执行广播,并且从而确定是否存在检测状态; 如果存在所述检测状态,那么允许所述第一设备执行第二类型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L戈德兹万J休萨科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