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44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涉及到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膜泡、鼓风机、抽风机和模头:模头上方安装有风环;风环内布设有膜泡;膜泡内布设有排风管和进风内管;进风内管套设在排风管外围;排风管和进风内管下端分别连通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外接鼓风机,出风口外接抽风机;进风内管顶部连通有进风外管;进风外管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个风孔;进风外管内壁与排风管外壁之间留有第二风腔;第二风腔内布设有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其冷却效果好,生产出的膜薄厚均匀,透光率高,能满足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
本技术属于薄膜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可以采用吹膜法进行生产,而通过吹膜机生产的膜,需要经过冷却定型的过程才能进行收卷,因此内冷装置的性能好坏对薄膜的品质以及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现有的用于薄膜生产的内冷装置,通过向膜泡内通入冷风,带走膜泡的热量,从而对膜泡进行冷却,但是这些内冷装置的热损失大,冷却效果差,风量分布不均,导致生产出来的薄膜厚度不均匀,透明度差,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针对以上情况,现需求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具有冷却效果好,使得生产出的膜薄厚均匀,透光率高的优点,以满足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实现冷却效果好,使得生产出的膜薄厚均匀,透光率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包括膜泡、鼓风机、抽风机和模头:所述模头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模头上方安装有风环;所述风环内布设有膜泡;所述膜泡底部设有管道固定座;所述管道固定座内布设有排风管和进风内管;所述进风内管套设在所述排风管外围,且所述进风内管内壁与所述排风管外壁之间留有第一风腔;所述排风管和所述进风内管底部均伸出管道固定座并延伸至模头内;所述排风管和所述进风内管下端分别连通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外端均延伸至模头外,且所述进风口外接鼓风机,所述出风口外接抽风机。所述进风内管顶部连通有进风外管;所述进风外管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个风孔;最下方的所述风孔内布设有第一导向板,中间的所述风孔内布设有第二导向板;最上方的所述风孔内布设有第三导向板;所述进风外管内壁与排风管外壁之间留有第二风腔;所述第二风腔内布设有换热器。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上均设有调节阀。优选的,所述进风外管顶部布设有气体分布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三导向板的规格不同,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的底板长度依次递减。优选的,所述排风管顶部连通有风嘴;所述风嘴设有多个不同方向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进气管与排风管连通,出气管与第二空腔连通。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本技术增设的进风外管,对进入膜泡内的风进行换向,使得进入进风内管的冷风从进风外管的风孔流向膜泡内的各处,方便气体扩散;增设的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可对从风孔流出的风进行导向,避免冷气在自然状态下向膜泡底部流动,导致膜泡内气体分布不均;增设的气体分布板,使得气体分布均匀,避免由于局部气体流速过大,造成膜泡厚度不均的现象;增设的换热器,可对排风管内的热风与冷风进行换热,增加膜泡内气体的降温速率,使得膜泡可以快速冷却成型。本技术达到了冷却效果好,生产出的膜薄厚均匀,透光率高的效果,能满足市场需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膜泡;2、排风管;21、换热器;22、出风口;3、进风外管;31、第一导向板;32、第二导向板;33、第三导向板;34、风孔;35、气体分布板;4、管道固定座;5、底座;6、模头;7、调节阀;8、风环;9、进风内管;91、进风口;10、风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包括膜泡1、鼓风机、抽风机和模头6,其特征在于:模头6下方安装有底座5;模头6上方安装有风环8;风环8内布设有膜泡1;膜泡1底部设有管道固定座4;管道固定座4内布设有排风管2和进风内管9;进风内管9套设在排风管2外围,且进风内管9内壁与排风管2外壁之间留有第一风腔;排风管2顶部连通有风嘴10;风嘴10设有多个不同方向的通孔,使得膜泡1内的风可从不同方向的通孔进入到排风管2内,提高排风效率;排风管2和进风内管9底部均伸出管道固定座4并延伸至模头6内;排风管2和进风内管9下端分别连通有进风口91和出风口22;进风口91和出风口22外端均延伸至模头6外,且进风口91外接鼓风机,出风口22外接抽风机,进风口91和出风口22上均设有调节阀7,可通过调节阀7控制调节风的流量。进风内管9顶部连通有进风外管3;进风外管3顶部布设有气体分布板35,通过气体分布板35的作用,使得进风外管3内的风均匀分散至膜泡1内各处,避免由于局部过冷使得膜薄厚不均;进风外管3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个风孔34;最下方的风孔34内布设有第一导向板31,中间的风孔34内布设有第二导向板32;最上方的风孔34内布设有第三导向板33;第一导向板31、第二导向板32与第三导向板33的规格不同,第一导向板31、第二导向板32和第三导向板33的底板长度依次递减。第一导向板31、第二导向板32和第三导向板33用来引流,使得大部分冷风可以流向膜泡1上方,而第一导向板31、第二导向板32和第三导向板33的底板长度依次递减,可避免第二导向板32和第三导向板33阻挡风的流动。进风外管3内壁与排风管2外壁之间留有第二风腔;第二风腔内布设有换热器21;换热器21的进气管与排风管2连通,出气管与第二空腔连通,通过换热器21使得排风管2内的热风与进风外管3内的冷风进行换热,实现风的内循环,使得膜泡1可以充分降温。本技术的工作方式:通过鼓风机向进风内管9进行鼓风,使得冷风从进风内管9流向进风外管3,再从进风外管3的风孔34向膜泡1顶部流动,使得冷风与膜泡1内的热风进行换热,带走膜泡1的热量,从而对膜泡1进行冷却成型;而进入膜泡1内的风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加速风从风嘴10进入到排风管2内,最后从出风口22流出膜泡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包括膜泡(1)、鼓风机、抽风机和模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6)下方安装有底座(5);所述模头(6)上方安装有风环(8);所述风环(8)内布设有膜泡(1);所述膜泡(1)底部设有管道固定座(4);所述管道固定座(4)内布设有排风管(2)和进风内管(9);所述进风内管(9)套设在所述排风管(2)外围,且所述进风内管(9)内壁与所述排风管(2)外壁之间留有第一风腔;所述排风管(2)和所述进风内管(9)底部均伸出管道固定座(4)并延伸至模头(6)内;所述排风管(2)和所述进风内管(9)下端分别连通有进风口(9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91)和出风口(22)外端均延伸至模头(6)外,且所述进风口(91)外接鼓风机,所述出风口(22)外接抽风机;/n所述进风内管(9)顶部连通有进风外管(3);所述进风外管(3)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个风孔(34);最下方的所述风孔(34)内布设有第一导向板(31),中间的所述风孔(34)内布设有第二导向板(32);最上方的所述风孔(34)内布设有第三导向板(33);所述进风外管(3)内壁与排风管(2)外壁之间留有第二风腔;所述第二风腔内布设有换热器(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包括膜泡(1)、鼓风机、抽风机和模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6)下方安装有底座(5);所述模头(6)上方安装有风环(8);所述风环(8)内布设有膜泡(1);所述膜泡(1)底部设有管道固定座(4);所述管道固定座(4)内布设有排风管(2)和进风内管(9);所述进风内管(9)套设在所述排风管(2)外围,且所述进风内管(9)内壁与所述排风管(2)外壁之间留有第一风腔;所述排风管(2)和所述进风内管(9)底部均伸出管道固定座(4)并延伸至模头(6)内;所述排风管(2)和所述进风内管(9)下端分别连通有进风口(9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91)和出风口(22)外端均延伸至模头(6)外,且所述进风口(91)外接鼓风机,所述出风口(22)外接抽风机;
所述进风内管(9)顶部连通有进风外管(3);所述进风外管(3)两侧由上至下设有多个风孔(34);最下方的所述风孔(34)内布设有第一导向板(31),中间的所述风孔(34)内布设有第二导向板(32);最上方的所述风孔(34)内布设有第三导向板(33);所述进风外管(3)内壁与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子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凯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