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12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8
本申请提供一种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BRAS,所述方法包括:当第一备份组异常时,根据负载分担算法,从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选择第二备份组,以使得所述第二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备份组中的业务流量,所述第二备份组为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除所述第一备份组之外的其他备份组;当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均异常,或者,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异常备份组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将所述第一BRAS降级为备框,以使得所述第二BRAS升级为主框,并通过所述第二数量个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业务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运营商网络中,配备多台宽带接入服务器(英文:BroadbandAccessServer,简称:BRAS)设备内插运营商级网络地址转换(英文:CarrierGradeNAT,简称:CGN)业务板的情况下,可以在主、备BRAS设备中配置异框的主、备CGN业务板,实现双机框间CGN备份。通过双机框间备份机制能够保证主、备BRAS设备中CGN业务板间数据的一致性,从而不仅保证在主CGN业务板故障时触发主备倒换,还可保证在主BRAS设备故障或链路故障时触发主备倒换,最终实现业务正常运行,避免用户感知故障的存在和影响。随着用户数量的逐渐增加,一个网络地址转换(英文: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简称:NAT)实例绑定一个CGN业务板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大量用户的NAT业务。通过CGN业务板间负载分担技术,可在一个NAT实例下绑定多个CGN业务板进而增加用户的NAT带宽。在CGN业务板间负载分担组中扩容CGN板数量,使单台BRAS设备承载更多用户的NAT业务,节约BRAS设备的部署成本。双机热备的部署方式在保证网络可靠运行的同时,还可通过CGN业务板间负载分担的方式使单台BRAS设备承载更多用户的NAT业务,因此,在运营商组网中,负载分担叠加双机备份是比较常见的部署方案。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双机热备部署组网图。在图1中,BRAS1为主框,BRAS2为备框,BRAS主备框内均配置一相同NAT实例1。BRAS主备框内NAT实例1下绑定的业务实例组具备一对一映射的备份组,每个备份组均需一条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英文:VirtualRouterRedundancyProtocol,简称:VRRP)探测链路决策每对备份组的主备。当BRAS1主框内备份组1的CGN主业务板异常时,由备份组1的VRRP链路决策BRAS2备框内备份组1的CGN备业务板升级为CGN主业务板。后续,若接入侧的流量引流至BRAS1主框内备份组1的业务流量,则需通过BRAS1与BRAS2之间建立的保护隧道引流至BRAS2备框内备份组1升级后的CGN业务板中执行NAT业务。上述双机热备部署方式中,也存在下述缺陷:1)上述双机热备部署组网内,BRAS主备框内需具备对称的一对一映射备份组,且每个备份组均需建立一条VRRP探测链路决策每对备份组的主备,如此,需要搭建较多VRRP连接,提高部署成本;2)VRRP探测链路异常时,可能出现BRAS主备框备份组内CGN业务板均升级为CGN主业务板,影响业务正常处理;3)备份组异常时,业务流量需通过保护隧道跨框透传。大量的业务流量通过保护隧道透传,使得部署的保护隧道要能承载较大带宽,或保护隧道支持负载,如此,均会提高部署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双机热备部署组网部署成本高以及出现双主状态应用业务正常处理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BRAS,所述第一BRAS处于双机热备组网内且为主框,所述第一BRAS内配置具有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第一业务实例,所述双机热备组网内还包括第二BRAS,所述第二BRAS为备框且所述第二BRAS内配置具有第二数量个备份组的第一业务实例;所述方法包括:当第一备份组异常时,根据负载分担算法,从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选择第二备份组,以使得所述第二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备份组中的业务流量,所述第二备份组为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除所述第一备份组之外的其他备份组;当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均异常,或者,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异常备份组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将所述第一BRAS降级为备框,以使得所述第二BRAS升级为主框,并通过所述第二数量个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业务流量。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载分担的实现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BRAS,所述第一BRAS处于双机热备组网内且为主框,所述第一BRAS内配置具有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第一业务实例,所述双机热备组网内还包括第二BRAS,所述第二BRAS为备框且所述第二BRAS内配置具有第二数量个备份组的第一业务实例;所述装置包括:选择单元,用于当第一备份组异常时,根据负载分担算法,从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选择第二备份组,以使得所述第二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备份组中的业务流量,所述第二备份组为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除所述第一备份组之外的其他备份组;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均异常,或者,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异常备份组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将所述第一BRAS降级为备框,以使得所述第二BRAS升级为主框,并通过所述第二数量个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业务流量。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被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因此,通过应用本申请提供的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当第一备份组异常时,根据负载分担算法,从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第一BRAS选择第二备份组,以使得第二备份组承载第一备份组中的第一业务流量,第二备份组为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除所述第一备份组之外的其他备份组;当第一数量个备份组均异常,或者,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异常备份组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第一BRAS将第一BRAS降级为备框,以使得第二BRAS升级为主框,并通过第二数量个备份组承载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第二业务流量。如此,主框内业务实例中的一个备份组异常时,优先在主框内业务实例中的其他备份组重新负载,提高了单框备份组异常的可靠性,减少保护隧道跨框透传业务流量的压力。同时,也解决了现有双机热备部署组网部署成本高以及出现双主状态应用业务正常处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双机热备部署组网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机热备部署组网图;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负载分担数组示例图;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备份组1异常后的负载分担数组示例图;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备份组1异常后备份组4异常的负载分担数组示例图;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备份组1恢复正常后备份组4异常的负载分担数组示例图;图4-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备份组1恢复正常后备份组4恢复正常的负载分担数组示例图;图4-F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负载分担数组示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分担的实现装置结构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硬件结构体。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BRAS,所述第一BRAS处于双机热备组网内且为主框,所述第一BRAS内配置具有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第一业务实例,所述双机热备组网内还包括第二BRAS,所述第二BRAS为备框且所述第二BRAS内配置具有第二数量个备份组的第一业务实例;所述方法包括:/n当第一备份组异常时,根据负载分担算法,从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选择第二备份组,以使得所述第二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备份组中的业务流量,所述第二备份组为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除所述第一备份组之外的其他备份组;/n当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均异常,或者,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异常备份组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将所述第一BRAS降级为备框,以使得所述第二BRAS升级为主框,并通过所述第二数量个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业务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分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BRAS,所述第一BRAS处于双机热备组网内且为主框,所述第一BRAS内配置具有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第一业务实例,所述双机热备组网内还包括第二BRAS,所述第二BRAS为备框且所述第二BRAS内配置具有第二数量个备份组的第一业务实例;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备份组异常时,根据负载分担算法,从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选择第二备份组,以使得所述第二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备份组中的业务流量,所述第二备份组为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除所述第一备份组之外的其他备份组;
当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均异常,或者,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异常备份组的个数超过预设个数时,将所述第一BRAS降级为备框,以使得所述第二BRAS升级为主框,并通过所述第二数量个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业务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备份组内包括CGN主板以及CGN备板;
所述当第一备份组异常时,根据负载分担算法,从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选择第二备份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备份组内包括的业务主板异常时,将所述第一备份组内包括的业务备板升级为新业务主板,并由所述新业务主板承载业务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负载分担数组表征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所述负载分担数组中数组元素的值为第一数量个备份组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分担组中数组元素的数量,将公网地址资源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公网地址子资源;
将每个公网地址子资源与至每个数组元素进行绑定;
所述根据负载分担算法,从所述第一数量个备份组中,选择第二备份组,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备份组的标识,从所述负载分担数组中,查找第一数组元素,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值为所述第一备份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数量以及所述负载分担组中在位且正常的第二备份组的数量,确定第一流量分配规则;
根据所述第一流量分配规则,将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值更新为所述第二备份组的标识,并将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绑定的第一公网地址资源与所述第二备份组的标识绑定,以使所述第二备份组承载所述第一业务流量;
其中,所述负载分担数组中数组元素的数量可基于所述负载分担组内任意在位备份组的数量被均分;
所述负载分担组中每一个备份组对应相同数量的数组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数量以及所述负载分担组中在位且正常的第二备份组的数量,确定第一流量分配规则,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数量可被所述第二备份组的数量均分时,确定所述第一流量分配规则,所述第一流量分配规则为将所述第一业务流平均分配至所述第二备份组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组元素的值更新为所述第二备份组的标识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备份组的标识记录在所述第一数组元素对应的链表中,所述链表用于记录异常备份组的标识;
若所述第一备份组恢复正常,则从所述负载分担数组中,查找第二数组元素,所述第二数组元素对应的链表中记录有异常备份组的标识;
若所述负载分担数组中数组元素的数量可基于所述负载分担组内任意在位备份组的数量被均分,且每一个第二备份组对应相同数量的数组元素,则根据所述负载分担数组中数组元素的数量以及所述负载分担组中当前在位且正常的备份组的数量,确定第二流量分配规则,所述第二流量分配规则为从每一个第二备份组对应的数组元素中分配相同数量的数组元素给所述第一备份组,以使得每一个在位且正常的备份组对应相同数量的数组元素;
根据所述第二流量分配规则,从所述第二备份组对应的第二数组元素中,选择第三数量个数组元素;
将选择出的所述第三数量个数组元素的值更新为所述第一备份组的标识,并将所述第三数量个数组元素绑定的第二公网地址资源与所述第一备份组的标识绑定,以使所述第一备份组承载所述异常备份组的业务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BRAS与所述第二BRAS之间已建立VSRP连接,所述VSRP连接包括控制通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控制通道,向所述第二BRAS发送同步备份报文,所述同步备份报文包括用户表、公网地址资源以及资源数组绑定关系,以使得所述第二BRAS存储所述用户表、公网地址资源以及资源数组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用户表、公网地址资源对所述第二数量个备份组进行业务流量的分配,将资源数组绑定关系同步至所述第二BRAS包括的负载分担数组中;
所述资源数组绑定关系具体为所述公网地址资源划分后得到的每个公网地址子资源与所述第一BRAS中负载分担数组中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坡
申请(专利权)人: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