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669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机,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外表面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外筒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筒本体,所述转筒本体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腔两侧的上端均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顶部之间放置有推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筒体、第一电机、转筒本体、第二电机、双向螺纹杆、活动块、滑槽、活动杆、支撑杆、操作箱与滚轮以及推料板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对转筒本体内部物料放置的深度进行调节的目的,方便使用者对转筒本体内部的物料进行取出,极大的满足了人们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机
本技术涉及离心机
,具体为一种离心机。
技术介绍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例如用洗衣机甩干湿衣服,特殊的超速管式分离机还可分离不同密度的气体混合物,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点,有的沉降离心机还可对固体颗粒按密度或粒度进行分级,然而现有的离心机由于转筒的内壁较深,导致人们在取料时极不方便,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机,具备便于取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离心机由于转筒的内壁较深,导致人们在取料时极不方便,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机,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外表面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外筒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筒本体,所述转筒本体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腔两侧的上端均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机,包括外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3)外表面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且位于外筒体(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筒本体(13),所述转筒本体(13)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箱(10),所述操作箱(10)内腔两侧的上端均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滚轮(17),两个所述滚轮(17)的顶部之间放置有推料板(12),所述推料板(12)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套杆(11),且活动套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转筒本体(13)内腔的底部,所述操作箱(10)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8),所述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机,包括外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3)外表面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且位于外筒体(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筒本体(13),所述转筒本体(13)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箱(10),所述操作箱(10)内腔两侧的上端均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滚轮(17),两个所述滚轮(17)的顶部之间放置有推料板(12),所述推料板(12)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套杆(11),且活动套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转筒本体(13)内腔的底部,所述操作箱(10)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8),所述操作箱(10)外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1),且双向螺纹杆(2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活动连接于操作箱(10)内腔的两侧,所述双向螺纹杆(21)表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9),且活动块(19)表面的下端活动连接于滑槽(18)的表面,所述活动块(19)的顶部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0),且活动杆(20)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昂拉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