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66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粒子脱水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离心转鼓,离心转鼓上设置有滤水罩,壳体的顶壁上设置有与离心转鼓相对应的离心电机,壳体上连接有进料端,壳体的侧壁下方连接有排水口,所述离心转鼓包括筒形轴和多组螺旋环形分布在筒形轴上的叶片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水下切粒机粒子脱水装置不具备过滤功能,导致粒子大小不一,影响粒子品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组合,将大块粒子过滤掉,保证粒子的品质,同时让粒子沿轴向与离心转鼓接触,减少粒子的损坏,同时还能拍出壳体内的水气,提高脱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粒子脱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切粒造粒机组一般包括单阶式或两阶排气式挤出机、水下切粒机、柔性刀座、自动脱水(烘干)装置、振动分离筛、风送系统、集料料斗,控制系统组成。当均匀的高温熔融状物料从上游设备(反应釜/螺杆挤出机/熔体泵等)末端进入切割磨盘流道,物料在刚离开模具模孔时即被高速旋转的切粒机刀片切成滴状物并进入加工水中,因此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粒子进行脱水处理。传统的粒子脱水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将大块的粒子过滤掉,导致粒子大小不一,影响粒子品质。2、粒子是径向与搅拌杆接触的,容易损坏粒子。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壳体内水雾较大,影响粒子脱水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解决了现有的水下切粒机粒子脱水装置不具备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心装置包括离心转鼓和罩接在离心转鼓上的滤水罩,壳体的顶壁上设置有与离心装置相对应的离心电机,壳体上连接有进料端,壳体的侧壁下方连接有排水口离心转鼓包括筒形轴和多组螺旋环形分布在筒形轴上的叶片组,叶片组为多个平行且等距分布的倾斜叶片;/n所述进料端包括入料口,入料口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过滤粒子的过滤格栅,过滤格栅将进料端分为两个区域:位于过滤格栅下方的进料口和位于过滤格栅侧壁上的出块口,进料口与壳体的贯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方设置有粒子回收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离心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心装置包括离心转鼓和罩接在离心转鼓上的滤水罩,壳体的顶壁上设置有与离心装置相对应的离心电机,壳体上连接有进料端,壳体的侧壁下方连接有排水口离心转鼓包括筒形轴和多组螺旋环形分布在筒形轴上的叶片组,叶片组为多个平行且等距分布的倾斜叶片;
所述进料端包括入料口,入料口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过滤粒子的过滤格栅,过滤格栅将进料端分为两个区域:位于过滤格栅下方的进料口和位于过滤格栅侧壁上的出块口,进料口与壳体的贯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方设置有粒子回收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切粒机的粒子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连接在壳体的侧壁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辰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