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乳化吸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46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均质乳化吸粉机,包括电机和轴套,所述电机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且电机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机座,所述轴套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轴,且轴套位于机座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子,且转子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远离转子水平线的一侧设置有外工作齿,且外工作齿的左侧设置有液体入口,所述转子的右侧设置有工作腔,且工作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粉料入口。该均质乳化吸粉机,与现有的普通吸粉机相比,在使用的时候改变传统的人工添加粉体作业方式,解决人工添加粉体时易产生静电而引起闪爆等风险,改变传统的人工添加粉体作业时产生的粉尘飞扬、溶剂挥发等现象,解决了环境污染和操作工人劳保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质乳化吸粉机
本技术涉及均质乳化吸粉机。
技术介绍
吸粉机是一种借助于真空吸力来传送颗粒和粉末状物料的无尘密闭管道输送设备,利用真空与环境空间的气压差,形成管道内气体流动,带动粉状物料运动,从而完成粉体的输送,吸粉机主要用于输送粉末和颗粒状的物料,例如原料药粉末,化工粉料,金属氧化物粉末,精细化工等行业。但目前市面上的吸粉机,在添加固体粉料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人工直接将粉料倒入装溶液的釜罐内,另一种是利用真空上料机通过管道直接输送投入釜罐内,第一种方式人工投料时会有闪爆风险、粉尘飞扬、粉料团聚、釜壁积块等,第二种方式真空上料会产生粉料团聚、釜壁积块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投料时会有闪爆风险、粉尘飞扬、粉料团聚、釜壁积块等,且真空上料会产生粉料团聚、釜壁积块的缺陷,提供均质乳化吸粉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均质乳化吸粉机,包括电机和轴套,所述电机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且电机的右侧螺栓连接有机座,所述轴套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轴,且轴套位于机座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子,且转子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远离转子水平线的一侧设置有外工作齿,且外工作齿的左侧设置有液体入口,所述转子的右侧设置有工作腔,且工作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粉料入口,所述机座的上固定连接有混合液出口。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且底座的水平线与传动轴的水平线之间相平行。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转子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传动轴的水平线与转子的水平线之间相重合。优选的,所述传动轴贯穿于轴套的内部,且传动轴的外部尺寸与轴套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优选的,所述外工作齿呈对称状分布于转子的上下两侧,且外工作齿设置为弯折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粉料入口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水平线之间相垂直,且粉料入口的中轴线与液体入口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优选的,所述转子呈圆环形设置,且由外工作齿(外转子)和内转子组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电机与底座之间紧密贴合,保证了电机在固定的时候更加牢靠,有效的减少了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增加装置在运行时的稳定性,同时轴套可以对传动轴一方面起到一个支撑固定的作用,防止因为传动轴的轴向距离较大,造成传动轴旋转时晃动,另一方面可以对传动轴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使用时移位。2、外工作齿可以对初步剪切研磨的混合液进行二次的剪切研磨处理,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出现粉体团聚的现象,研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同时混合液出口可以对研磨之后的混合液进行导出,并输送至装液体原料的容器内循环使用,直至按要求完成一定的吸粉量,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3、传动轴与转子之间保持水平,保证能量传递的最大化,避免传动效率的降低,并且转子在在旋转的时候,可以在工作腔形成负压,使得粉料更好的进入,改变传统的人工添加粉体作业方式,解决人工添加粉体时易产生静电而引起闪爆等风险,不会产生的粉尘飞扬、溶剂挥发等现象,解决了环境污染和操作工人劳保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底座;3、机座;4、轴套;5、传动轴;6、转子;7、定子;8、外工作齿;9、液体入口;10、工作腔;11、粉料入口;12、混合液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均质乳化吸粉机,包括电机1和轴套4,电机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2,且电机1的右侧螺栓连接有机座3,电机1的下表面与底座2的上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且底座2的水平线与传动轴5的水平线之间相平行,电机1与底座2之间紧密贴合,保证了电机1在固定的时候更加牢靠,有效的减少了电机1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增加装置在运行时的稳定性,电机1通过传动轴5与转子6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传动轴5的水平线与转子6的水平线之间相重合,传动轴5与转子6之间保持水平,保证能量传递的最大化,避免传动效率的降低,并且转子6在在旋转的时候可以在工作腔10形成负压,使得粉料更好的进入,改变传统的人工添加粉体作业方式,解决人工添加粉体时易产生静电而引起闪爆等风险,不会产生的粉尘飞扬、溶剂挥发等现象,解决了环境污染和操作工人劳保问题,轴套4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轴5,且轴套4位于机座3的内部,所述转子6呈圆环形设置,且由外工作齿8(外转子)和内转子组成;如图1和图3所示,传动轴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子6,且转子6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定子7,传动轴5贯穿于轴套4的内部,且传动轴5的外部尺寸与轴套4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同时轴套4可以对传动轴5一方面起到一个支撑固定的作用,防止因为传动轴5的轴向距离较大,造成传动轴5旋转时晃动,另一方面可以对传动轴5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使用时移位,定子7远离转子6水平线的一侧设置有外工作齿8,且外工作齿8的左侧设置有液体入口9,外工作齿8呈对称状分布于转子6的上下两侧,且外工作齿8设置为弯折状结构,外工作齿8可以对初步剪切研磨的混合液进行二次的剪切研磨处理,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出现粉体团聚的现象,研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如图1和图2所示,转子6的右侧设置有工作腔10,且工作腔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粉料入口11,粉料入口11的中轴线与传动轴5的水平线之间相垂直,且粉料入口11的中轴线与液体入口9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同时混合液出口12可以对研磨之后的混合液进行导出,并输送至装液体原料的容器内循环使用,直至按要求完成一定的吸粉量,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机座3的上固定连接有混合液出口12。工作原理:当容器内的液体原料经均质乳化吸粉机液体入口9流入工作腔10内时,由电机1连接传动轴5驱动转子6快速运转后在工作腔10内产生真空,通过转子6的特殊设计,转子6是由两个功能面组成,一面是针对液体的,其有六个叶片组成,每片叶片与转子6中心水平夹角是三十度,主要作用有吸附液体、驱动液体流动、剪切液体内团聚物;另一面是针对粉料的,其有三片叶片组成,每片叶片与转子6中心水平夹角是五十四度,主要作用通过转子6旋转产生向内吸附的真空,使外界物料可以通过粉料入口11作为渠道被吸附到工作腔10内,再由叶片将物料甩至定子7处与对面吸入的液体混合,两者混合后通过两面叶片与定子7微小的间隙差来进行一次剪切研磨,然后再经过定子7与外工作齿8的二次剪切研磨,然粉体侧真空负压可达到,皆是因为两面叶片的数量与角度为最佳匹配效果,且互不影响对象各自的功能,转子6使液体入口9与粉料入口11产生相应的真空,再利用粉料入口11向工作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均质乳化吸粉机,包括电机(1)和轴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2),且电机(1)的右侧螺栓连接有机座(3),所述轴套(4)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轴(5),且轴套(4)位于机座(3)的内部,所述传动轴(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子(6),且转子(6)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定子(7),所述定子(7)远离转子(6)水平线的一侧设置有外工作齿(8),且外工作齿(8)的左侧设置有液体入口(9),所述转子(6)的右侧设置有工作腔(10),且工作腔(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粉料入口(11),所述机座(3)的上固定连接有混合液出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均质乳化吸粉机,包括电机(1)和轴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2),且电机(1)的右侧螺栓连接有机座(3),所述轴套(4)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轴(5),且轴套(4)位于机座(3)的内部,所述传动轴(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子(6),且转子(6)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定子(7),所述定子(7)远离转子(6)水平线的一侧设置有外工作齿(8),且外工作齿(8)的左侧设置有液体入口(9),所述转子(6)的右侧设置有工作腔(10),且工作腔(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粉料入口(11),所述机座(3)的上固定连接有混合液出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质乳化吸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下表面与底座(2)的上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且底座(2)的水平线与传动轴(5)的水平线之间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质乳化吸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才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迈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