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凯欣专利>正文

一种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45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渗透装置,包括第一渗透管、第二渗透管和渗透箱,渗透箱包括箱体、半透膜和两块多孔板,半透膜垂直设置在箱体中将箱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渗透管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渗透管与第二腔体连通,两块多孔板包夹着半透膜以固定半透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渗透装置,半透膜垂直设置,并采用多孔板将半透膜固定,半透膜因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而发生偏移,保证了实验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透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生物渗透试验演示时,通常的方法是取一个长颈漏斗,将漏斗口处套上半透膜并漏斗倒放,在漏斗内倒入蔗糖溶液,再将其放入装满清水的烧杯内,使漏斗内液面高度与清水相同,半透膜上下侧液体存在浓度差,清水会向浓度高的一侧渗透,由此观察漏斗内液面上升高度,半透膜在漏斗加液后会下坠,而放入清水后则会受到浮力的影响,实验的干扰项较多,实验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渗透装置,半透膜垂直设置,并采用多孔板将半透膜固定,半透膜因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而发生偏移,保证了实验的质量。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渗透装置,包括第一渗透管、第二渗透管和渗透箱,所述第一渗透管包括第一漏斗和第一量管,所述第一量管包括第一管壁和第一细圆管,所述第一管壁包围着所述第一细圆管,所述第一细圆管的上端和所述第一漏斗相连通,所述第二渗透管与所述第一渗透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渗透管包括第二漏斗和第二量管,所述第二量管包括第二管壁和第二细圆管,所述第二管壁包围着所述第二细圆管,所述第二细圆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漏斗相连通,所述第一渗透管通过所述渗透箱与所述第二渗透管连通,渗透箱,包括箱体、半透膜和两块多孔板,所述半透膜垂直设置在所述箱体中将所述箱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渗透管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渗透管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两块所述多孔板包夹着所述半透膜以固定所述半透膜。r>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渗透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半透膜垂直设置,两块多孔板将半透膜固定住,半透膜不会因为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而发生偏移,保证了实验的质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刻度表,所述第一刻度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刻度表,所述第二刻度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浮标,所述第一浮标设置在所述第一细圆管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浮标,所述第二浮标设置在所述第二细圆管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的底面为水平设计。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渗透管、所述第二渗透管和所述渗透箱均由亚克力材质制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量管和第二量管的大小相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渗透箱还包括凸块,所述半透膜放置在所述凸块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孔板放置在所述凸块上。本技术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渗透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漏斗100、第一管壁104、第一细圆管102、第二漏斗101、第二管壁105、第二细圆管103、箱体110、半透膜108、多孔板107、第一刻度表106、第二刻度表109、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凸块1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渗透装置,包括第一渗透管、第二渗透管和渗透箱,第一渗透管包括第一漏斗100和第一量管,第一量管包括第一管壁104和第一细圆管102,第一管壁104包围着第一细圆管102,第一细圆管102的上端和第一漏斗100相连通,第二渗透管包括第二漏斗101和第二量管,第二量管包括第二管壁105和第二细圆管103,第二管壁105包围着第二细圆管103,第二细圆管103的上端与第二漏斗101相连通,第一渗透管通过渗透箱与第二渗透管连通,渗透箱包括箱体110、半透膜108和两块多孔板107,半透膜108垂直设置在箱体110的中将箱体110分隔成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渗透管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第二渗透管与第二腔体112连通,两块多孔板107包夹着半透膜108以固定半透膜108。在本实施例中,半透膜108垂直设置,并采用多孔板107将半透膜108固定,半透膜108因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而发生偏移,保证了实验的质量,第一细圆管102和第二细圆管103可以让液面的升降更加明显,更加有利于观察,且第一漏斗100和第二漏斗101可以方便用户进行加液操作,更加便于用户使用。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刻度表106和第二刻度表109,第一刻度表106设置在第一管壁104上,第二刻度表109设置在第二管壁10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刻度表106和第二刻度表109可以利于用户进行定量分析,且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渗透作用导致的液面差。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浮标,第一浮标设置在第一细圆管102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浮标可以作为第一细圆管102液面的参照物,便于观察和记录数据。进一步,还包括第二浮标,第二浮标设置在第二细圆管103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浮标可以作为第二细圆管103液面的参照物,便于观察和记录数据。进一步,箱体110的底面为水平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10底部水平设计可以让该装置不需要任何支架即可平稳放置,便于移动和减少实验干扰。进一步,第一渗透管、第二渗透管和渗透箱均由亚克力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亚克力材质具有清晰的特质,便于进行观察,且不易破碎,保证了实验安全。进一步,第一量管和第二量管的大小相同。进一步,渗透箱还包括凸块113,半透膜108和多孔板107放置在凸块113上。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渗透管,包括第一漏斗和第一量管,所述第一量管包括第一管壁和第一细圆管,所述第一管壁包围着所述第一细圆管,所述第一细圆管的上端和所述第一漏斗相连通;/n第二渗透管,所述第二渗透管包括第二漏斗和第二量管,所述第二量管包括第二管壁和第二细圆管,所述第二管壁包围着所述第二细圆管,所述第二细圆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漏斗相连通;/n渗透箱,包括箱体、半透膜和两块多孔板,所述半透膜垂直设置在所述箱体中将所述箱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渗透管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渗透管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两块所述多孔板包夹着所述半透膜以固定所述半透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渗透管,包括第一漏斗和第一量管,所述第一量管包括第一管壁和第一细圆管,所述第一管壁包围着所述第一细圆管,所述第一细圆管的上端和所述第一漏斗相连通;
第二渗透管,所述第二渗透管包括第二漏斗和第二量管,所述第二量管包括第二管壁和第二细圆管,所述第二管壁包围着所述第二细圆管,所述第二细圆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漏斗相连通;
渗透箱,包括箱体、半透膜和两块多孔板,所述半透膜垂直设置在所述箱体中将所述箱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渗透管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渗透管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两块所述多孔板包夹着所述半透膜以固定所述半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刻度表,所述第一刻度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刻度表,所述第二刻度表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凯欣
申请(专利权)人:叶凯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