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31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包括液体再分配装置及液体收集装置,液体再分配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连接杆、多根喷液管、导流管及多根扇叶,导流管竖直设置于液体收集装置下方且与液体收集装置连接,多根喷液管均水平固定于导流管外侧壁上,且多根喷液管均与导流管连通,喷液管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喷液孔,多根喷液管绕导流管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扇叶水平固定于导流管外侧壁上且位于喷液管上方,多根扇叶绕导流管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支撑架固定于填料塔内侧壁上,第一连接杆固定于导流管底部,且第一连接杆可相对支撑架转动,如此可使液相物料均匀的喷洒在填料层顶部表面,同时便于蒸气向上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填料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对苯二甲基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精细化学品中间体,国内对苯二甲基二甲醚生产是由对二氯苄和甲醇钠醚化反应合成,再经蒸馏提纯,得到对苯二甲基二甲醚成品。对苯二甲基二甲醚蒸馏提纯在填料塔中进行,填料塔顶部加入苯二甲基二甲醚液体,填料塔底部加入蒸气。液体分布器安装在填料塔内填料的上方,其作用是使液体在塔横截而上均匀分布,从而保证高效率操作。喷淋液体沿填料层向下流动时,并不能保持原来的均匀分布状态,有流向塔壁的现象,影响气液两相的接触,降低了传质效率。因此,填料层必须分段,在两段填料层之间安置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使液体能均匀地流至下层。液体再分配装置为将上段填料流下来的液相物料均匀分布于整个的塔横截面上,形成液体的初始分布,使得液相能够均匀的喷洒在填料层顶部表面,为塔内气液相接触提供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填料的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现有液体再分配装置为圆形结构,其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蒸气从出液孔上升,液相物料从出液孔流下,导致液相物料流动困难。现有技术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液体再分配装置,底板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长方形出液槽,由于出液槽开口比出液孔大,使液相物料便于流动,但该方式导致在一个出液槽内的所有液相物料均聚集在一起且从出液槽的一端流下,导致液相物料无法均匀的喷洒在填料层顶部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可使液相物料均匀的喷洒在填料层顶部表面,同时便于蒸气向上流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包括液体再分配装置(1)及液体收集装置(2),所述液体再分配装置(1)及液体收集装置(2)均位于填料塔(3)内,液体再分配装置(1)包括支撑架(11)、第一连接杆(12)、多根喷液管(13)、导流管(14)及多根扇叶(15),所述导流管(14)竖直设置于液体收集装置(2)下方且与液体收集装置(2)连接,导流管(14)用于对液体收集装置(2)收集到的液相物料进行输送,多根喷液管(13)均水平固定于导流管(14)外侧壁上,且多根喷液管(13)均与导流管(14)连通,导流管(14)底部封闭,喷液管(13)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喷液孔(131),多根喷液管(13)绕导流管(14)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扇叶(15)水平固定于导流管(14)外侧壁上且位于喷液管(13)上方,多根扇叶(15)绕导流管(14)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支撑架(11)固定于填料塔(3)内侧壁上,第一连接杆(12)竖直设置于支撑架(11)上,第一连接杆(12)固定于导流管(14)底部,且第一连接杆(12)可相对支撑架(11)转动。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喷液管(13)远离导流管(14)一侧的喷液孔(131)数量多于喷液管(13)靠近导流管(14)一侧的喷液孔(131)数量。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喷液孔(131)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与扇叶(15)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喷液管(13)底部沿喷液管(13)旋转反方向向下开设有喷液孔(131),所述扇叶(15)沿喷液管(13)旋转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喷液孔(131)相对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喷液管(13)为钛管。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液体再分配装置(1)还包括第一轴承(16),第一连接杆(12)与第一轴承(16)内环固定,第一轴承(16)外环与支撑架(11)固定。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液体再分配装置(1)还包括第二轴承(17)及第二连接杆(18),所述第二轴承(17)外环与液体收集装置(2)底部固定,所述第二轴承(17)内环与第二连接杆(18)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18)竖直设置且第二连接杆(18)另一端与导流管(14)内壁固定。更进一步优选的,液体再分配装置(1)还包括多个挡片(19),液体收集装置(2)包括降液管(21),所述降液管(21)位于导流管(14)上方,降液管(21)用于将液相物料输送至导流管(14)内,多个挡片(19)绕第二连接杆(18)中心轴线呈水平环形阵列排布,挡片(19)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杆(18)及导流管(14)固定,所述挡片(19)沿喷液管(13)旋转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挡片(19)位于降液管(21)下方。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体收集装置(2)还包括多个斜板(22)及多个连接板(23),所述斜板(22)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斜板(22)固定于填料塔(3)内侧壁上,连接板(23)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斜板(22)底部固定,连接板(23)中部竖直开设有导气孔(231),连接板(23)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使液相物料可聚集于斜板(22)及连接板(23)之间,且连接板(23)在竖直方向更低的一侧竖直开设有导流孔(232),所述降液管(21)有多个,降液管(21)设置于导流孔(232)内。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体收集装置(2)还包括第一环形块(24)及第二环形块(25),所述斜板(22)侧面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环形块(24)及第二环形块(25)上,所述第一环形块(24)及第二环形块(25)均固定于填料塔(3)内侧壁上。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多根喷液管及多根扇叶,多根扇叶在填料塔底部向上喷出的气流的带动下旋转,由此带动多根喷液管旋转,使多根喷液管中流出的液相物料均匀的喷洒在填料层顶部表面,同时便于蒸气向上流动;(2)通过使所述喷液管远离导流管一侧的喷液孔数量多于喷液管靠近导流管一侧的喷液孔数量,在喷液管旋转时,位于外侧的喷液孔中的液相物料受到的离心力更大,因此位于外侧的液相物料移动距离更大,为使多根喷液管中流出的液相物料均匀的喷洒在填料层顶部表面,所述喷液管远离导流管一侧的喷液孔数量多于喷液管靠近导流管一侧的喷液孔数量;(3)通过使喷液孔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与扇叶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喷液孔内的液相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滴落时,液相物料的重力可带动喷液管旋转;(4)通过设置多个挡片,挡片沿喷液管旋转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在降液管中的液相物料落入导流管内时,液相物料会对挡片拍打,带动挡片转动,进而带动喷液管旋转;(5)通过设置斜板及多个连接板,斜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斜板固定于填料塔内侧壁上,连接板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斜板底部固定,连接板中部竖直开设有导气孔,连接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使液相物料可聚集于斜板及连接板之间,且连接板在竖直方向更低的一侧竖直开设有导流孔,如此在对从上方填料层掉落的液相物料进行收集的同时,方便下方蒸气向上流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包括液体再分配装置(1)及液体收集装置(2),所述液体再分配装置(1)及液体收集装置(2)均位于填料塔(3)内,其特征在于:/n液体再分配装置(1)包括支撑架(11)、第一连接杆(12)、多根喷液管(13)、导流管(14)及多根扇叶(15);/n所述导流管(14)竖直设置于液体收集装置(2)下方且与液体收集装置(2)连接,导流管(14)用于对液体收集装置(2)收集到的液相物料进行输送;/n多根喷液管(13)均水平固定于导流管(14)外侧壁上,且多根喷液管(13)均与导流管(14)连通,导流管(14)底部封闭,喷液管(13)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喷液孔(131),多根喷液管(13)绕导流管(14)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n所述扇叶(15)水平固定于导流管(14)外侧壁上且位于喷液管(13)上方,多根扇叶(15)绕导流管(14)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n所述支撑架(11)固定于填料塔(3)内侧壁上,第一连接杆(12)竖直设置于支撑架(11)上,第一连接杆(12)固定于导流管(14)底部,且第一连接杆(12)可相对支撑架(1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包括液体再分配装置(1)及液体收集装置(2),所述液体再分配装置(1)及液体收集装置(2)均位于填料塔(3)内,其特征在于:
液体再分配装置(1)包括支撑架(11)、第一连接杆(12)、多根喷液管(13)、导流管(14)及多根扇叶(15);
所述导流管(14)竖直设置于液体收集装置(2)下方且与液体收集装置(2)连接,导流管(14)用于对液体收集装置(2)收集到的液相物料进行输送;
多根喷液管(13)均水平固定于导流管(14)外侧壁上,且多根喷液管(13)均与导流管(14)连通,导流管(14)底部封闭,喷液管(13)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喷液孔(131),多根喷液管(13)绕导流管(14)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
所述扇叶(15)水平固定于导流管(14)外侧壁上且位于喷液管(13)上方,多根扇叶(15)绕导流管(14)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
所述支撑架(11)固定于填料塔(3)内侧壁上,第一连接杆(12)竖直设置于支撑架(11)上,第一连接杆(12)固定于导流管(14)底部,且第一连接杆(12)可相对支撑架(11)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管(13)远离导流管(14)一侧的喷液孔(131)数量多于喷液管(13)靠近导流管(14)一侧的喷液孔(131)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孔(131)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与扇叶(15)相对水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喷液管(13)底部沿喷液管(13)旋转反方向向下开设有喷液孔(131),所述扇叶(15)沿喷液管(13)旋转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孔(131)相对水平面的夹角小于4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及再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管(13)为钛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填料塔的液体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基彭建国熊坤陈凯袁福涛俞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潜江新亿宏有机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