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式健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275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式健身车。该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车架、第二车架、把手部、座椅部、脚蹬盘以及脚踏部,座椅部下表面上设置有长条柱,长条柱经若干圆柱台体堆叠成宝塔状设置,位于第二车架中部铰接有卡接杆,卡接杆自由端抵触在长条柱的任一圆柱台体下表面上,第二车架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弹片,卡接杆下表面抵触在第一限位弹片上,第二车架外表面上铰接有U型卡,U型卡两耳板段之间贯穿有销轴,销轴上套接有限位杆,限位杆自由端抵触在对应的圆柱台体下表面上,U型卡的中间段外表面上设置有撬动部,通过控制U型卡的转动来达到调节座椅部高度的效果,结构简单且操作轻松,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式健身车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的
,尤其涉及一种调节式健身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可自发电的健身车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578489.4,申请日为20180421,授权公告号为CN208481939U,授权公告日为20190212,该专利包括控制面板、操作平台、握把、连接杆、转动轮、健身车、踏板、转动架、支撑垫、支撑杆、转动装置、伸缩杆、调节旋钮、调节杆、坐垫,臀部与坐垫接触,手握住握把,过踩踏踏板,使得健身车内部的发电机进行工作,为健身车的操作平台提供电能,然后便可操作控制面板进行计时、调节等功能,可通过转动调节旋钮,进行坐垫的高度调节,按下传动杆,传动杆带动移动块下移,使得移动块内的滚轮顺着滑槽进行滚动,弹簧压缩产生形变,卡杆脱离卡槽,转动齿轮解除限制,便可进行对坐垫的横向位置调节,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中坐垫高度调节的间距较大,难以进行座椅的微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健身车中坐垫高度调节的间距均较大,难以进行座椅的微调,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式健身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调节式健身车,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第一车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车架,竖直的第一车架上端设置有把手部,竖直的第二车架上端设置有座椅部,位于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脚蹬盘,脚蹬盘上设置有脚踏部,所述第二车架内部为空腔,所述座椅部下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车架插接的长条柱,所述长条柱经若干圆柱台体堆叠成宝塔状设置,位于第二车架中部铰接有回力标状的卡接杆,位于第二车架内的卡接杆自由端抵触在长条柱的任一圆柱台体下表面上,所述第二车架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弹片,位于第二车架外的卡接杆下表面抵触在第一限位弹片上,所述第二车架外表面上铰接有U型卡,U型卡两耳板段之间贯穿有销轴,位于第二车架内的销轴上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自由端抵触在对应的圆柱台体下表面上,位于限位杆侧面的第二车架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弹片,所述第二限位弹片抵触在限位杆外表面上,U型卡的中间段外表面上设置有撬动部。本技术工作时,通过撬动部带动U型卡逆时针转动,从而使限位杆沿着圆柱台体的侧面缓慢移动至下一圆柱台体的下底面上,从而将整个长条柱向上抬起一节,抬起过程中圆柱台体将卡接杆逆时针挤压,使第一限位弹片处于压缩状态,当限位杆移动至下一圆柱台体的下底面上,位于第二车架内的卡接杆自由端抵触在对应的圆柱台体下表面上,当要将长条柱向下压进一节是,通过将U型卡顺时针转动以及按动位于第二车架外的卡接杆自由端,使卡接杆与长条柱之间脱离,待长条柱下降到指定位置后松开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控制U型卡的转动来达到调节座椅部高度的效果,结构简单且操作轻松,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位于U型卡下方的第二车架外表面上竖直间隔设置有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内卡接有长条状的翘杆,所述翘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车架的长度方向一致。翘杆的设置使得健身者能够快速进行座椅部高度调节的操作,为健身者提供了便捷。所述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之间经横杆连接,所述横杆一端与第一车架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车架中部连接。横杆的设置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强度。所述第一车架上铰接有飞轮,所述飞轮直径D与脚蹬盘直径d之间的关系为:2d≤D≤5d,所述飞轮的飞轮轴与脚蹬盘的传动轴之间经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座椅部上表面上设置有弹性海绵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第一车架,3第二车架,4脚蹬盘,5脚踏部,6长条柱,601圆柱台体,7卡接杆,8第一限位弹片,9U型卡,10销轴,11限位杆,12第二限位弹片,13撬动部,14U型卡槽,15翘杆,16横杆,17飞轮,18皮带,19座椅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如图1-2所示,为一种调节式健身车,包括有底座1,底座1一侧设置有第一车架2,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车架3,竖直的第一车架2上端设置有把手部,竖直的第二车架3上端设置有座椅部19,位于第一车架2与第二车架3之间的底座1上设置有脚蹬盘4,脚蹬盘4上设置有脚踏部5,第二车架3内部为空腔,座椅部19下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车架3插接的长条柱6,长条柱6经若干圆柱台体601堆叠成宝塔状设置,位于第二车架3中部铰接有回力标状的卡接杆7,位于第二车架3内的卡接杆7自由端抵触在长条柱6的任一圆柱台体601下表面上,第二车架3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弹片8,位于第二车架3外的卡接杆7下表面抵触在第一限位弹片8上,第二车架3外表面上铰接有U型卡9,U型卡9两耳板段之间贯穿有销轴10,位于第二车架3内的销轴10上套接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自由端抵触在对应的圆柱台体601下表面上,位于限位杆11侧面的第二车架3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弹片12,第二限位弹片12抵触在限位杆11外表面上,U型卡9的中间段外表面上设置有撬动部13。位于U型卡9下方的第二车架3外表面上竖直间隔设置有U型卡槽14,U型卡槽14内卡接有长条状的翘杆15,翘杆1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车架3的长度方向一致。翘杆15的设置使得健身者能够快速进行座椅部19高度调节的操作,为健身者提供了便捷。第一车架2与第二车架3之间经横杆16连接,横杆16一端与第一车架2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车架3中部连接。横杆16的设置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强度。第一车架2上铰接有飞轮,飞轮17直径D与脚蹬盘4直径d之间的关系为:2d≤D≤5d,飞轮17的飞轮轴与脚蹬盘4的传动轴之间经皮带18传动连接。座椅部19上表面上设置有弹性海绵垫。工作时,通过撬动部13带动U型卡9逆时针转动,从而使限位杆11沿着圆柱台体601的侧面缓慢移动至下一圆柱台体601的下底面上,从而将整个长条柱6向上抬起一节,抬起过程中圆柱台体601将卡接杆7逆时针挤压,使第一限位弹片8处于压缩状态,当限位杆11移动至下一圆柱台体601的下底面上,位于第二车架3内的卡接杆7自由端抵触在对应的圆柱台体601下表面上,当要将长条柱6向下压进一节是,通过将U型卡9顺时针转动以及按动位于第二车架3外的卡接杆7自由端,使卡接杆7与长条柱6之间脱离,待长条柱6下降到指定位置后松开即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式健身车,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第一车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车架,竖直的第一车架上端设置有把手部,竖直的第二车架上端设置有座椅部,位于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脚蹬盘,脚蹬盘上设置有脚踏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内部为空腔,所述座椅部下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车架插接的长条柱,所述长条柱经若干圆柱台体堆叠成宝塔状设置,位于第二车架中部铰接有回力标状的卡接杆,位于第二车架内的卡接杆自由端抵触在长条柱的任一圆柱台体下表面上,所述第二车架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弹片,位于第二车架外的卡接杆下表面抵触在第一限位弹片上,所述第二车架外表面上铰接有U型卡,U型卡两耳板段之间贯穿有销轴,位于第二车架内的销轴上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自由端抵触在对应的圆柱台体下表面上,位于限位杆侧面的第二车架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弹片,所述第二限位弹片抵触在限位杆外表面上,U型卡的中间段外表面上设置有撬动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式健身车,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第一车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车架,竖直的第一车架上端设置有把手部,竖直的第二车架上端设置有座椅部,位于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脚蹬盘,脚蹬盘上设置有脚踏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架内部为空腔,所述座椅部下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车架插接的长条柱,所述长条柱经若干圆柱台体堆叠成宝塔状设置,位于第二车架中部铰接有回力标状的卡接杆,位于第二车架内的卡接杆自由端抵触在长条柱的任一圆柱台体下表面上,所述第二车架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弹片,位于第二车架外的卡接杆下表面抵触在第一限位弹片上,所述第二车架外表面上铰接有U型卡,U型卡两耳板段之间贯穿有销轴,位于第二车架内的销轴上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自由端抵触在对应的圆柱台体下表面上,位于限位杆侧面的第二车架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弹片,所述第二限位弹片抵触在限位杆外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房立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杰威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