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属于石油钻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井下管柱遇卡事故的发生率随之不断上升。对于一些遇卡严重的管柱,利用上提、倒扣等传统操作方式已不能起到良好解卡效果,这就需要井下切割管柱的方式来取出管柱。目前主要的切割方式有机械切割、爆炸切割。机械切割通过机械刀具切割方式,通过在井口转动管柱,在大斜度井、水平井、深部切割时扭矩损失大、效果较差,同时刀片易损坏,稳定性不高。爆炸切割通过电缆输送爆炸枪,通过井下爆破的方式切割,但是电缆输送时易出现中途遇阻,所需药量等参数无法准确判断,易损伤套管,导致事故复杂化。因此亟需新型高效的井下管柱切割的工具和技术。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技术,通过充分利用流体水力能量,在高压流体中加入固体颗粒,粒子在流体带动下加速到速度150m/s以上,然后冲击管柱表面,可有效破碎管柱,同时在井下通过射流的反作用力,使工具旋转,产生旋转粒子射流以实现井下管柱的360°高效切割,而且水力切割工具尺寸小,可实现小管径、变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包括管柱(1)、扶正器筒体(2)、压帽(3)、支撑环(4)、扶正叶片(5)、压盖(6)、过滤网(7)、限位块(8)、上压块(9)、上压块密封圈(10)、碟簧(11)、导向块(12)、旋转外筒(13)、1#摩擦盘(14)、中心轴密封圈(15)、1#扶正轴承(16)、2#扶正轴承(17)、垫片(18)、卡环(19)、止推轴承(20)、调心轴承(21)、压缩弹簧(22)、下压盖密封圈(23)、下压盖(24)、2#摩擦盘(25)、摩擦片(26)、摩擦片密封圈(27)、中心轴(28)、喷头本体(29)、直喷式喷嘴(30)、旋转式喷嘴(31)、喷嘴外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粒子射流管柱切割工具,包括管柱(1)、扶正器筒体(2)、压帽(3)、支撑环(4)、扶正叶片(5)、压盖(6)、过滤网(7)、限位块(8)、上压块(9)、上压块密封圈(10)、碟簧(11)、导向块(12)、旋转外筒(13)、1#摩擦盘(14)、中心轴密封圈(15)、1#扶正轴承(16)、2#扶正轴承(17)、垫片(18)、卡环(19)、止推轴承(20)、调心轴承(21)、压缩弹簧(22)、下压盖密封圈(23)、下压盖(24)、2#摩擦盘(25)、摩擦片(26)、摩擦片密封圈(27)、中心轴(28)、喷头本体(29)、直喷式喷嘴(30)、旋转式喷嘴(31)、喷嘴外套(32)、硬质合金喷嘴(33),扶正器筒体(2)设置在管柱(1)内,扶正叶片(5)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表面,扶正叶片(5)上下设置两侧,扶正叶片(5)轮廓为圆弧-直线-圆弧结构,该结构可有效降低工具起升下放过程中的运动阻力,并使工具在管柱(1)内居中,压帽(3)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内,通过螺纹与扶正器筒体(2)连接,压盖(6)设置在压帽(3)与支撑环(4)之间,压盖(6)与过滤网(7)连接,压盖(6)用于支撑过滤网(7),支撑环(4)用来支撑压盖(6),限位块(8)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上,支撑环(4)的最下部,用于支撑上部的压盖(6)、过滤网(7)和支撑环(4),上压块(9)设置在扶正器筒体(2)下部,通过螺纹与扶正器筒体(2)连接,上压块密封圈(10)设置在上压块(9)和导向块(12)之间,将导向块(12)内部高压流体密封,此处为静摩擦密封,碟簧(11)设置在上压块(9)和导向块(12)之间,安装后碟簧(11)处于压紧状态,将导向块(12)下压,导向块(12)设置在碟簧(11)下部,导向块(12)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1#摩擦盘(14)设置在导向块(12)下部,在碟簧(11)的压紧作用下,1#摩擦盘(14)与导向块(12)紧贴,在工作过程中,1#摩擦盘(14)与导向块(12)相对旋转运动,为旋转动密封,用于密封1#摩擦盘(14)内部的高压流体,1#摩擦盘(14)材质为锡青铜或硬质合金,随着1#摩擦盘(14)与导向块(12)的不断工作,两者磨损量增加,在碟簧(11)推动作用下,两者磨损量被抵消,因此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旋转机械密封,旋转外筒(13)设置在上压块(9)下部,通过螺纹与上压块(9)连接,作为工具旋转部分外筒,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中心轴密封圈(15)设置在1#摩擦盘(14)和中心轴(28)之间,用于密封中心轴(28)内的高压流体,此处为静密封,1#扶正轴承(16)设置在旋转外筒(13)和中心轴(28)之间,2#扶正轴承(17)设置在1#扶正轴承(16)下部,旋转外筒(13)和中心轴(28)之间,通过1#扶正轴承(16)和2#扶正轴承(17)共同作用可有效扶正中心轴(28),避免中心轴(28)不居中而导致1#摩擦盘(14)偏磨,垫片(18)设置在2#扶正轴承(17)和止推轴承(20)之间,用于支撑上部2#扶正轴承(17)和压紧下部的止推轴承(20),止推轴承(20)设置在垫片(18)和卡环(19)中间,用于承受中心轴(28)轴向的压力,并保证中心轴(28)能顺利旋转,卡环(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孙宝京,常方瑞,韩晓强,徐依吉,张在朋,张宪超,靳纪军,时凤霞,毛炳坤,王帅,黄文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