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锁控防盗系统及换电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215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电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锁控防盗系统及换电柜。该锁控防盗系统包括电磁锁,电磁锁具有设于柜门处的锁钩和设于柜体处的锁体;其柜体处还设有触点机构,触点开关具有用于与锁钩进行配合的拨杆,拨杆用于在第一偏转位置和第二偏转位置间转动;拨杆位于第一偏转位置和第二偏转位置时,触点开关输出不同的开关信号。该换电柜包括上述的换电柜锁控防盗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较佳地提升现有换电柜的防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锁控防盗系统及换电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电柜
,具体地说,涉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锁控防盗系统及换电柜。
技术介绍
换电柜的出现,大大解决了诸如电动车等电动运载工具的续航问题,从而较佳地推动了电动能源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现有换电柜的操作流程基本如下:使用者在需要在换电柜处更换电池时,需要首先将电量用尽的电池置入一空闲电池仓内,并将电池仓的柜门关闭,换电柜在检测到电池仓关闭后,会自动打开一个具有满电量电池的柜子,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较佳地完成电池的更换。在上述过程中,目前的换电柜均是基于设于柜门处的电磁锁是否反馈关闭信号而对使用者是否关闭柜门进行判定的。结合图1所示,现有的电磁锁具有处理单元、解锁执行单元、上锁执行单元和开关状态检测单元;在需要解锁时,处理单元通过控制解锁执行单元实现解锁动作;在需要闭锁时,上锁执行单元能够动作进而实现闭锁;在此过程中,开关状态检测单元会对闭锁和解锁的状态进行检测,并发送给处理单元。目前,上锁执行单元均是基于机械结构实现,也即现有的电磁锁中,在锁扣卡入锁体内时,上锁执行单元能够基于锁扣的推动而自动实现对锁扣的锁定,进而实现闭锁,而在上锁执行单元动作后,开关状态检测单元即会向处理单元发送闭锁信号。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使用者采用不法的手段在柜门未关闭的情况下而迫使电磁锁关闭,就会导致换电柜的误判,从而导致电池的丢失。针对该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2624197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利用NFC卡进行二次判断的手段,通过检测是否同时检测到电磁锁关闭的信号以及NFC读卡器的是否读取到NFC卡的信号作为判断条件,对柜门是否关闭进行判断。通过此举,虽然能够较佳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但是其存在一个弊端就是,NFC技术作为一种近场通信手段,很难对其可识别信号的范围进行控制。这就会导致,若将NFC读卡器的识别距离设置过短则很难在柜门正常关闭时对柜门正常关闭进行判定,若将NFC读卡器的识别距离设置过长则仍然会存在所述误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锁控防盗系统,其通过在现有电磁锁处增加感应单元,故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对锁钩是否卡入锁钩卡槽内进行检测,通过此种基于物联网终端信息检测的方式,使得能够基于多路信号实现对电池仓是否关闭的状态进行判定,故而能够具备较佳地安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锁控防盗系统,其包括电磁锁,电磁锁具有设于柜门处的锁钩和设于柜体处的锁体;锁体处设有用于与锁钩配合的锁钩卡槽,锁体用于在锁钩卡入锁钩卡槽时执行对锁钩的锁定动作;锁体处设置处理单元、解锁执行单元、开关状态检测单元、上锁执行单元和感应单元,处理单元与一上位机进行交互;解锁时,上位机向处理单元发送解锁指令,处理单元接收到解锁指令后,控制解锁执行单元解除锁体对锁钩的锁定;上锁时,上锁执行单元在锁钩卡入锁钩卡槽时执行对锁钩的锁定,感应单元用于对锁钩是否卡入锁钩卡槽进行检测;开关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上锁执行单元动作时向处理单元发送上锁信号,感应单元用于在锁钩卡入锁钩卡槽时向处理单元发送锁钩到位信号,处理单元在同时接收到上锁信号及锁钩到位信号时向上位机发送闭锁状态信号;感应单元包括设于柜体处的触点机构,触点机构包括设于锁钩卡槽处的触点开关;触点开关具有用于与锁钩进行配合的拨杆,拨杆用于在第一偏转位置和第二偏转位置间转动;拨杆位于第一偏转位置和第二偏转位置时,触点开关输出不同的开关信号;触点开关还具有卷簧,卷簧用于保持拨杆处于第一偏转位置的趋势;拨杆位于第一偏转位置时与锁钩在锁钩卡槽内的行进方向干涉,锁钩用于带动拨杆自第一偏转位置偏转至第二偏转位置。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触点开关,使得锁钩在进入锁钩卡槽的同时,也会对拨杆进行触动,进而实现拨杆自第一偏转位置向第二偏转位置的偏转,又由于拨杆在第一偏转位置和第二偏转位置处时能够输出不同的开关信号,故而能够较佳地将触点开关所输出的信号与锁体的闭锁信号同时作为对柜门是否关闭的判断条件,从而能够较佳地降低误判,以避免因柜门未关闭而判定其关闭所导致的诸如电池丢失等现象。作为优选,触点开关包括开关骨架,开关骨架具有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均设置开关组件;开关骨架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开关骨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开口;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间通过一中间隔板分隔,中间隔板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处;第一安装腔的顶部形成开关骨架的顶板,第二安装腔的底部形成开关骨架的底板;顶板、中间隔板上侧面、中间隔板下侧面及底板的中部分别形成第一通孔、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一盲孔用于与设于第一安装腔内的开关组件进行配合,第二盲孔和第二通孔用于与设于第二安装腔内的开关组件进行配合;开关组件包括第一轮盘、第二轮盘和安装轴,拨杆沿径向设于第一轮盘的外周面处;第一轮盘与安装轴固定配合,第二轮盘与安装轴可转动配合;第一轮盘中部贯穿地设有第一轮盘孔,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相对的一端面处设置第一触点安装槽,第一触点安装槽与第一轮盘孔间设置连通的第一过渡连接槽;第一轮盘孔处设置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包括用于与第一轮盘孔配合的第一导电环体、用于与第一过渡连接槽配合的第一导电连接条体以及用于与第一触点安装槽配合的第一导电触点体;第二轮盘中部贯穿地设有第二轮盘孔,第二轮盘的对应端面处设置第二触点安装槽,第二触点安装槽与第二轮盘孔间设置连通的第二过渡连接槽;第二轮盘孔处设置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包括用于与第二轮盘孔配合的第二导电环体、用于与第二过渡连接槽配合的第二导电连接条体以及用于与第二触点安装槽配合的第二导电触点体;第二导电触点体用于与第一导电触点体进行配合;安装轴两端部均向内周收缩并形成导电套安装台,导电套安装台处固定设置导电套,安装轴两端处的导电套用于分别与第一导电环体和第二导电环体电配合;第一通孔、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和第二通孔处均设置导电环,安装轴两端处的导电套均可转动地与对应的导电环电配合,卷簧设于安装轴与开关骨架之间。本专利技术中,每个开关组件处均具备一对开关触点,也即第一导电触点体和第二导电触点体,通过将第一导电触点体设于第一轮盘处,并将第二导电触点体设于第二轮盘处,使得通过拨杆带动第一轮盘相对于第二轮盘产生转动,即可较佳地实现第一导电触点体与第二导电触点体间的接触和分离,从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开和关信号的输出。作为优选,位于第一安装腔内的开关组件的第一轮盘位于下方,位于第二安装腔内的开关组件的第一轮盘位于上方。通过此种构造,使得2个拨杆在高度上的间距较小,从而能够较佳地适用较为窄小的锁钩,使得锁钩能够较佳地同时实现对2个拨杆的带动。作为优选,第二导电环体的外端部与第二轮盘孔的外端部间存在间距,顶板的下方与底板的上方均设置用于与第二轮盘孔配合的第二轮盘安装台;第二轮盘安装台与第二导电环体的对应端间形成用于设置卷簧的卷簧安装腔,卷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轴和第二轮盘安装台固定连接。通过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锁控防盗系统,包括电磁锁,电磁锁具有设于柜门处的锁钩(110)和设于柜体处的锁体(120);锁体(120)处设有用于与锁钩(110)配合的锁钩卡槽(121),锁体(120)用于在锁钩(110)卡入锁钩卡槽(121)时执行对锁钩(110)的锁定动作;其特征在于:/n锁体(120)处设置处理单元、解锁执行单元、开关状态检测单元、上锁执行单元和感应单元,处理单元与一上位机进行交互;解锁时,上位机向处理单元发送解锁指令,处理单元接收到解锁指令后,控制解锁执行单元解除锁体(120)对锁钩(110)的锁定;上锁时,上锁执行单元在锁钩(110)卡入锁钩卡槽(121)时执行对锁钩(110)的锁定,感应单元用于对锁钩(110)是否卡入锁钩卡槽(121)进行检测;开关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上锁执行单元动作时向处理单元发送上锁信号,感应单元用于在锁钩(110)卡入锁钩卡槽(121)时向处理单元发送锁钩到位信号,处理单元在同时接收到上锁信号及锁钩到位信号时向上位机发送闭锁状态信号;/n感应单元包括设于柜体处的触点机构(130),触点机构(130)包括设于锁钩卡槽(121)处的触点开关(131);触点开关(131)具有用于与锁钩(110)进行配合的拨杆(132),拨杆(132)用于在第一偏转位置和第二偏转位置间转动;拨杆(132)位于第一偏转位置和第二偏转位置时,触点开关(131)输出不同的开关信号;触点开关(131)还具有卷簧,卷簧用于保持拨杆(132)处于第一偏转位置的趋势;拨杆(132)位于第一偏转位置时与锁钩(110)在锁钩卡槽(121)内的行进方向干涉,锁钩(110)用于带动拨杆(132)自第一偏转位置偏转至第二偏转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锁控防盗系统,包括电磁锁,电磁锁具有设于柜门处的锁钩(110)和设于柜体处的锁体(120);锁体(120)处设有用于与锁钩(110)配合的锁钩卡槽(121),锁体(120)用于在锁钩(110)卡入锁钩卡槽(121)时执行对锁钩(110)的锁定动作;其特征在于:
锁体(120)处设置处理单元、解锁执行单元、开关状态检测单元、上锁执行单元和感应单元,处理单元与一上位机进行交互;解锁时,上位机向处理单元发送解锁指令,处理单元接收到解锁指令后,控制解锁执行单元解除锁体(120)对锁钩(110)的锁定;上锁时,上锁执行单元在锁钩(110)卡入锁钩卡槽(121)时执行对锁钩(110)的锁定,感应单元用于对锁钩(110)是否卡入锁钩卡槽(121)进行检测;开关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上锁执行单元动作时向处理单元发送上锁信号,感应单元用于在锁钩(110)卡入锁钩卡槽(121)时向处理单元发送锁钩到位信号,处理单元在同时接收到上锁信号及锁钩到位信号时向上位机发送闭锁状态信号;
感应单元包括设于柜体处的触点机构(130),触点机构(130)包括设于锁钩卡槽(121)处的触点开关(131);触点开关(131)具有用于与锁钩(110)进行配合的拨杆(132),拨杆(132)用于在第一偏转位置和第二偏转位置间转动;拨杆(132)位于第一偏转位置和第二偏转位置时,触点开关(131)输出不同的开关信号;触点开关(131)还具有卷簧,卷簧用于保持拨杆(132)处于第一偏转位置的趋势;拨杆(132)位于第一偏转位置时与锁钩(110)在锁钩卡槽(121)内的行进方向干涉,锁钩(110)用于带动拨杆(132)自第一偏转位置偏转至第二偏转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锁控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触点开关(131)包括开关骨架(210),开关骨架(210)具有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腔(211)和第二安装腔(212),第一安装腔(211)和第二安装腔(212)内均设置开关组件(220);
开关骨架(210)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侧板(213)和第二侧板(214),开关骨架(210)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安装腔(211)和第二安装腔(212)的开口;第一安装腔(211)和第二安装腔(212)间通过一中间隔板(215)分隔,中间隔板(215)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侧板(213)和第二侧板(214)处;第一安装腔(211)的顶部形成开关骨架(210)的顶板(216),第二安装腔(212)的底部形成开关骨架(210)的底板(217);顶板(216)、中间隔板(215)上侧面、中间隔板(215)下侧面及底板(217)的中部分别形成第一通孔(311)、第一盲孔(312)、第二盲孔(313)和第二通孔(314);第一通孔(311)和第一盲孔(312)用于与设于第一安装腔(211)内的开关组件(220)进行配合,第二盲孔(313)和第二通孔(314)用于与设于第二安装腔(212)内的开关组件(220)进行配合;
开关组件(220)包括第一轮盘(221)、第二轮盘(222)和安装轴(223),拨杆(132)沿径向设于第一轮盘(221)的外周面处;第一轮盘(221)与安装轴(223)固定配合,第二轮盘(222)与安装轴(223)可转动配合;
第一轮盘(221)中部贯穿地设有第一轮盘孔(411),第一轮盘(221)与第二轮盘(222)相对的一端面处设置第一触点安装槽(412),第一触点安装槽(412)与第一轮盘孔(411)间设置连通的第一过渡连接槽(413);第一轮盘孔(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劼胡雄毅余为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宇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