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207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6
本申请涉及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属于混凝土铺设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透光混凝土砖和第一灯带,所述地面上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固定设置有多根立柱,相邻立柱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立柱顶部固定有第一槽钢,第一槽钢水平设置,相邻第一槽钢相互平行设置,透光混凝土砖架设在相邻第一槽钢上,透光混凝土砖背离收纳槽的侧壁与地面平齐,相邻立柱之间均固定有第二槽钢,第二槽钢水平设置,第二槽钢垂直第一槽钢设置,第一灯带架设在第二槽钢顶部,收纳槽槽底开设有排水沟,排水沟与市政雨水管道连通,本申请具有减少光源与水接触,延长光源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铺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透光混凝土就是将混凝土与导光材料的一种结合,表现的是一种透光不透明的装饰效果,星星点点的导光材料在有光的明暗对比时,可以形成很好的装饰。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961036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导光基材、地面施工方法与交通标线,包括一种能透光的混凝土材料,该混凝土材料的组分包括玻璃渣和树脂;与混凝土材料接触有基板,在基板与该混凝土材料之间设有光源。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当雨季来临后,雨水渗透透光混凝土与光源长时间接触,存在有光源进水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减少光源与水接触,延长光源使用寿命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包括透光混凝土砖和第一灯带,所述地面上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固定设置有多根立柱,相邻立柱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立柱顶部固定有第一槽钢,第一槽钢水平设置,相邻第一槽钢相互平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包括透光混凝土砖(1)和第一灯带(4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上开设有收纳槽(11),收纳槽(11)内固定设置有多根立柱(2),相邻立柱(2)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立柱(2)顶部固定有第一槽钢(3),第一槽钢(3)水平设置,相邻第一槽钢(3)相互平行设置,透光混凝土砖(1)架设在相邻第一槽钢(3)上,透光混凝土砖(1)背离收纳槽(11)的侧壁与地面平齐,相邻立柱(2)之间均固定有第二槽钢(4),第二槽钢(4)水平设置,第二槽钢(4)垂直第一槽钢(3)设置,第一灯带(41)架设在第二槽钢(4)顶部,收纳槽(11)槽底开设有排水沟(12),排水沟(12)与市政雨水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包括透光混凝土砖(1)和第一灯带(4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上开设有收纳槽(11),收纳槽(11)内固定设置有多根立柱(2),相邻立柱(2)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立柱(2)顶部固定有第一槽钢(3),第一槽钢(3)水平设置,相邻第一槽钢(3)相互平行设置,透光混凝土砖(1)架设在相邻第一槽钢(3)上,透光混凝土砖(1)背离收纳槽(11)的侧壁与地面平齐,相邻立柱(2)之间均固定有第二槽钢(4),第二槽钢(4)水平设置,第二槽钢(4)垂直第一槽钢(3)设置,第一灯带(41)架设在第二槽钢(4)顶部,收纳槽(11)槽底开设有排水沟(12),排水沟(12)与市政雨水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3)开口朝上,第一槽钢(3)内铺设有第二灯带(6),第二灯带(6)沿第一槽钢(3)长度方向铺设,第一槽钢(3)底部内壁固定有垫块(31),第二灯带(6)架设在垫块(31)上,第二灯带(6)底面与第一槽钢(3)底部内壁存在距离,第二灯带(6)顶面与透光混凝土砖(1)地面存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31)设置有多个,相邻垫块(31)沿第一槽钢(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槽钢(3)上开设有透水孔(32),透水孔(32)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2)位于第一槽钢(3)竖直侧壁上,透水孔(32)同时位于相邻垫块(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混凝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3)端部与收纳槽(11)竖直槽壁之间存在距离,收纳槽(11)竖直槽壁上设置有收卷机构(7),收卷机构(7)包括转动组件(71)和支撑组件(72),支撑组件(72)包括支杆(721)和支管(722),转动组件(71)包括连接杆(711)和转动筒(712),支杆(721)一端与收纳槽(11)槽壁铰接,铰接轴水平设置,另一端深入支管(722)内部,支管(722)远离支杆(721)一端与连接杆(711)一端转动连接,支管(722)外壁设置有螺栓,螺栓贯穿支管(722)与支杆(721)外壁抵接,支撑组件(72)设置有两组,相邻支撑组件(72)平行设置且对应分布在连接杆(711)两端处,转动筒(712)环套固定在连接杆(711)外部且位于相邻支管(722)之间,收卷机构(7)在第二灯带(6)两端正对的槽壁上均有设置,转动筒(712)与第二灯带(6)端部之间设置有牵引组件(8),牵引组件(8)包括牵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平蓝娟吴建玲李婷戴立峰蔡文韬赖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美绿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