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蒙蒙专利>正文

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06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砖体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放孔,所述砖体的顶部开设有踩压槽,所述踩压槽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有贯穿踩压槽的螺套,所述螺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扇叶,所述砖体的内顶部开设有多个调控腔,每个所述调控腔的内壁均固定有伸缩条。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进水孔和排防孔,在降雨时,雨水将由进水孔进入砖体内部,在砖体内部积累后,过量的雨水将由排放孔排出,部分雨水将保留在砖体内部,实现将与过程蓄水的目的,同时一定程度降低城市排水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砖
,尤其涉及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
技术介绍
在对街道规划时常在街道的表面铺设地砖,地砖一方面能够美化街道,一方面能够将地面积水导流至地下,有效防止街道积水。但是现有的地砖对于雨水的储存和利用存在不足,无法将多余的雨水进行有效的储存,并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及时的向外释放,补充空气湿度,因此无法对城市环境做出进一步的贡献,并且行人行走对地砖产生的踩踏能量仅仅对地砖造成损伤,而未得到利用,浪费了能源同时无法提高对城市的贡献,并且一般会在地砖上设置地埋灯用于夜间照明,该部分需要额外供电,造成了电能的浪费,现有地砖无法实现有效的续电与电能供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地砖功能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砖体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放孔,所述砖体的顶部开设有踩压槽,所述踩压槽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有贯穿踩压槽的螺套,所述螺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扇叶。在上述的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中,所述砖体的内顶部开设有多个调控腔,每个所述调控腔的内壁均固定有伸缩条,每个所述伸缩条的端部均固定有挡块,每个所述调控腔的顶部均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放孔。在上述的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中,所述伸缩条为弯折设置的记忆金属制成,每个所述挡块均与对应调控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且能够将对应的多个排放孔封闭。在上述的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中,所述砖体的内壁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固定有一对磁块,每个所述扇叶的侧壁均固定有转针,所述砖体的底部固定有蓄电池。在上述的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中,所述隔板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放磁板,所述放磁板位于其中一个磁块的正下方,所述丝杆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温差杆,所述温差杆的两端均固定有温差箱。在上述的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中,所述隔板为磁屏蔽材料制成,所述温差箱内部填充有顺磁材料,所述螺套与丝杆之间不具有自锁效应,所述压板为压电陶瓷块。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进水孔和排防孔,在降雨时,雨水将由进水孔进入砖体内部,在砖体内部积累后,过量的雨水将由排放孔排出,部分雨水将保留在砖体内部,实现将与过程蓄水的目的,同时一定程度降低城市排水压力;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压板,人们行走在砖体上时将会驱动压板运动,从而使得丝杆转动,进而在整个过程中,扇叶不断转动,从而加速砖体内部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得砖体内部的水流能够在晴朗天气里更快的向外蒸发,进而补充城市空气湿度,使得城市环境更加舒适,尤其在高温天气更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保持作用;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伸缩条,在高温天气里,伸缩条将因高温而达到变态温度,从而有效的收缩,使得挡块随之移动而不再封闭排放孔,因此砖体内部气流交换的通道增加,伴随气流的不断流动,水流的蒸发效率得到提升,进而使得砖体内部储存的水流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4、本专利技术中,在丝杆转动的过程中,转针随扇叶不断转动,进而不断的切割两个磁块形成的稳定磁场中的磁感线,进而能够有效的利用行人行走的能量,使其转化为电能从而储存在蓄电池中,同时压板也在不断的受压挤压形变,进而能够产生电能用于储存;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温差杆和温差箱,在丝杆转动的过程中,两端的温差箱因位置的不同,无法同时接收到磁场的作用,因此两端温差箱内部温度将因为磁场的作用而存在相对较大的温差,进而使得温差杆有效利用温差而发电,进而实现电能的进一步产生与储存,从而在夜间用于周围地埋灯的照明,也能够用于其他用电设备,进而起到节约用电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的侧剖视图。图中:1砖体、2进水孔、3排放孔、4踩压槽、5复位弹簧、6压板、7螺套、8丝杆、9扇叶、10调控腔、11排放孔、12伸缩条、13挡块、14磁块、15转针、16蓄电池、17隔板、18放磁板、19温差杆、20温差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包括砖体1,砖体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水孔2,砖体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放孔3,砖体1的顶部开设有踩压槽4,踩压槽4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5连接有压板6,压板6的底部固定有贯穿踩压槽4的螺套7,螺套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8,丝杆8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扇叶9。砖体1的内顶部开设有多个调控腔10,每个调控腔10的内壁均固定有伸缩条12,每个伸缩条12的端部均固定有挡块13,每个调控腔10的顶部均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放孔11;伸缩条12为弯折设置的记忆金属制成,每个挡块13均与对应调控腔10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且能够将对应的多个排放孔11封闭。砖体1的内壁固定有隔板17,隔板17的上端固定有一对磁块14,每个扇叶9的侧壁均固定有转针15,转针15通过不断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能,实现能量的转化,砖体1的底部固定有蓄电池16;隔板17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放磁板18,放磁板18不具有隔磁能力,允许磁场穿过,放磁板18位于其中一个磁块14的正下方,丝杆8的侧壁贯穿插设有温差杆19,温差杆19的两端均固定有温差箱20。隔板17为磁屏蔽材料制成,能够屏蔽磁块14对隔板17底部环境的作用,温差箱20内部填充有顺磁材料,具有较强的磁热效应,能够实现温差杆19两端较大的温差,而温差杆19利用两端较大的温差将实现有效的温差发电,螺套7与丝杆8之间不具有自锁效应,螺套7的上下运动将引起丝杆8的转动,压板6为压电陶瓷块,在行人踩踏的过程将受到挤压而发电,实现电能的产生与储蓄。本专利技术中,在降雨时,雨水将由进水孔2进入砖体1内部,在砖体1内部积累后,过量的雨水将由排放孔3排出,部分雨水将保留在砖体1内部,实现将与过程蓄水的目的,同时一定程度降低城市排水压力;在晴朗天气里,人们行走在砖体1上,将会踩踏压板6,从而使得压板6向下移动,进而推动螺套7下移,从而使得丝杆8在其驱动下转动,导致扇叶9随丝杆8转动,并且行人在离开后,压板6将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得丝杆8再次转动,整个过程中,扇叶9不断转动,从而加速砖体1内部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得砖体1内部的水流能够在晴朗天气里更快的向外蒸发,进而补充城市空气湿度,使得城市环境更加舒适,尤其在高温天气更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保持作用;在高温天气里,伸缩条12将因高温而达到变态温度,从而有效的收缩,使得挡块13随之移动而不再封闭排放孔11,因此砖体1内部气流交换的通道增加,伴随气流的不断流动,水流的蒸发效率得到提升,进而使得砖体1内部储存的水流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在丝杆8转动的过程中,转针15随扇叶9不断转动,进而不断的切割两个磁块14形成的稳定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包括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水孔(2),所述砖体(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放孔(3),所述砖体(1)的顶部开设有踩压槽(4),所述踩压槽(4)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5)连接有压板(6),所述压板(6)的底部固定有贯穿踩压槽(4)的螺套(7),所述螺套(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8),所述丝杆(8)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扇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包括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水孔(2),所述砖体(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放孔(3),所述砖体(1)的顶部开设有踩压槽(4),所述踩压槽(4)的内壁通过复位弹簧(5)连接有压板(6),所述压板(6)的底部固定有贯穿踩压槽(4)的螺套(7),所述螺套(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8),所述丝杆(8)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扇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内顶部开设有多个调控腔(10),每个所述调控腔(10)的内壁均固定有伸缩条(12),每个所述伸缩条(12)的端部均固定有挡块(13),每个所述调控腔(10)的顶部均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放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水蓄电的智能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条(12)为弯折设置的记忆金属制成,每个所述挡块(13)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罗蒙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