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伪装隐身遮障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204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伪装隐身遮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高热收缩率的化纤长丝和低收缩率的金属混纺纱织造成网格状状基布,基布上格子中间部分为金属混纺纱,格子的四边为高热收缩率的化纤长丝;化纤长丝的收缩率是金属混纺纱收缩率的4倍以上;金属混纺纱由阻燃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制成;S2、在基布表面涂刷功能涂层;S3、高温定型处理,基布在高温下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在表面形成沙丘状的突起和沟壑。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材料自身属性和特殊的织造工艺,使基布在高温下自然而然地收缩变形形成突起和沟壑表面,解决了现有制备工艺的成本高、步骤繁琐、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伪装隐身遮障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材料中隐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红外-雷达伪装隐身遮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雷达、红外(近红外、远红外)、可见光探测技术都是基于反射原理形成的。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曾经单一的雷达探测技术逐渐向可见光、红外、雷达等多频段探测方向转型。新型探测技术的出现严重威胁到战场上武器的生存概率和生存时间,因此,可见光、红外、雷达多频谱隐身材料成为了各国隐身材料的研制重点。目前的包括结构型和涂覆型两类。其中,结构型就是在材料表面形成凸凹(凸起和凹陷)不平的表面,形成对电磁波的多维吸收和散射,使隐身材料具有防可见光、近红外、远红外、雷达波等多频段电磁波的侦查的效果。制备这种材料时,目前的方法是使用热塑性材料加工后,再采用表面带凸起和凹陷的模具进行热压脱模制备。这种方式虽然可行,但是需要提前开模、成本较高,且制备过程繁琐效率低、例如在制作大张的隐身材料时,由于模具的覆盖面积有限,需要多次进行热压定型才可以完成一张大隐身材料的制作。这种制备方法也不适用于含有金属纤维的隐身材料的制备,因为金属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伪装隐身遮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采用高热收缩率的化纤长丝和低收缩率的金属混纺纱织造成网格状基布,基布上格子中间部分为金属混纺纱,格子的四边为高热收缩率的化纤长丝;化纤长丝的收缩率是金属混纺纱收缩率的4倍以上;金属混纺纱由阻燃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制成;/nS2、在基布表面涂刷功能涂层;/nS3、高温定型处理,基布在120℃~140℃高温下定型,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在表面形成沙丘状的突起和沟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伪装隐身遮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采用高热收缩率的化纤长丝和低收缩率的金属混纺纱织造成网格状基布,基布上格子中间部分为金属混纺纱,格子的四边为高热收缩率的化纤长丝;化纤长丝的收缩率是金属混纺纱收缩率的4倍以上;金属混纺纱由阻燃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制成;
S2、在基布表面涂刷功能涂层;
S3、高温定型处理,基布在120℃~140℃高温下定型,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在表面形成沙丘状的突起和沟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金属混纺纱和化纤长丝在同一布面采用不同的织造方法进行织造;格子中间部分,金属混纺纱的织造方法为平纹或者一上两下的斜纹;格子四边,化纤长丝的织造方法为两上两下或两上四下;每个格子四边的化纤长丝的浮长线为格子上金属混纺纱浮长线的2-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涂层为吸波材料涂层、红外伪装遮障材料涂层、防腐材料涂层及阻燃材料涂层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叠加/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金属混纺纱制备方法如下:
S11:将阻燃纤维和金属纤维按照配比,采用条混工艺混合制成混合纤维条,经过3-5道并条工艺使纤维混纺均匀,制得克重为2.6~3.6g/米的纤维条;
S12:将纤维条送入牵伸倍数5~7.5倍的粗纱工序得到粗纱条,对粗纱条进行加捻,捻度在20~30捻/米,以保证粗纱条的强力;
S13:将粗纱条送入细纱工序进一步牵伸并加捻,以保证纱线条干均匀,牵伸倍数28~30倍得到克重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戈许宝才张艳梅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三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