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学影像制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分段锥形束CT图像通过 拼接获得完整解剖图像的方法。2
技术介绍
锥形束CT图像的概念锥形束CT,即Cone Beam CT,简称CBCT,是医学影 像的一种,与普通CT影像类似,也是反映人体解剖结构的断层图像,广泛应用于 肿瘤放射治疗领域。该图像由医用直线加速器附带的"在线图像采集器"(简称OBI) 拍摄得到。当患者在这种加速器上接受放射治疗时,医技人员可以控制加速器机 头与0BI围绕躺在治疗床上的患者同心共面旋转。旋转一圈360。后,加速器控制 端就存储下了 0BI采集到的一套CBCT图像序列,该序列经三维重建后可得到一定 空间范围内的解剖图像。锥形束CT图像的作用第一放疗科医生可以将在线获得的一套CBCT图像片段立即导入加速器工作 站,通过图像的三维重建以及与患者定位CT图像的融合,实时地校正患者的治疗 体位,校正完毕后再启动加速器对患者实施实际的照射。这样显然提高了放射治 疗的精度,这种治疗方式通常称为"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第二患者完成一次治疗后,放疗科医生可以将在线获得的一套CBCT图像导 入到放疗计划系 ...
【技术保护点】
分段锥形束CT图像通过拼接获得完整解剖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分段获取两套以上相互衔接的CBCT图像序列,然后,对每两套相邻CBCT图像进行观察、处理得到一套新的CBCT图像序列;把新的CBCT图像序列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得到一套拓宽了的能够完整展现肿瘤发病区域和周围正常器官的CBCT解剖图像; 分段获取CBCT图像步骤如下: 1)设计CBCT分段扫描计划:获得模拟定位CT扫描图像并将其传入加速器设备中的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在计划CT空间上设置左右和前后方向上坐标完全一致的两个等中心,分别制定CBCT扫描计划P1和P2,OBI单次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金明,朱健,尹勇,刘敏,卢洁,刘同海,陈进琥,孙涛,白曈,张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