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97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底部的中央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U形板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壁的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底部的中央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以及底部中央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均铰接有夹取装置,第一支撑板外壁底部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套筒,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了工作人员将患者的腿部放入承载座上,再通过弧形板夹住承载座进行牵引,方便使用、清洁和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了一种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拉伸牵引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放射性腿脚麻木,行走无力而引起的腿脚肌肉萎缩以及外伤性颈椎骨折等临床症状,目前的骨科牵引装置都是与病床或者手术床设计成一体式的结构,这样的牵引装置在检查、修理、清洁和消毒时十分的不方便,而且一般的这种牵引装置的承载座都是与患者的腿部形状相近的圆形或弧形的结构,将患者的腿部包裹在该结构中,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将患者的腿抬到承载座上,再放入承载座中,这样的方式非常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对患者的腿部造成二次伤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具备使用方便,便于清洁和安装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的骨科牵引装置不方便检查、修理、清洁和消毒且使用时非常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的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C形夹,所述第一支撑板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的中央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C形夹(2),所述第一支撑板(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底部的中央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1),所述电动伸缩杆(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4),所述U形板(4)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壁的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1),所述滑动板(41)底部的中央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以及底部中央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均铰接有夹取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外壁底部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正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C形夹(2),所述第一支撑板(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底部的中央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1),所述电动伸缩杆(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4),所述U形板(4)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壁的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1),所述滑动板(41)底部的中央且靠近左侧的位置处以及底部中央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均铰接有夹取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外壁底部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正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顶部靠近正面的中央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壁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座(11),所述承载座(11)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开设有固定槽(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创伤骨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取装置以滑动板(41)的中心为原点呈镜像分布,夹取装置包括铰接于滑动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娟娟韦仁杰蓝婉婕黄明棣欧雪群韦艳新黄大波姚泓成覃美凤廖春丽覃炯韦贵珠莫昌鸾蒙莲菊韩苗韦云雷黎思源黄秋妮唐春婷韦礼永周业修韦杰合莫静莫芸凡韦岚晶蓝繁陈晓覃彪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池市人民医院蒙莲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