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栋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89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医用针刀,包括针柄(1)、针身(2)、针刃Ⅰ(3a),所述针身(2)的一端与针柄(1)相连,针身(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刃Ⅰ(3a),针身(2)与针刃Ⅰ(3a)呈一体式设置,所述的针身(2)两侧与针刃Ⅰ(3a)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针刃Ⅱ(3b)、针刃Ⅲ(3c)。所述的针刃(3)的横截面呈菱形。所述的针身(2)宽度与针刃Ⅰ(3a)的宽度相等。所述的针身(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针身(2)外部设置有保护管(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构思新颖、操作便捷、节约手术时间、针刃呈多方位设置,尤其可针对成束、成片病变部位整层“梳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针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治疗,以达到剥离粘连、梳理筋肉作用的医用针刀。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疾病,而其中一类便是肌肉、筋膜的粘连、挛缩、增生、肥厚所引起的。比如肌肉与肌肉的粘连、大关节炎性渗出导致的粘连、关节术后制动导致的关节僵硬、肌肉与骨的粘连、腱鞘狭窄崁顿等。针对此类病症,目前的治疗方法多以普通针刺、理疗、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但深度不足,力度不够,收效较慢,患者治疗周期延长,增加患者经济及时间负担。除此之外,还有针刀疗法,但因其刀型针锋只位于针尖部位的一个方向上,其治疗部位、作用层面就很局限,其针对点状、线状病变部位较为有利,却无法对成束、成片的病变部位同时进行整个层面的“梳离”。且针刀针柄为圆形不利于刀刃方向的控制,易于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构思新颖、操作便捷、节约手术时间、针刃呈多方位设置,尤其针对成束、成片病变部位整层“梳离”的医用针刀。本技术一种医用针刀,包括针柄1、针身2、针刃3Ⅰa,所述针身2的一端与针柄1相连,针身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刃Ⅰ3a,针身2与针刃Ⅰ3a呈一体式设置,所述的针身2两侧与针刃Ⅰ3a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针刃Ⅱ3b、针刃Ⅲ3c。所述的针刃Ⅰ3a、针刃Ⅱ3b、针刃Ⅲ3c形成的横截面呈菱形。本技术一种医用针刀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包括针柄1、针身2、针刃Ⅶ3D,所述针身2的一端与针柄1相连,针身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刃Ⅶ3D,所述针身2的另一端与针身2呈一体式设置有针刃Ⅳ3A、针刃Ⅴ3B、针刃Ⅱ3C,所述的针刃Ⅳ3A、针刃Ⅴ3B、针刃Ⅵ3C平行于针身2,垂直于针刃Ⅶ3D设置。所述的针刃Ⅳ3A、针刃Ⅴ3B、针刃Ⅵ3C形成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的针身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针身2的宽度与针刃Ⅰ3a的宽度相等。所述的针身2外部设置有保护管4。本技术一种医用针刀的有益效果:1)所述的针身2与针刃Ⅰ3a呈一体式设置,针身2两侧与针刃Ⅰ3a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针刃Ⅱ3b、针刃Ⅲ3c,该医用针刀不仅在针尖处设置有针刃Ⅰ3a,在针身2的两侧也对称设置了针刃Ⅱ3b、针刃Ⅲ3c,大大增加了针尖所能接触的病位面积,提高了对成束、成面的软组织损伤治疗的效果和效率,避免原有技术针刀的多次进针多次创伤,使其更有利于在松解剥离、扫散及划切削铲功能的实现普通针刀仅在针尖处设有刀刃,进针后如需处理剥离针体两侧的肌肉组织需要退出针身调整进针方向,甚至出针后再次进针,而本技术则避免了多次进针,再一次进针后即可对同层次的肌肉组织粘连部分进行剥离;2)所述的针身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针身2的长度与针刃Ⅰ3a的长度相等,以利于微调针刃方向,传统针刀针体横截面为圆形,不利于术中对针体方向、角度的观察,而方形针体则可以在针体轻微旋转以调整角度时直观的观察角度改变的大小,结合针柄操作的手感可以提升可操控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A-A的剖视图。图4为保护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针柄1、针身2、针刃Ⅰ3a、针刃Ⅱ3b、针刃Ⅲ3c、针刃Ⅳ3A、针刃Ⅴ3B、针刃Ⅵ3C、针刃Ⅶ3D、保护管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将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由包括针柄1、针身2、针刃Ⅰ3a,所述针身2的一端与针柄1相连,针身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刃Ⅰ3a,针身2与针刃Ⅰ3a呈一体式设置,所述的针身2两侧与针刃Ⅰ3a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针刃Ⅱ3b、针刃Ⅲ3c。所述的针刃Ⅰ3a、针刃Ⅱ3b、针刃Ⅲ3c的横截面呈菱形。所述的针身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针身2的宽度与针刃Ⅰ3a的宽度相等。所述的针身2由奥氏体不锈钢制成。所述的保护管4由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的针身2长度为2㎝,宽度为0.2㎝或0.4㎝或0.6㎝或0.8㎝,厚度为0.02㎝;所述的针刃Ⅱ3b、针刃Ⅲ3c长度为0.5㎝、1㎝、1.5㎝、2㎝;所述的针刃Ⅰ3a宽度为0.2㎝或0.4㎝或0.6㎝或0.8㎝;针刃Ⅰ3a、针刃Ⅱ3b、针刃Ⅲ3c厚度的最小值为0.2㎜或0.3㎜,最大值为0.01cm。根据临床需要,从针身2、针刃Ⅰ3a、针刃Ⅱ3b、针刃Ⅲ3c宽度、针刃Ⅰ3a、针刃Ⅱ3b、针刃Ⅲ3c长度的不同角度设计不同型号,以满足临床的不同治疗需求。人体不同部位肌肉丰厚程度不同,组织类型不同,肌束复杂程度和大小也不同。针对肌肉浅薄处,就需要范围广,但是体量小的针刀,既不失治疗的全面性,又可规避损伤他处的风险;而针对大骨与肌肉的粘连,就需要治疗面更大,作用力更强的治疗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针刀的专利技术,根据临床需要应运而生,不同的型号可以更好的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使用方法:刺入针刃Ⅰ3a时应使针刃Ⅰ3a较为扁平的一面与肌肉走形平行,不可垂直肌纤维进针,以防止横向切割导致肌肉肌腱断裂、损伤;刺入针刃Ⅰ3a后使针刃Ⅰ3a扁平面平行于肌束行针,以剥离粘连,梳理结节,针对肌肉与肌肉的粘连可以做到整束的“梳离”、大关节炎性渗出导致的粘连可以通过针刃Ⅱ3b、针刃Ⅲ3c做到整个平面的剥离、关节术后制动导致的关节僵硬可以解除挛缩状态、肌肉与骨的粘连更是可以选用较大型号治疗刀以铲削。根据不同病位,软组织厚薄及病变部位大小,选择适合型号的针刀。实施例2.以下将结合附图2-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由包括针柄1、针身2,包括针柄1、针身2、针刃Ⅶ3D,所述针身2的一端与针柄1相连,针身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刃Ⅶ3D,所述针身2的另一端与针身2呈一体式设置有针刃Ⅳ3A、针刃Ⅴ3B、针刃Ⅵ3C,所述的针刃Ⅳ3A、针刃Ⅴ3B、针刃Ⅵ3C平行于针身2,垂直于针刃Ⅶ3D设置。所述的针刃Ⅳ3A、针刃Ⅴ3B、针刃Ⅵ3C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的针身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针身2外部设置有保护管4。所述的针身2长度为2㎝,宽度为0.2㎝或0.4㎝或0.6㎝或0.8㎝,厚度为0.02㎝;所述的针刃Ⅳ3A、针刃Ⅴ3B、针刃Ⅵ3C长度为0.5㎝、1㎝、1.5㎝、2㎝;针刃Ⅳ3A、针刃Ⅴ3B、针刃Ⅵ3C厚度的最小值为0.2㎜或0.3㎜,最大值为0.01cm;所述的针刃Ⅶ3D宽度为0.2㎝或0.4㎝或0.6㎝或0.8㎝。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针刀,包括针柄(1)、针身(2)、针刃Ⅰ(3a),所述针身(2)的一端与针柄(1)相连,针身(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刃Ⅰ(3a),针身(2)与针刃Ⅰ(3a)呈一体式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身(2)两侧与针刃Ⅰ(3a)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针刃Ⅱ(3b)、针刃Ⅲ(3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针刀,包括针柄(1)、针身(2)、针刃Ⅰ(3a),所述针身(2)的一端与针柄(1)相连,针身(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刃Ⅰ(3a),针身(2)与针刃Ⅰ(3a)呈一体式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身(2)两侧与针刃Ⅰ(3a)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针刃Ⅱ(3b)、针刃Ⅲ(3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刃Ⅰ(3a)、针刃Ⅱ(3b)、针刃Ⅲ(3c)形成的横截面呈菱形。


3.一种医用针刀,包括针柄(1)、针身(2)、针刃Ⅶ(3D),所述针身(2)的一端与针柄(1)相连,针身(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刃Ⅶ(3D),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2)的另一端与针身(2)呈一体式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栋张蕾魏更兄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