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蚕剥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07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蚕剥离器,包括第一剥离部、第二剥离部和手柄,所述第一剥离部、第二剥离部和手柄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手柄下端设有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一剥离部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手柄上中间位置处设有拿握部,所述拿握部上设有防滑刻痕,所述手柄上端设有第二剥离部,所述第二剥离部设有斜角,所述斜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剥离部上设有盖套;通过设置第一剥离部和第二剥离部,两种不一样的剥离部可以满足卧蚕手术中不同的剥离操作需求,可以方便手术操作,第一剥离部为椭圆形结构,过程中不易伤及眼部的部分组织,设置第一导流槽、第一组织液收集槽、第二导流槽和二组织液收集槽可以有效对手术剥离过程中产生的组织液进行导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蚕剥离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蚕剥离器。
技术介绍
面部年轻化(Facerejuvenation),是指能够使老化的面部恢复年轻化外貌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包括外形、解剖和生理结构等)。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事业及家庭的需要,使人的年轻化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需求。特别是事业心强的中年人不愿意自己容貌衰老,甚至有些三四十岁的人,尤其是妇女,对“老”的来临特别恐惧。面部年轻化是紧肤除皱系统的升级技术,一种专业的非手术紧肤、除皱、塑形设备。年轻化是一种安全性高、不会造成伤口的治疗方式,整形专家临床证实能收紧与塑形皮肤。指能够使老化的面部恢复年轻化外貌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包括外形、解剖和生理结构等)。卧蚕手术是常见的面部年轻化微创手术中的一种,卧蚕手术的基本原理是增加睑板前眼轮匝肌的厚度,就是先把睑板前眼轮匝肌与眶隔前眼轮匝肌分离,再把眶隔前眼轮匝肌重叠到上面,缝合后形成的样子,目前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卧蚕剥离器多为平板型,在剥离过程中会伤及眼部的部分组织,导致术后恢复周期变长,且肿胀现象更加明显,不利于术后恢复,同时现有的剥离器结构单一,在拿握过程中容易出现不稳现象,直接会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卧蚕剥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蚕剥离器,该剥离器通过设置第一剥离部和第二剥离部,两种不一样的剥离部可以满足卧蚕手术中不同的剥离操作需求,可以方便手术操作,不用频繁更换不同的剥离器第一剥离部为椭圆形结构,过程中不易伤及眼部的部分组织,可以提高卧蚕手术安全性。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卧蚕剥离器,包括第一剥离部、第二剥离部和手柄,所述第一剥离部、第二剥离部和手柄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手柄下端设有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一剥离部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手柄上中间位置处设有拿握部,所述拿握部上设有防滑刻痕,所述手柄上端设有第二剥离部,所述第二剥离部设有斜角,所述斜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剥离部上设有盖套,所述手柄上设有固定线,所述盖套与固定线之间阻尼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拿握部的长度为第一剥离部、第二剥离部和手柄总长度的1/6,且拿握部的宽度大于手柄宽度。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剥离部上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一端延伸至手柄处并设有第一组织液收集槽。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剥离部上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一端延伸至手柄处并设有第二组织液收集槽。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组织液收集槽和第二组织液收集槽均为V型槽。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剥离部、第二剥离部和手柄的厚度均为0.7-1.0mm,所述第一剥离部、第二剥离部和手柄的长度总和为50-6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剥离器通过设置第一剥离部和第二剥离部,两种不一样的剥离部可以满足卧蚕手术中不同的剥离操作需求,可以方便手术操作,不用频繁更换不同的剥离器,可以缩短因更换器械产生的手术时长,且本技术的第一剥离部为椭圆形结构,过程中不易伤及眼部的部分组织,不影响术后正常恢复,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槽、第一组织液收集槽、第二导流槽和二组织液收集槽可以有效对手术剥离过程中产生的组织液进行导流,避免组织液影响手术的剥离视线,可以提高卧蚕手术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盖套安装结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组织液收集槽结构主视示意图。其中:1、第一剥离部;2、第二剥离部;3、手柄;4、拿握部;5、防滑刻痕;6、斜角;7、盖套;8、固定线;9、第一导流槽;10、第一组织液收集槽;11、第二导流槽;12、第二组织液收集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卧蚕剥离器,包括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所述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手柄3下端设有第一剥离部1,所述第一剥离部1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手柄3上中间位置处设有拿握部4,所述拿握部4的长度为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总长度的1/6,且拿握部4的宽度大于手柄3宽度,所述拿握部4上设有防滑刻痕5,所述手柄3上端设有第二剥离部2,所述第二剥离部2设有斜角6,所述斜角6为锐角,所述第二剥离部2上设有盖套7,当利用第一剥离部1一端进行手术剥离操作时,利用盖套7对第二剥离部2的斜角6进行盖住,不仅可以避免斜角6与手术操作者的手直接接触,还可以避免误伤手术操作者,所述手柄3上设有固定线8,所述盖套7与固定线8之间阻尼连接,盖套7通过固定线8与手柄3通过简单的插拔固定,拆卸套盖过程也十分便捷。所述第一剥离部1上设有第一导流槽9,所述第一导流槽9一端延伸至手柄3处并设有第一组织液收集槽10。所述第二剥离部2上设有第二导流槽11,所述第二导流槽11一端延伸至手柄3处并设有第二组织液收集槽12。所述第一组织液收集槽10和第二组织液收集槽12均为V型槽。所述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的厚度均为0.7mm,所述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的长度总和为50mm。本技术的剥离器通过设置第一剥离部1和第二剥离部2,两种不一样的剥离部可以满足卧蚕手术中不同的剥离操作需求,可以方便手术操作,不用频繁更换不同的剥离器,可以缩短因更换器械产生的手术时长,且本技术的第一剥离部1为椭圆形结构,过程中不易伤及眼部的部分组织,不影响术后正常恢复,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槽9、第一组织液收集槽10、第二导流槽11和第二组织液收集槽12可以有效对手术剥离过程中产生的组织液进行导流,避免组织液影响手术的剥离视线,可以提高卧蚕手术安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蚕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所述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手柄(3)下端设有第一剥离部(1),所述第一剥离部(1)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手柄(3)上中间位置处设有拿握部(4),所述拿握部(4)上设有防滑刻痕(5),所述手柄(3)上端设有第二剥离部(2),所述第二剥离部(2)设有斜角(6),所述斜角(6)为锐角,所述第二剥离部(2)上设有盖套(7),所述手柄(3)上设有固定线(8),所述盖套(7)与固定线(8)之间阻尼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蚕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所述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手柄(3)下端设有第一剥离部(1),所述第一剥离部(1)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手柄(3)上中间位置处设有拿握部(4),所述拿握部(4)上设有防滑刻痕(5),所述手柄(3)上端设有第二剥离部(2),所述第二剥离部(2)设有斜角(6),所述斜角(6)为锐角,所述第二剥离部(2)上设有盖套(7),所述手柄(3)上设有固定线(8),所述盖套(7)与固定线(8)之间阻尼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蚕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握部(4)的长度为第一剥离部(1)、第二剥离部(2)和手柄(3)总长度的1/6,且拿握部(4)的宽度大于手柄(3)宽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军赵广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聚美医疗美容门诊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