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879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功能材料领域,具体包括将气密性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功能性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发泡剂在0‑15Mpa的压力下搅拌配制成均匀油相;将无机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增稠剂、分子量调节剂添加至水中,常压搅拌0.5‑1h制成均匀水相,将油相与水相按比例搅拌充分,并将油水相转移至均化釜内进行均化,均化时间为0.5‑1h,均化转速为500‑10000rpm,升温到40‑80℃之间,反应24h,抽滤干燥,得到热发泡微球,其中,所述功能性单体的分子式结构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发泡微球是由气密的热塑性聚合物壳和碳氢化合物(C4-C12烷烃)为核芯所构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高分子塑性微球。室温下,碳氢化合物受到聚合物外壳限制,以两相共存状态存在于核芯,当微球被加热时,碳氢化合物汽化,微球内部的压力增加,同时,当聚合物外壳达到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时,外壳变得柔软且具有延展性。当微球内部压力超过聚合物的屈服强度时,微球开始发泡,由于质量保持不变,而体积急剧增加,因此密度大幅下降。其发泡受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聚合物的Tg等因素的控制。微球发泡后,热塑性外壳由厚变薄,体积增加80倍以上,密度显著降低,大部分碳氢化合物从核内逸出,室温下壳体保持发泡后的状态。热发泡微球是一种经悬浮聚合合成的塑料颗粒,由气密性外壳和密封在内的发泡剂组成。当微球被加热时产生不可逆发泡,进而生成预发泡微球(超轻质材料)。超轻质材料作为轻质填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等工业领域、涂料、保温材料和密封材料等。汽车工业在车身底部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发泡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质量份数为0-100份气密性单体、10-10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0-50份功能性单体、0-1份交联剂、0-10份引发剂、20-60份发泡剂在0-15Mpa的压力下搅拌配制成均匀油相;/n将无机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增稠剂、分子量调节剂添加至水中,常压搅拌0.5-1h制成均匀水相,无机分散剂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5-10%,无机盐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5-50%,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01-5%,增稠剂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01-5%,分子量调节剂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01-5%;/n将油相与水相按比例搅拌充分,并将油水相转移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发泡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质量份数为0-100份气密性单体、10-10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0-50份功能性单体、0-1份交联剂、0-10份引发剂、20-60份发泡剂在0-15Mpa的压力下搅拌配制成均匀油相;
将无机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增稠剂、分子量调节剂添加至水中,常压搅拌0.5-1h制成均匀水相,无机分散剂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5-10%,无机盐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5-50%,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01-5%,增稠剂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01-5%,分子量调节剂添加量为水相质量的0.01-5%;
将油相与水相按比例搅拌充分,并将油水相转移至均化釜内进行均化,均化时间为0.5-1h,均化转速为500-10000rpm,升温到40-80℃之间,反应24h,抽滤干燥,得到热发泡微球,
其中,所述功能性单体的分子式结构为R1=H,C1~C18;R2=H,C1~C18;X=N,S,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发泡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单体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巴豆腈、富马腈、偏二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发泡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晓军刘利利朱丹红
申请(专利权)人: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快思瑞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