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176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2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涉及市政净水工程的领域,其包括多个开设于水体流道的净化池,多个所述净化池的高度依次降低,所述净化池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净化池朝向低侧的池壁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第一池壁和采用石块或砖堆砌形成的第二池壁,所述第二池壁位于第一池壁的低侧。本申请能够有效的优化水质净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
本申请涉及市政净水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地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排污量不断增加,再加之城市水体自身环境容量小等原因,许多城市水体已受到严重污染,黑臭问题现象突出。而水体出现黑臭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同时也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有关。为了减少水体出现黑臭现象以及对水体黑臭进行治理,相关技术常采用人工曝气的方式增加水体中氧气的含量,以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和活力,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仅通过人工对水体进行曝气,只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对于水体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无法进行清理,导致水质净化的效果相对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优化水质净化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包括多个开设于水体流道的净化池,多个所述净化池的高度依次降低,所述净化池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净化池朝向低侧的池壁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第一池壁和采用石块或砖堆砌形成的第二池壁,所述第二池壁位于第一池壁的低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净化池内的水生植物对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做吸收的同时;第一池壁能够对净化池内的水做围挡,第二池壁能够为溢出第一池壁的水提供多个流通的缝隙和通道,从而能够在水溢出净化池的时候,使得水充分的与空气接触,以增加净化池中水的含氧量,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可选的,所述净化池内水深>80cm的位置种植莲花、芦苇;净化池水深位于50-80cm的位置,种植芦苇、水葱和香蒲;净化池位水深位于20-50cm的位置,种植芦苇、水葱、菖蒲、鱼草、旱伞草梭和香蒲;净化池位水深小于20cm的位置,种植矮珍珠草、挖耳草和牛毛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净化池内不同位置的深度不同,在不同水深的位置适应性的种植不同的水生植物,能够有效的增加水生植物的存活率,从而减小后期维护或更换水生植物的成本,优化使用效果。可选的,所述净化池设置有用于曝气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于第一池壁的高侧,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和多个相互连通的曝气单元,其中一个所述曝气单元连通于曝气机的出气口,所述曝气单元位于净化池内,所述曝气单元距离所在净化池底壁的距离>2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曝气机通过多个曝气单元能够对净化池内的水的含氧量作进一步的补充,已优化水质净化的效果,同时曝气单元距离净化池底壁的距离>20cm,能够有效的减小对净化池底壁的冲击,减少水浑浊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曝气单元包括曝气管和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于曝气管内的排气环,多个曝气管相互连通且其中一个曝气管连通于曝气机的出气端,环绕所述曝气管的外壁成型有至少一个同中心轴线设置的曝气环,所述曝气环内成型有曝气环槽,所述曝气环槽于外部和曝气管的内部,所述曝气环槽连通曝气管外部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曝气管,所述排气环位于曝气环槽内,所述排气环内成型有多个环绕中心轴线设置的排气道,所述排气道包括入气部、回转部和排气部,所述入气部开口方向与曝气管内的气流流动方向相反,所述回转部的延伸路径呈U形且其U形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入气部和排气部,所述排气部的开口方向与入气部的开口方向相同且排气部的开口朝向曝气管的外壁,所述排气道的延伸路径呈螺旋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净化池内的水做曝气时,曝气机将气体送入至多个曝气管内,此时由于入气部、回转部和排气部,使得排气道呈螺旋设置,通过曝气环槽排出的气流会推动排气环转动,同时还能够通过曝气环减小排气环对曝气管内气流流动的影响;同时,由于排气部的开口朝向曝气管的外壁,能够使得气流在排出时,冲击到曝气管的外壁,使得气体在净化池内产生的气泡相对较为充分的破碎,增大气流中氧气融入到净化池内水的可能性;还能够对曝气管的外壁做清理,减小曝气管的外壁上沉淀物堆积的可能性,并且排气环在曝气时会转动,能够相对较为充分的对曝气管的外壁做清理。可选的,所述排气环设置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同轴固定连接于排气环,所述连接轴承对应的内圈或外圈固定连接于曝气管的内壁,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使得排气环转动锁止的锁止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轴承能够有效的减小排气环转动时受到的阻碍,同时还能够通过锁止组件使得排气环转动锁止,达到定位对曝气管做清理的效果。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管和至少一个锁止销,所述锁止管同轴固定连接于曝气管的内部,所述锁止销沿排气环的径向穿设并滑移连接于锁止管,所述锁止管内设置用用于控制锁止销伸出的控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排气环做转动锁止时,只需通过控制件控制多个锁止销滑出锁止管并抵接于排气环的内壁即可。可选的,所述锁止销设置有推动锁止销朝向锁止管中心滑移的复位弹簧,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螺杆和套设并螺纹连接于控制螺杆的控制环,所述控制环沿曝气管的轴向滑移连接于锁止管的内壁,所述控制环的外壁呈锥面状,所述锁止销抵接于控制环的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锁止销滑出锁止管时,只需转动控制螺杆,使得控制环轴向滑移,以将多个抵接于控制环外圈边沿的锁止销推出锁止管即可;同时锁止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锁止销保持抵接于控制环的状态,减小锁止销自动滑出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控制环开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限制槽,所述锁止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插设于限制槽的限制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销穿设于限制槽能够限制控制环的周向转动的同时,还能够限制控制环轴向滑移的距离。可选的,所述控制螺杆设置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为力矩电机,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控制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得控制螺杆转动时,只需通过控制电机带动控制螺杆转动即可,同时控制电机为力矩电机,能够有效的优化驱动控制螺杆转动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水生植物对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做吸收的同时;第一池壁能够对净化池内的水做围挡,第二池壁能够为溢出第一池壁的水提供多个流通的缝隙和通道,从而能够在水溢出净化池的时候,使得水充分的与空气接触,以增加净化池中水的含氧量,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2.在对净化池内的水做曝气时,曝气机将气体送入至多个曝气管内,此时由于入气部、回转部和排气部,使得排气道呈螺旋设置,通过曝气环槽排出的气流会推动排气环转动,同时还能够通过曝气环减小排气环对曝气管内气流流动的影响;同时,由于排气部的开口朝向曝气管的外壁,能够使得气流在排出时,冲击到曝气管的外壁,使得气体在净化池内产生的气泡相对较为充分的破碎,增大气流中氧气融入到净化池内水的可能性;还能够对曝气管的外壁做清理,减小曝气管的外壁上沉淀物堆积的可能性,并且排气环在曝气时会转动,能够相对较为充分的对曝气管的外壁做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开设于水体流道的净化池(1),多个所述净化池(1)的高度依次降低,所述净化池(1)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净化池(1)朝向低侧的池壁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第一池壁(11)和采用石块或砖堆砌形成的第二池壁(12),所述第二池壁(12)位于第一池壁(11)的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开设于水体流道的净化池(1),多个所述净化池(1)的高度依次降低,所述净化池(1)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净化池(1)朝向低侧的池壁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第一池壁(11)和采用石块或砖堆砌形成的第二池壁(12),所述第二池壁(12)位于第一池壁(11)的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1)内水深>80cm的位置种植莲花、芦苇;净化池(1)水深位于50-80cm的位置,种植芦苇、水葱和香蒲;净化池(1)位水深位于20-50cm的位置,种植芦苇、水葱、菖蒲、鱼草、旱伞草梭和香蒲;净化池(1)位水深小于20cm的位置,种植矮珍珠草、挖耳草和牛毛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1)设置有用于曝气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于第一池壁(11)的高侧,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2)和多个相互连通的曝气单元(3),其中一个所述曝气单元(3)连通于曝气机(2)的出气口,所述曝气单元(3)位于净化池(1)内,所述曝气单元(3)距离所在净化池(1)底壁的距离>2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塘莲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3)包括曝气管(31)和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于曝气管(31)内的排气环(32),多个曝气管(31)相互连通且其中一个曝气管(31)连通于曝气机(2)的出气端,环绕所述曝气管(31)的外壁成型有至少一个同中心轴线设置的曝气环(311),所述曝气环(311)内成型有曝气环槽(312),所述曝气环槽(312)于外部和曝气管(31)的内部,所述曝气环槽(312)连通曝气管(31)外部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曝气管(31),所述排气环(32)位于曝气环槽(312)内,所述排气环(32)内成型有多个环绕中心轴线设置的排气道(33),所述排气道(33)包括入气部(331)、回转部(332)和排气部(333),所述入气部(331)开口方向与曝气管(31)内的气流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以平张华东范海江刘新刘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浩丰规划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