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700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7
本申请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护岸,其包括素土基层、防护层和植被层,防护层设在素土基层的侧壁上,植被层设在防护层远离素土基层的一侧,素土基层和防护层之间设有三维植被网层,防护层上设有植生孔。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三维植被网使得素土基层的土壤不易穿过植生孔,从而使得防护层对素土基层形成更加有效的防护,进一步减少素土基层的水土流失。基层的水土流失。基层的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修复护岸


[0001]本申请涉及生态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护岸。

技术介绍

[0002]护岸用于抵御波浪和水流对原有河岸的侵袭和冲刷,以维持原有河岸岸线的稳定。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028827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岸工程,其包括泥土层、用于阻挡泥土层的挡土墙以及倾斜设置于泥土层表面的防护层,防护层和挡土墙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石板,防护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栽种植被的第一凹坑以及用于储水的第二凹坑,若干个所述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呈阵列错位分布,第一凹坑沿其深度方向贯穿防护层,防护层的表面镶嵌有用于阻挡雨水直接冲入第一凹坑的分流条。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防护层开设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后,对泥土层的防护效果明显降低,在水流的长期冲刷下,仍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得防护层对河岸形成有效防护,以使得河岸不易产生水土流失,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修复护岸。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修复护岸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护岸,包括素土基层(1)、防护层(4)和植被层(3),所述防护层(4)设在素土基层(1)的侧壁上,植被层(3)设在防护层(4)远离素土基层(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基层(1)和防护层(4)之间设有三维植被网层(2),所述防护层(4)上设有植生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4)包括多个沿素土基层(1)底端靠近素土基层(1)顶端方向榫卯连接的单元体(41),所述植生孔开设在单元体(4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修复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体(41)靠近素土基层(1)底端的一侧设有榫槽(411),所述榫槽(411)靠近素土基层(1)一侧的侧壁沿靠近素土基层(1)底端的方向延伸形成有限位部(413),所述限位部(413)靠近单元体(41)的一侧设有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浩文高慧王成史蔚然杨殿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浩丰规划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