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74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控蒸饭装置,至少包括:柜体,柜体内部设有用于蒸饭的蒸饭区,蒸饭区的底部设有水箱以及加热管,至少一蒸饭托盘置于蒸饭区内,柜体顶部设有和蒸饭区相通的排气监控装置,其中加热管置于固定支架上并置于水箱内,蒸饭托盘至少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排气监控装置包括和蒸汽区相通的排气管、和排气管连接的压力开关以及和压力开关电路连接的电控箱,其对传统的电控蒸饭装置进行结构功能优化,提高电控蒸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的同时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控蒸饭装置
本技术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控蒸饭装置。
技术介绍
民以食为天,米饭作为中国人的主食是不可或缺的粮食。传统米饭的制作方法可分为两种:蒸米饭和煮米饭,其中煮米饭的方式适用于制作量小的场所,比对普通家庭可用电饭煲煮适量的米饭,而对于制作量需求较大的场所,比如饭店、快餐店以及食堂则需采用蒸米饭的方式,蒸米饭的原理就是利用蒸汽的热量将米饭蒸熟,市面上有专门的用于蒸米饭的蒸饭装置。蒸饭装置内设置水热装置产生水蒸汽,水蒸气将置于托盘内的米饭蒸熟后,热气从排气管排出。然而,由于蒸饭装置内的蒸汽量往往较大,一旦蒸饭装置的排气管堵塞就非常容易导致爆炸危险。另外,操作人员需要带着隔热手套取出其内的托盘,并将托盘内的米饭取出;而由于托盘内的米饭量较大,导致操作人员较费劲地取拿托盘,很容易在取米饭的过程中出现人员烫伤或者米饭倾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其对传统的电控蒸饭装置进行结构功能优化,提高电控蒸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的同时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智能电控蒸饭装置,至少包括:柜体,柜体内部设有用于蒸饭的蒸饭区,蒸饭区的底部设有水箱以及加热管,至少一蒸饭托盘置于蒸饭区内,柜体顶部设有和蒸饭区相通的排气监控装置,其中加热管置于固定支架上并置于水箱内,蒸饭托盘至少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排气监控装置包括和蒸汽区相通的排气管、和排气管连接的压力开关以及和压力开关电路连接的电控箱。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为两侧相通的通孔管,压力开关连接并置于排气管的边侧,压力开关和电控箱通过电线连接,电线另一端连接电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开关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的单片机以及和单片机连接的电路开关,其中电路开关置于电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蒸饭托盘置于蒸饭区内,柜体对应每排蒸饭托盘的位置设置隔档,蒸饭托盘滑移置于隔档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排蒸饭托盘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托盘的底部设有托盘滚轮,隔档上设有滑槽,其中托盘滚轮置于滑槽上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档的内端侧设有阻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包括置水区,置水区进一步包括被隔板隔断的进水区和加热区,其中进水区和加热区之间设有相通的出水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区对应的柜体的位置设有进水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管为U形加热管,加热管和电控箱连接。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顶侧设置排气监控装置,巧妙地利用机械设计结构来监控排气管是否出现堵塞情况,且一旦排气管内出现堵塞就停止电控蒸饭装置的运作,避免过多蒸汽堆积导致的爆炸,提高电控蒸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2.小型化蒸饭托盘的尺寸,便于操作人员分批次取拿蒸饭托盘,而不需要一次性取拿大重量的蒸饭托盘,且蒸饭托盘配合隔档便于操作人员抽取和放置蒸饭托盘,提高用户体验感。3.加热管和加热区之间设置固定支架,避免加热区内水沸腾时导致加热管掉落,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提高电控蒸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智能电控蒸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排气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蒸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柜体,100-蒸饭区,20-蒸饭托盘,21-第一托盘,211-托盘把手,212-托盘滚轮,22-第二托盘,30-隔档,31-滑槽,32-阻挡件,321-阻挡片,40-水箱,41-进水口,42-出水开口,43-置水区,431-进水区,432-加热区,51-加热管,511-固定支架,60-排气监控装置,61-排气管,62-压力开关,63-电线,64-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如图1到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控蒸饭装置,该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可用于蒸大批量的米饭,特别适用于食堂、快餐厅以及饭店等场所使用,该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在使用安全性以及用户体验感上进行了功能优化,以更适应实际生产需求。具体的,该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包括:柜体11,柜体11内部设有用于蒸饭的蒸饭区100,蒸饭区100的底部设有水箱40以及加热管51,至少一蒸饭托盘20置于蒸饭区100内,柜体11顶部设有和蒸饭区100相通的排气监控装置60,其中加热管51置于固定支架511上并置于水箱40内,蒸饭托盘20至少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托盘21和第二托盘22,排气监控装置60包括和蒸汽区100相通的排气管61、和排气管61连接的压力开关62以及和压力开关62电路连接的电控箱64。具体的,如图2所示,关于排气监控装置60的结构如下:排气管61置于柜体11的顶侧,且排气管61为两侧相通的通孔管,以用于排出蒸饭区100内堆积的蒸汽。压力开关62连接并置于排气管61的边侧,压力开关62和电控箱64通过电线63连接,电线63另一端连接电源,当压力开关62闭合时电控箱64被电源供电,但压力开关62断开时电控箱64被停止供电。具体的,压力开关62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的单片机以及和单片机连接的电路开关,其中电路开关置于电线63上。当排气管61发生堵塞时,压力开关62监测到压力异常,若压力超过压力开关62设定的阈值时,电路开关断开则导致电控箱64被停止供电,对应的,该电控蒸饭装置停止运作;当排气管61未发生堵塞时,电路开关闭合,电控箱64被正常供电。至少一蒸饭托盘20置于蒸饭区100内,柜体11对应每排蒸饭托盘20的位置设置隔档30,蒸饭托盘20滑移置于隔档30上。如图3所示,本方案提供的每排蒸饭托盘20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托盘21和第二托盘22,这种设置方式可减少每个托盘的重量,便于用户取放托盘。第一托盘21和第二托盘22的结构相同,以下仅说明第一托盘21的结构。第一托盘21的两侧设有托盘把手211,第一托盘21的底部设有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n柜体(11),柜体(11)内部设有用于蒸饭的蒸饭区(100),蒸饭区(100)的底部设有水箱(40)以及加热管(51),至少一蒸饭托盘(20)置于蒸饭区(100)内,柜体(11)顶部设有和蒸饭区(100)相通的排气监控装置(60),其中加热管(51)置于固定支架(511)上并置于水箱(40)内,蒸饭托盘(20)至少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托盘(21)和第二托盘(22),排气监控装置(60)包括和蒸饭区(100)相通的排气管(61)、和排气管(61)连接的压力开关(62)以及和压力开关(62)电路连接的电控箱(6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柜体(11),柜体(11)内部设有用于蒸饭的蒸饭区(100),蒸饭区(100)的底部设有水箱(40)以及加热管(51),至少一蒸饭托盘(20)置于蒸饭区(100)内,柜体(11)顶部设有和蒸饭区(100)相通的排气监控装置(60),其中加热管(51)置于固定支架(511)上并置于水箱(40)内,蒸饭托盘(20)至少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托盘(21)和第二托盘(22),排气监控装置(60)包括和蒸饭区(100)相通的排气管(61)、和排气管(61)连接的压力开关(62)以及和压力开关(62)电路连接的电控箱(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61)为两侧相通的通孔管,压力开关(62)连接并置于排气管(61)的边侧,压力开关(62)和电控箱(64)通过电线(63)连接,电线(63)另一端连接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开关(62)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的单片机以及和单片机连接的电路开关,其中电路开关置于电线(6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控蒸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蒸饭托盘(20)置于蒸饭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昊李盛根何显峰毛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晟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