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625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包括车内底板、连接板、橡胶块以及座板,所述车内底板左上方设置有检测设备,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车内底板右上方,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焊接有多个连接柱,所述座板焊接在多个连接柱上表面,所述座板上表面最右侧设置有椅背,所述椅背左侧表面前端以及椅背左侧表面后端均设置有扶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设置的第一加热软管、第二加热软管、第三加热软管、两个弧形板、导热橡胶鞋垫、靠枕、背部导热橡胶板以及导热坐垫能对坐着的检测人员提供热量,使得检测人员冬天即使长时间工作也不会受到低温影响,保障了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间接地增加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快检车领域,特别涉及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检测是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适用于各种行业范畴的质量评定,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食品、化学、环境、机械、机器等等,对于现在而言,检测也可以在车上进行,长时间如此快检车便出现了,快检车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检测,使得检测更加方便简洁化。但是,现有的快检车在冬天外出检测使用时,由于天气比较寒冷,在车内开空调也有可能对待检测的物体产生影响,所以检测人员只能坐在椅子上对物体进行检测,长时间的低温工作会对检测人员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检测人员的工作。因此,现在亟需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通过增加车内底板、连接板、橡胶块以及座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包括车内底板、连接板、橡胶块以及座板,所述车内底板左上方设置有检测设备,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车内底板右上方,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焊接有多个连接柱,所述座板焊接在多个连接柱上表面,所述座板上表面最右侧设置有椅背,所述椅背左侧表面前端以及椅背左侧表面后端均设置有扶手,所述椅背左表面上端开设有靠枕槽,所述靠枕槽内设置有靠枕,所述靠枕下表面连接有背部导热橡胶板,所述座板左表面下端设置有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下表面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上表面开设有足状凹槽,所述足状凹槽下表面设置有导热橡胶鞋垫。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形状为一种圆环形,所述车内底板右上方开设有多个底板螺纹孔,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连接板螺纹孔,每个所述底板螺纹孔与单个连接板螺纹孔内均设置有连接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座板上表面设置有导热坐垫,所述导热坐垫、背部导热橡胶板以及靠枕相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与导热坐垫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橡胶鞋垫下表面设置有第三加热软管,所述靠枕内部、背部导热橡胶板内部以及导热坐垫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加热软管,两个所述弧形板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软管,所述第一加热软管、第二加热软管以及第三加热软管均相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软管、第二加热软管以及第三加热软管外侧表面均包裹有一层铜。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弧形板、导热橡胶鞋垫、靠枕、背部导热橡胶板以及导热坐垫的材质均为同一种软性导热橡胶材质。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位于背部导热橡胶板、靠枕以及两个弧形板正左方。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连接螺栓与连接板,能使本装置固定在车内底板上,能够防止快检车在抖动时本装置也不会跟着胡乱移动,设置的第一加热软管、第二加热软管、第三加热软管、两个弧形板、导热橡胶鞋垫、靠枕、背部导热橡胶板以及导热坐垫能对坐着的检测人员提供热量,使得检测人员冬天即使长时间工作也不会受到低温影响,保障了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间接地增加了工作效率,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与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的连接板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的背部导热橡胶板立体示意图图中,1-车内底板、2-检测设备、3-底板螺纹孔、4-连接板、5-连接螺栓、6-连接板螺纹孔、7-连接柱、8-椅背、9-靠枕、10-第一加热软管、11-扶手、12-第二加热软管、13-弧形板、14-橡胶块、15-足状凹槽、16-第三加热软管、17-导热橡胶鞋垫、18-背部导热橡胶板、19-座板、20-导热坐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包括车内底板1、连接板4、橡胶块14以及座板19,车内底板1左上方设置有检测设备2,连接板4设置在车内底板1右上方,连接板4上表面焊接有多个连接柱7,座板19焊接在多个连接柱7上表面,座板19上表面最右侧设置有椅背8,椅背8左侧表面前端以及椅背8左侧表面后端均设置有扶手11,椅背8左表面上端开设有靠枕槽,靠枕槽内设置有靠枕9,靠枕9下表面连接有背部导热橡胶板18,座板19左表面下端设置有两个弧形板13,两个弧形板13下表面连接有橡胶块14,橡胶块14上表面开设有足状凹槽15,足状凹槽15下表面设置有导热橡胶鞋垫17。连接板4的形状为一种圆环形,车内底板1右上方开设有多个底板螺纹孔3,连接板4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连接板螺纹孔6,每个底板螺纹孔3与单个连接板螺纹孔6内均设置有连接螺栓5,能增强本装置在快检车内部的稳定性。座板19上表面设置有导热坐垫20,导热坐垫20、背部导热橡胶板18以及靠枕9相连接,两个弧形板13与导热坐垫20相连接。导热橡胶鞋垫17下表面设置有第三加热软管16,靠枕9内部、背部导热橡胶板18内部以及导热坐垫20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加热软管10,两个弧形板13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软管12,第一加热软管10、第二加热软管12以及第三加热软管16均相通连接,第一加热软管10、第二加热软管12以及第三加热软管16外侧表面均包裹有一层铜,铜的设置使得第一加热软管10、第二加热软管12以及第三加热软管16能够更好地导热,且也不会使得第一加热软管10、第二加热软管12以及第三加热软管16被外部物品磨到,间接地增强了第一加热软管10、第二加热软管12以及第三加热软管16的使用寿命。两个弧形板13、导热橡胶鞋垫17、靠枕9、背部导热橡胶板18以及导热坐垫20的材质均为同一种软性导热橡胶材质,既能对检测人员提供热量,也能使得检测人员坐的舒服。检测设备2位于背部导热橡胶板18、靠枕9以及两个弧形板13正左方,方便检测人员坐在本装置上检测油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冬天外出对油品进行检测时,先使用多个连接螺栓5将连接板4固定在车内底板1上,然后坐在导热坐垫20上,脱下鞋子套上塑料袋将双脚放入到足状凹槽15内,然后给第一加热软管10、第二加热软管12以及第三加热软管16通电即可,第一加热软管10、第二加热软管12以及第三加热软管16得电发热,并通过其本身外表面包裹的铜向两个弧形板13、导热橡胶鞋垫17、靠枕9、背部导热橡胶板18以及导热坐垫20进行散热,使得检测人员的颈部、背部、腿部、臀部以及足部都能感受到热量,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包括车内底板(1)、连接板(4)、橡胶块(14)以及座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底板(1)左上方设置有检测设备(2),所述连接板(4)设置在车内底板(1)右上方,所述连接板(4)上表面焊接有多个连接柱(7),所述座板(19)焊接在多个连接柱(7)上表面,所述座板(19)上表面最右侧设置有椅背(8),所述椅背(8)左侧表面前端以及椅背(8)左侧表面后端均设置有扶手(11),所述椅背(8)左表面上端开设有靠枕槽,所述靠枕槽内设置有靠枕(9),所述靠枕(9)下表面连接有背部导热橡胶板(18),所述座板(19)左表面下端设置有两个弧形板(13),两个所述弧形板(13)下表面连接有橡胶块(14),所述橡胶块(14)上表面开设有足状凹槽(15),所述足状凹槽(15)下表面设置有导热橡胶鞋垫(17)。/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包括车内底板(1)、连接板(4)、橡胶块(14)以及座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底板(1)左上方设置有检测设备(2),所述连接板(4)设置在车内底板(1)右上方,所述连接板(4)上表面焊接有多个连接柱(7),所述座板(19)焊接在多个连接柱(7)上表面,所述座板(19)上表面最右侧设置有椅背(8),所述椅背(8)左侧表面前端以及椅背(8)左侧表面后端均设置有扶手(11),所述椅背(8)左表面上端开设有靠枕槽,所述靠枕槽内设置有靠枕(9),所述靠枕(9)下表面连接有背部导热橡胶板(18),所述座板(19)左表面下端设置有两个弧形板(13),两个所述弧形板(13)下表面连接有橡胶块(14),所述橡胶块(14)上表面开设有足状凹槽(15),所述足状凹槽(15)下表面设置有导热橡胶鞋垫(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快检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的形状为一种圆环形,所述车内底板(1)右上方开设有多个底板螺纹孔(3),所述连接板(4)上表面开设有多个连接板螺纹孔(6),每个所述底板螺纹孔(3)与单个连接板螺纹孔(6)内均设置有连接螺栓(5)。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攀登仇士磊侯大庆苟振清董海平沈玉柱付衍宁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弗莱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