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印设备本申请是申请日是2018年3月9日、申请号为201810217548X、专利技术名称为“打印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从卷绕有连续片材的卷筒片材中拉出的片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1-3755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检测安装的卷筒片材(以下也简称为“卷筒”)的片材前端的打印设备。在该设备中,卷筒沿与供给方向相反的卷绕方向转动,并且通过置在卷筒附近的光学传感器检测片材前端由于其自重与卷筒的分离(以下也称为“剥离”)。在日本特开2011-37557号公报中公开的光学传感器基于在从卷筒剥离的片材的前端经过与卷筒的切线平行的传感器光轴的时刻由反射光获得的输出来检测片材的剥离。传感器输出在此时的信号强度大致为零,直到剥离的片材前端到达传感器光轴,在片材前端经过传感器光轴的时刻由在片材前端的边缘处的反射光产生脉冲状信号。在经过传感器光轴之后,传感器光照射到剥离的片材的内表面,但是因为传感器光轴和片材的内表面大致平行,所以片材的内表面与光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突然增大,反射强度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材给送设备,其包括:/n驱动单元,其被构造成使通过卷绕片材而形成的卷筒沿第一方向转动而从所述卷筒给送所述片材,以及使所述卷筒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n检测单元,其被构造成检测正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所述卷筒的所述片材;/n下引导件,其从下方支撑从所述卷筒给送的所述片材;以及/n接触构件,其被构造成接触正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所述卷筒,/n其中,所述片材给送设备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使所述卷筒的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转动的方向从所述第二方向改变成所述第一方向,并且/n所述接触构件被所述下引导件支撑在所述检测单元的关于从所述卷筒给送所述片材的方向的上游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10 JP 2017-0464141.一种片材给送设备,其包括:
驱动单元,其被构造成使通过卷绕片材而形成的卷筒沿第一方向转动而从所述卷筒给送所述片材,以及使所述卷筒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检测单元,其被构造成检测正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所述卷筒的所述片材;
下引导件,其从下方支撑从所述卷筒给送的所述片材;以及
接触构件,其被构造成接触正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所述卷筒,
其中,所述片材给送设备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使所述卷筒的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转动的方向从所述第二方向改变成所述第一方向,并且
所述接触构件被所述下引导件支撑在所述检测单元的关于从所述卷筒给送所述片材的方向的上游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给送设备,其中,所述下引导件根据所述卷筒的外径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给送设备,其中,所述片材给送设备还包括:
加压构件,其用于对所述下引导件加压;以及
切换单元,其被构造成切换由所述加压构件对所述下引导件施加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给送设备,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下引导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给送设备,其中,所述片材给送设备还包括接触所述卷筒的第二接触构件,
其中当正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卷筒的片材前端部经过所述第二接触构件接触的位置时,所述片材前端部从所述卷筒分离并且所述片材接近所述检测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给送设备,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根据所述片材朝向所述检测单元的移动而增大,并且根据所述片材由于所述卷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转动所引起的远离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位置的后续移动而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给送设备,其中,所述检测单元是包括发光单元和受光单元的光学传感器,
所述受光单元的输出值随着距所述片材的外表面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并且
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值被生成为使得,当所述卷筒通过所述驱动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输出值从第二电平范围内升高到大于所述第二电平范围的第一电平范围内,并且然后从所述第一电平范围内下落到所述第二电平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给送设备,其中,所述片材给送设备还包括上引导件,其设置在所述下引导件上方,根据所述卷筒的外径的变化而移动,并且在从所述卷筒给送的所述片材上方调节所述片材,其中从所述卷筒给送的所述片材经过所述上引导件和所述下引导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给送设备,其中,所述片材给送设备还包括上引导件,其设置在所述下引导件上方,根据所述卷筒的外径的变化而移动,并且在从所述卷筒给送的所述片材上方调节所述片材,其中所述上引导件包括接触所述卷筒的第二接触构件,并且当正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所述卷筒的片材前端部经过所述第二接触构件接触的位置时,所述片材前端部从所述卷筒分离并且所述片材接近所述检测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给送设备,其中,所述接触构件的接触位置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位置之间的沿所述卷筒的周向的距离比所述接触构件的接触位置与所述第二接触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山正登,五十岚勇树,镰田雅史,根岸将史,新庄亮哉,小林凉,铃木智洋,小幡力,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