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图象信号解码系统中的改进的后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1560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图象信号解码系统中改进图象质量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滤波存储器中的目标象素数据;计算原始的与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间的绝对差值;如果绝对差值小于预定的阈值,以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更新所存储的目标象素数据;绝对差值小于预定的阈值便重复所述滤波到更新的步骤N次,如果绝对差值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以补偿后的目标象素数据更新存储的目标象素值;及为下个目标象素重复所述滤波到重复步骤,直到后处理完当前帧中的所有象素为止。(*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在图象信号解码系统中的后处理方法,更具体地,涉及能够通过有效地后处理解码后的图象数据而消除出现在一块解码后的图象数据的块边界上的块效应(blocking effect)从而改进系统的图象质量的一种改进的方法。在诸如高清晰度电视与电视电话系统等各种电子/子气应用中,图象信号可能必须以数字化形式传输。当以数字化形式表示图象信号时,必定会出现大量的数字数据。然而,由于一条传统的传输信道的可利用的频带宽度是有限的,为了通过它来传输图象信号,通常有必要采用图象编码系统来压缩这大量的数字数据。在各种视频压缩技术中,将时间、空间压缩技术和统计编码技术组合在一起的所谓混合编码技术是已知最高效的。大多数混合编码技术采用自适应帧间/帧内模式编码、正交变换、变换系数的量化、RLC(行程编码)及VLC(可变长度编码)。自适应帧间/帧内模式编码是自适应地根据其方差从当前帧的PCM(脉冲码调制)数据或DPCM(差分脉冲码调制)数据中选择用于随后的正交变换的一个视频信号的过程。基于减少相邻的帧之间的冗余性的概念的也称作预测方法的帧间模式编码是确定一个目标在一个当前帧及其一或两个相邻的帧之间的运动,并根据该目标的运动流预测当前帧以生成表示当前帧与其预测之间的差别的误差信号的过程。这一编码方法描述在诸如Staffan Ericsson的“用于混合预测/变换编码的固定与适配预测器”(Fixed and Adapted Predictors for Hybrid Predictive/Transform Coding),IEEE通信学报,COM-33,第12号1291-1301页(1985年12月);以及在Ninomiya与Ohtsuka的“电视画面的一种运动补偿帧间编码方案”(A Motion-Compensated Interframe Coding Scheme for Television Pictures),IEEE通信学报,COM-30,第1号201-210页(1982年1月),两者都通过引用包含在此。利用诸如当前帧的PCM数据或运动补偿DPCM数据等图象数据之间的空间相互关系并减少或消除它们之间的空间冗余性的正交变换将一块数字图象数据转换成一组变换系数,这一技术描述在Chen与Pratt的“场景自适应编码器”(Scene Adaptive Coder),IEEE通信学报,COM-32,第3号225-232页(1984年3月)。通过用量化、折线扫描、RLC与VLC处理这些变换系数数据,能够有效地压缩要传输的数据量。编码图象数据是通过一条传统的传输信道传输到包含在图象信号解码系统中的图象信号解码器的,解码器执行编友操作的逆过程以重构原始图象数据。重构的图象数据通常表现出诸如块效应等令人烦恼的人为现象,其中块的边界线在接收端上成为看得见的。由于一帧是以块为单位编码的,所以出现这种块效应。如本技术中众所周知的,为了改进重构的图象数据或解码后的图象数据的质量,通常采用一个传统的后处理滤波器来进一步处理解码后的图象数据。先有技术后处理滤波器以一个预定的同一截止频率来执行对包含在解码后的图象数据中的所有象素数据的滤波,从而改进解码后的图象数据的质量。然而,由于传统的后处理没有考虑对个别经滤波的象素数据的补偿,这种滤波不能显著地减少位于块边界的块效应,可能产生图象数据失真,从而恶化图象质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用在图象信号解码系统中的后处理方法,通过有效地后处理经过解码的图象数据而能显著地减少或消除出现在解码后的图象数据块的边界上的块效应,从而改进系统的图象质量。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在图象信号解码系统中的,在逐个象素的基础上后处理来自包含在该图象信号解码系统中的一个图象信号解码器的一个当前帧的解码后的图象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当前帧的经过解码的图象数据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b)滤波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目标象素数据以得到经过滤波的目标象素数据,其中的目标象素数据表示要滤波的一个象素的象素值;(c)计算原始目标象素数据与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之间的绝对差值,其中原始目标象素数据表示包含在解码后的图象数据中的未滤波的目标象素数据;(d)如果绝对差值小于一个预定的阈值,则用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更新存储的目标象素数据;(e)只要绝对差值小于预定的阈值便重复所述步骤(b)至(d)N次,而如果绝对差值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便用补偿后的目标象素数据更新所存储的目标象素值,其中如果原始目标象素数据小于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则通过相加原始目标象素数据与预定的阈值得出补偿后的目标象素数据,而如果原始目标象素数据大于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则从原始目标象素数据中减去预定的阈值而得出补偿后的目标象素数据;以及(f)对下一个目标象素重复所述步骤(b)至(e),直到后处理完当前帧中的所有象素。从以下对结合附图所作的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与其他目的与特征将是显而易见的,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一个图象信号解码系统的方框图;以及图2示出图1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后处理滤波器装置的详细方框图。参见图1,其中示出了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后处理方法的一个新颖的图象信号解码系统100。该图象信号解码系统100包括一个图象信号解码器20及一个后处理滤波器装置40,其中该图象信号解码器20包含一个可变长度解码器(VLD)22、一个行程解码器(RLD)24、一个逆向折线扫描器26、一个逆量化器28、一个逆变换器(IT)30、一个加法器32,一个第一帧存储器34及一个运动补偿器36。在图象信号解码器20中,在逐块的基础上将编码图象数据,即一组可变长度编码的变换系数与运动矢量,提供给VLD22。VLD22的作用为解码该组可变长度编码的变换系数与运动矢量以分别将行程编码的变换系数提供给RLD24并将运动矢量提供给运动补偿器36。VLD22基本上是一张查找表即在VLD22中,提供了多个码组来定义可变长度码与它们的行程码或运动矢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后,将行程编码的变换系数作用在RLD24上,后者也是一张查找表,用于生成折线扫描的变换系数。然后将折线扫描的变换系数提供给逆向折线扫描器26。在逆向折线扫描器26上,重构折线扫描变换系数以得到量化的变换系数块。然后将各量化的变换系数块在逆量化器28上转换成一组变换系数。随后,将该组变换系数输送给IT30,诸如逆离散余弦变换器,IT30将该组变换系数变换成当前帧中的一块与前一帧中其对应的块之间的一组差数据。然后将该组差数据送至加法器32。同时,运动补偿器36根据一个运动矢量从存储在第一帧存储器34中的前一帧中抽取一组对应的象素数据,该组象素数据对应于来自VLD22的当前帧中的各块,并将该组所抽取的数据提供给加法器32。然后在加法器32上求出该组从运动补偿器36抽取的象素数据与来自IT30的该组象素差数据之和,借此提供当前帧中的一个给定的块的重构的图象数据。然后,将该块重构的图象数据即解码后的图象数据作用在第一帧存储器34上供存储,并作用在后处理滤波器装置40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后处理滤波器装置40上,进行对来自加法器32的解码后的图象数据的后处理以有效地滤波解码后的图象数据。将经过后处理的图象数据传输给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用在图象信号解码系统中,用于在逐个象素的基础上后处理来自包含在该图象信号解码系统中的一个图象信号解码器的一个当前帧的解码后的图象数据,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当前帧的解码后的图象数据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b)滤波存储在 该存储器中的目标象素数据以提供经过滤波的目标象素数据,其中该目标象素数据表示要滤波的一个象素的象素值;(c)计算原始目标象素数据与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之间的绝对差值,其中该原始目标象素数据表示包含在解码后的图象数据中的未滤波的目标象素数 据;(d)如果该绝对差值小于一个预定的阈值,则用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更新所存储的目标象素数据;(e)只要该绝对差值小于该预定的阈值便重复所述步骤(b)至(d)N次,而如果该绝对差值等于或大于该预定的阈值,则以补偿后的目标象素数据更新 所存储的目标象素值,其中该补偿后的目标象素数据在原始目标象素数据小于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时是通过将原始目标象素数据与该预定的阈值相加而得到的,而在原始目标象素数据大于该滤波后的目标象素数据时则是从该原始目标象素数据中减去该预定的阈值而得到的;以及(f)为下一个目标象素重复所述步骤(b)至(e)直到后处理完当前帧中所有的象素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相昊
申请(专利权)人: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