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50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锤钻。锤钻(101)具有电机(2)、扳机(14)、主开关(145)、模式切换拨盘(4)和锁定机构(6)。锁定机构(6)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位置来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或者接通位置。锤钻(101)构成为:无论选择锤模式还是钻模式均允许锁定机构(6)在断开位置锁定扳机(14),并且仅在选择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扳机(14)被锁定机构(6)锁定于接通位置的状态下驱动电机(2)。据此,能有助于锤钻的使用便利性的提高,其中锤钻构成为响应多个模式中的由使用者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锤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锤钻,其构成为响应于多个模式中的所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锤钻,其构成为响应于多个模式中的由使用者所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锤钻的模式包括仅进行以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的模式(也称为锤模式或冲击模式)和至少驱动顶端工具旋转的模式(也称为钻模式或旋转模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锤钻,其构成为在锤模式下允许扳机在接通位置处的锁定,另一方面,在钻模式下原则上禁止扳机在接通位置处的锁定(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5818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锤钻中,在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将扳机锁定在接通位置,能够无需使使用者保持按压扳机的状态。关于这样的锤钻的便利性,存在进一步改良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锤钻的便利性的技术,该锤钻构成为响应于多个模式中的由使用者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锤钻,该锤钻构成为响应于从多个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多个模式包括锤模式和钻模式。锤模式是仅进行沿着驱动轴线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的模式。钻模式是至少进行驱动顶端工具绕驱动轴线旋转的动作的模式。锤钻具有电机、操作部件、主开关、模式切换部件、第1锁定部件和第2锁定部件。电机被设为用于驱动顶端工具。操作部件构成为:一方面在非按压状态下被保持在断开位置,另一方面能响应于由使用者进行的来自外部的按压操作而移动至接通位置。主开关构成为:当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断开位置上时成为断开状态,当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接通位置上时成为接通状态。模式切换部件构成为:其能够为了模式选择而响应于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分别与多个模式对应的多个切换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第1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第2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接通位置锁定操作部件。而且,锤钻构成为:无论选择锤模式还是钻模式,均允许第1锁定部件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另外,锤钻构成为:仅在选择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第2锁定部件在接通位置锁定操作部件的状态下的电机的驱动。在本方式的锤钻中,当使用者将模式切换部件切换为与所希望的模式对应的切换位置时,能够响应于所选择的模式,由第1锁定部件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并且由第2锁定部件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在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并且允许在接通位置锁定操作部件的状态下驱动电机。另一方面,在钻模式下,虽然允许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但不允许在接通位置锁定操作部件的状态下驱动电机。据此,在锤模式和钻模式的任一种模式下,通过由第1锁定部件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均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违背意愿的情况下驱动顶端工具的情况。另外,仅在进行以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的锤模式下,通过由第2锁定部件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能够消除由使用者持续进行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的繁琐。另一方面,在驱动顶端工具旋转的钻模式下,能够降低在锁定的状态下继续旋转顶端工具的可能性。这样,根据本方式,能够提供便利性优异的锤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第1锁定部件和第2锁定部件由单一的锁定部件兼用,该单一的锁定部件能够响应于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和不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而且,锁定部件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与被配置在断开位置的操作部件抵接而将操作部件锁定于断开位置,并且能够与被配置在接通位置的操作部件抵接而将操作部件锁定于所述接通位置。根据本方式,无论在断开位置还是在接通位置均能够由单一的锁定部件来锁定操作部件,因此能够实现紧凑且简易结构的锁定机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锤钻还可以具有联动部件,该联动部件构成为与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动作联动而在第1方向上移动。而且,联动部件也可以具有第1部件和第2部件,该第1部件与模式切换部件连接;该第2部件以能够在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与第1部件连接。此外,在此所谓“连接”是指,包括直接的连接、以及通过另一部件而间接连接这两种含义。联动部件可以构成为:在选择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锁定部件向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而与操作部件的位置无关。另外,联动部件可以构成为:在选择钻模式且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断开位置上的情况下,允许锁定部件向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而且,在选择钻模式的情况下,联动部件可以构成为:伴随操作部件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第2部件与操作部件卡合且相对于第1部件移动,从而禁止锁定部件向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根据本方式,使用者仅仅通过进行对应于所希望的模式的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操作和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就能够移动联动部件,从而适当地允许或者禁止锁定部件的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第2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其被配置在当选择锤模式时不能与操作部件卡合的位置,且维持与第1部件的相对位置。根据本方式,在锤模式下,能够防止操作部件使第2部件移动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联动部件还可以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构成为:向使第1部件和第2部件在第1方向上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根据本方式,能够使第2部件的动作稳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第2部件可以具有凸部。凸部向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突出。锁定部件能够在第2方向上移动,且具有能够与凸部抵接的抵接部。第2部件可以构成为:凸部被配置在当选择钻模式且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断开位置时偏离抵接部的移动路径的位置上。另外,第2部件可以构成为:在选择钻模式的情况下,伴随操作部件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凸部在抵接部的移动路径上移动。换言之,第2部件可以构成为:通过操作部件而相对于第1部件在第1方向上移动,伴随于此,凸部相对于抵接部的位置发生改变。根据本方式,在钻模式下,能够由简易的结构实现伴随移动而限制锁定部件的移动的第2部件。而且,在本方式中,第2部件可以构成为:凸部被配置在当选择锤模式时偏离抵接部的移动路径的位置上而与操作部件的位置无关。在该情况下,在锤模式下,能够实现能允许锁定部件的移动的第2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操作部件可以具有第1突起。第2部件可以具有能与第1突起卡合的第2突起。操作部件可以构成为:伴随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在第1突起与第2突起卡合的状态下使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移动。根据本方式,通过简易的结构,能够伴随操作部件的移动而使第2部件可靠地移动。而且,在本方式中,锁定部件可以具有第3突起,该第3突起构成为能与操作部件的第1突起卡合,从而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或接通位置。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够将操作部件的第1突起应用于使第2部件移动的情况,而且能够将其有效合理有效利用于在断开位置处的锁定和在接通位置处的锁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锤钻还可以具有驱动机构、第1壳体和第2壳体。驱动机构可以构成为通过电机的动力来驱动顶端工具。第1壳体可以收容电机和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锤钻,该锤钻构成为响应于从多个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其中所述多个模式包括锤模式和钻模式,在所述锤模式下仅进行沿着驱动轴线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在所述钻模式下至少进行驱动所述顶端工具绕所述驱动轴线旋转的动作,/n其特征在于,/n该锤钻具有电机、操作部件、主开关、模式切换部件、第1锁定部件和第2锁定部件,其中,/n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顶端工具;/n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一方面在非按压状态下被保持在断开位置,另一方面能响应于由使用者进行的来自外部的按压操作而移动至接通位置;/n所述主开关构成为:当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断开位置上时成为断开状态,当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接通位置上时成为接通状态;/n所述模式切换部件构成为:其能够为了模式选择而响应于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分别与所述多个模式对应的多个切换位置之间进行切换;/n所述第1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所述断开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n所述第2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所述接通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n所述锤钻构成为:/n无论选择所述锤模式还是所述钻模式,均允许所述第1锁定部件在所述断开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并且,/n仅在选择所述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2锁定部件在所述接通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的状态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03 JP 2020-0160651.一种锤钻,该锤钻构成为响应于从多个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其中所述多个模式包括锤模式和钻模式,在所述锤模式下仅进行沿着驱动轴线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在所述钻模式下至少进行驱动所述顶端工具绕所述驱动轴线旋转的动作,
其特征在于,
该锤钻具有电机、操作部件、主开关、模式切换部件、第1锁定部件和第2锁定部件,其中,
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一方面在非按压状态下被保持在断开位置,另一方面能响应于由使用者进行的来自外部的按压操作而移动至接通位置;
所述主开关构成为:当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断开位置上时成为断开状态,当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接通位置上时成为接通状态;
所述模式切换部件构成为:其能够为了模式选择而响应于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分别与所述多个模式对应的多个切换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第1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所述断开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
所述第2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所述接通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
所述锤钻构成为:
无论选择所述锤模式还是所述钻模式,均允许所述第1锁定部件在所述断开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并且,
仅在选择所述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2锁定部件在所述接通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的状态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锁定部件和所述第2锁定部件由单一的锁定部件兼用,该单一的锁定部件能够响应于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和不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锁定部件构成为:能够与被配置在所述断开位置的所述操作部件抵接而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于所述断开位置,并且能够与被配置在所述接通位置的所述操作部件抵接而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于所述接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联动部件,该联动部件构成为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动作联动而在第1方向上移动,
所述联动部件具有第1部件和第2部件,其中,
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连接;
所述第2部件以能够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第1部件连接,
所述联动部件构成为:
在选择所述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所述锁定部件向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而与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无关;
在选择所述钻模式且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断开位置上的情况下,允许所述锁定部件向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
在选择所述钻模式的情况下,伴随所述操作部件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接通位置移动,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卡合且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移动,从而禁止所述锁定部件向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构成为:其被配置在当选择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泽正规竹内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