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及磨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48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活塞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及磨削工艺,包括步骤一:检查磨床,步骤二:检查砂轮,步骤三:输送工件至磨削工位,将待磨削的活塞杆通过输送机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输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步骤四,固定工件,步骤五:磨削,步骤六:调整砂轮转速至一步进速度,并开启冷却系统。该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磨削出来的活塞杆合格率高,不会发生产品出现裂纹的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促进了活塞杆磨削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及磨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削
,具体涉及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及磨削工艺。
技术介绍
磨削是一种去除材料的机械加工方法,指用磨料,磨具切除工件上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磨削加工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去除方法之一,磨削加工,在机械加工隶属于精加工(机械加工分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等加工方式),加工量少、精度高。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经热处理淬火的碳素工具钢和渗碳淬火钢零件,在磨削时与磨削方向基本垂直的表面常常出现大量的较规则排列的裂纹,即磨削裂纹,它不但影响零件的外观,更重要的还会直接影响零件质量,利用高速旋转的砂轮等磨具加工工件表面的切削加工,磨削用于加工各种工件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和平面,以及螺纹、齿轮和花键等特殊、复杂的成形表面,由于磨粒的硬度很高,磨具具有自锐性,磨削可以用于加工各种材料,包括淬硬钢、高强度合金钢、硬质合金、玻璃、陶瓷和大理石等高硬度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现有技术中对活塞杆进行磨削时存在以下缺点:磨削时候会产生火花,温度高,导致产品出现裂纹,基材越硬越容易产生裂纹;并且在磨削时定位精度不够,会使得产品裂纹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及磨削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查磨床,将各手柄、手轮、旋钮均停在停止或后退位置,闭合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启动油泵和气阀,待排除工作台空气后,关闭气阀,对砂轮架位置进行检查,使其在工作时快进后不致撞及其他部件,对砂轮罩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无崩裂;步骤二:检查砂轮,对砂轮的表面进行检查,开启砂轮空转若干分钟,确认安装正确,运转正常后关闭砂轮;步骤三:输送工件至磨削工位,将待磨削的活塞杆通过输送机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输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步骤四,固定工件,夹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自动地固定在磨削工位,平行误差不大于0.01mm,平面高度误差不大于0.001mm,并迫使所述步骤三自动关闭。步骤五.磨削,将砂轮转速调节至一初设速度,对活塞杆进行磨削;步骤六.调整砂轮转速至一步进速度,并开启冷却系统。所述初设速度的预设值小于所述步进速度的预设值。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的装置,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第一磨削机构及一第二磨削机构,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的中间,且所述夹持机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的中心连线相垂直;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延伸方向的两端,用于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以及将磨削完成后的活塞杆输送至成品区域。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为进给单元,所述第一磨削机构远离所述第二磨削机构的方向上设置有进给机构;所述第二磨削机构为固定单元。所述第一磨削机构包括第一砂轮组件,所述第一砂轮组件上设置有调速组件;第一修磨组件,所述第一修磨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砂轮组件中的砂轮进行修磨;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砂轮组件进行冷却。所述第二磨削机构包括第二砂轮组件,所述第二砂轮组件与所述第一砂轮组件配合对活塞杆进行磨削作业,第二修磨组件,所述第二修磨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砂轮组件中的砂轮进行修磨。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中空且与所述第一砂轮组件相连接的侧壁上具有一同向所述第一砂轮组件的通口;该通口处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位于所述冷却箱内部的一端套设有制冷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上端开设有V型滑道,且所述V型滑道靠近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承托板两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承托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铰接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承托板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出开始有豁口,所述豁口内设置体验楔形块,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开设有一与所述豁口相贯通的通道;压动件,所述压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道与所述楔形块抵接。(3)有益效果:A.通过提供活塞杆磨削生产磨削工艺;通过一系列的前置检查操作,可以对活塞杆磨削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在该活塞杆磨削工艺磨削出来的活塞杆合格率高,不会发生产品出现裂纹的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促进了活塞杆磨削工艺的进一步发展。B.通过设置一种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能在磨削过程中调节冷却液的温度、砂轮转速,以及能在磨削过程中对砂轮进行修磨,并且能根据活塞杆基材的硬度不同,调节修磨的静压力,从而能减少磨削时候产生火花,从而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产品出现裂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等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图6为图4中D处放大图;图7为图5中E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夹持机构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夹持机构的等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查磨床,将各手柄、手轮、旋钮均停在停止或后退位置,闭合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启动油泵和气阀,待排除工作台空气后,关闭气阀,对砂轮架位置进行检查,使其在工作时快进后不致撞及其他部件,对砂轮罩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无崩裂;步骤二:检查砂轮,对砂轮的表面进行检查,开启砂轮空转若干分钟,确认安装正确,运转正常后关闭砂轮;通过调节连接件6,分别对第一砂轮212以及第二砂轮312进行更换和/或者调整,从而使得砂轮与活塞杆基材的硬度相匹配。步骤三:输送工件至磨削工位,将待磨削的活塞杆通过输送机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输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通过输送机构对活塞杆进行输送,提高了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步骤四,固定工件,夹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自动地固定在磨削工位,平行误差不大于0.01mm,平面高度误差不大于0.001mm,并迫使所述步骤三自动关闭。步骤五.磨削,将砂轮转速调节至一初设速度,对活塞杆进行磨削;步骤六.调整砂轮转速至一步进速度,并开启冷却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通过一系列的前置检查操作,可以对活塞杆磨削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在该活塞杆磨削工艺磨削出来的活塞杆合格率高,不会发生产品出现裂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检查磨床,将各手柄、手轮、旋钮均停/n在停止或后退位置,闭合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启动油泵和气阀,待排除工作台空气后,关闭气阀,对砂轮架位置进行检查,使其在工作时快进后不致撞及其他部件,对砂轮罩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无崩裂;/n步骤二:检查砂轮,对砂轮的表面进行检查,开启砂轮空转若干分钟,确认安装正确,运转正常后关闭砂轮;/n步骤三:输送工件至磨削工位,将待磨削的活塞杆通过输送机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输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n步骤四,固定工件,夹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自动地固定在磨削工位,平行误差不大于0.01mm,平面高度误差不大于0.001mm,并迫使所述步骤三自动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磨床,将各手柄、手轮、旋钮均停
在停止或后退位置,闭合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启动油泵和气阀,待排除工作台空气后,关闭气阀,对砂轮架位置进行检查,使其在工作时快进后不致撞及其他部件,对砂轮罩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无崩裂;
步骤二:检查砂轮,对砂轮的表面进行检查,开启砂轮空转若干分钟,确认安装正确,运转正常后关闭砂轮;
步骤三:输送工件至磨削工位,将待磨削的活塞杆通过输送机构放置在工作台上,输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
步骤四,固定工件,夹持机构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自动地固定在磨削工位,平行误差不大于0.01mm,平面高度误差不大于0.001mm,并迫使所述步骤三自动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五.磨削,将砂轮转速调节至一初设速度,对活塞杆进行磨削;
步骤六.调整砂轮转速至一步进速度,并开启冷却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设速度的预设值小于所述步进速度的预设值。


4.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第一磨削机构及一第二磨削机构,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的中间,且所述夹持机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的中心连线相垂直;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延伸方向的两端,用于将待磨削的活塞杆输送至磨削工位以及将磨削完成后的活塞杆输送至成品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合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