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边框、成型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951450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圆柱状的钛合金棒材。对所述钛合金棒材进行辊轧,使圆柱状的钛合金棒材成型为扁状钛合金,辊轧时,钛合金棒材的前进方向为其长度方向。将所述扁状钛合金进行分割,形成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分别对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进行折弯,以及第一次机加工,得到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进行组装,对组装后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进行第二次机加工,形成成型的钛合金边框。还提供一种钛合金边框及电子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钛合金边框成型方法能够在控制低成本的情况下,解决折弯时材料拉缩的问题,减少产品废品损失,提高钛合金边框的质量,保证产品品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钛合金边框、成型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钛合金边框、成型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手机外观呈现多样化,同时手机边框在材质方面,不再仅仅局限于铝合金、不锈钢等。由于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及耐腐蚀等多种优点,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将其应用到手机边框中。但由于钛合金的塑性较差,现有技术采用条形钛合金棒材进行折弯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其流动性差,在折弯过程中有延展性,材料没有扩散,导致在折弯处存在材料拉缩现象,从而造成产品尺寸超差,甚至造成产品报废。因为钛合金材料价格较高,如果通过加大原材料下料尺寸的方法来改善折弯时材料拉缩的问题,必然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钛合金边框、成型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成型方法能够在控制低成本的情况下,解决折弯时材料拉缩的问题,减少产品废品损失,提高钛合金边框的质量,保证产品品质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材料提供:提供圆柱状的钛合金棒材;辊轧开坯:对所述钛合金棒材进行辊轧,使所述圆柱状的钛合金棒材成型为扁状钛合金,所述扁状钛合金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平面并向外凸出的两个圆弧面,其中,辊轧时,所述钛合金棒材的前进方向为其长度方向;分割下料:将所述扁状钛合金进行分割,形成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用来制造所述钛合金边框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二材料用来制造所述钛合金边框的第二边框;加工成型:分别对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进行折弯,以及第一次机加工,得到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将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进行组装,得到钛合金边框,其中,所述钛合金边框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对应所述扁状钛合金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对所述钛合金边框进行第二次机加工,形成成型的钛合金边框。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辊轧开坯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钛合金棒材置于加热装置中,加热至700-900℃,将加热后的钛合金棒材置于辊轧机中进行辊轧。所述加工成型步骤中分别对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进行折弯,具体包括:对所述第一材料进行折弯,折弯后的第一材料包括第二段、以及分别从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弯折形成,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分别与所述第二段垂直设置;对所述第二材料进行折弯,折弯后的第二材料包括第五段、以及分别从所述第五段的两端弯折形成,且相对设置的第四段和第六段,所述第四段和第六段分别与第五段垂直设置。所述加工成型步骤中,对所述第一材料进行折弯分别包括以下步骤:预折弯:将第一材料加热至700-900℃,通过模具,将第一材料的第一段和第三段分别朝同一侧进行预折弯,预折弯角度为30°-60°;折弯90°:将预折弯后的第一材料加热至700-900℃,通过模具,将第一材料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继续朝同一侧进行折弯,使所述第一段、第三段分别与第二段垂直;对所述第二材料进行折弯分别包括以下步骤:预折弯:将第二材料加热至700-900℃,通过模具,将第二材料的第四段和第六段分别朝同一侧进行预折弯,预折弯角度为30°-60°;折弯90°:将预折弯后的第二材料加热至700-900℃,通过模具,将第二材料的第四段和第六段继续朝同一侧进行折弯,使所述第四段、第六段分别与第五段垂直。所述加工成型步骤中,所述第一次机加工,具体包括:分别对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端部进行第一次机加工;分别对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六段远离所述第五段的端部进行第一次机加工;从而使所述第一材料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材料的两端分别形成互相匹配的卡接结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四段以及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六段分别通过所述卡接结构互相连接。所述卡接结构为互相匹配的燕尾槽和燕尾扣。所述加工成型步骤中,所述第二次机加工包括研磨和CNC加工。所述研磨为双面研磨,分别对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所述圆弧面进行研磨,使圆弧面成为平面;所述CNC加工包括内侧面加工和外侧面加工,首先对所述钛合金边框的内侧面进行加工,再对所述钛合金边框的外侧面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钛合金边框,由上述的成型方法制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钛合金边框。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采用圆柱状的钛合金棒材作为原材料,并对所述钛合金棒材进行辊轧,使钛合金棒材成型为具有两个圆弧凸面的扁状棒材,由于钛合金棒材的两个圆弧面向外凸出,即使在后序折弯工序中存在一定的拉缩现象,仍能保证拉缩处的尺寸满足产品的尺寸要求。且经过辊轧开坯后的钛合金棒材,由于经过了压力变形工序,使钛合金棒材的塑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后序工序的变形,利于材料分散,不易产生拉缩现象。在加工成型步骤中,先对经折弯并经第一次机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进行组装,再对组装后的钛合金边框进行整体加工,可使加工品质更加稳定,避免产生形变。如单独加工第一边框或第二边框,由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为类“U”型,其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六段为开口端,在对其进行加工时,极易产生变形、高度尺寸不准等不良因素。采用本专利技术成型方法制备的钛合金边框质量更加稳定,产品良品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钛合金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中扁状钛合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中第一材料折弯45°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中第一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中第二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中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中第一边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中第一边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现有技术中弯折时产生缺陷的主视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第一边框;2-第二边框;3-圆弧面;4-平面;5-内侧面;6-外侧面;7-缺陷;11-第一段;12-第二段;13-第三段;14-燕尾扣;21-第四段;22-第五段;23-第六段;24-燕尾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原材料提供:提供圆柱状的钛合金棒材;/n辊轧开坯:对所述钛合金棒材进行辊轧,使所述圆柱状的钛合金棒材成型为扁状钛合金,所述扁状钛合金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平面并向外凸出的两个圆弧面,其中,辊轧时,所述钛合金棒材的前进方向为其长度方向;/n分割下料:将所述扁状钛合金进行分割,形成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用来制造所述钛合金边框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二材料用来制造所述钛合金边框的第二边框;/n加工成型:/n分别对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进行折弯,以及第一次机加工,得到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n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进行组装,得到钛合金边框,其中,所述钛合金边框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对应所述扁状钛合金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n对所述钛合金边框进行第二次机加工,形成成型的钛合金边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原材料提供:提供圆柱状的钛合金棒材;
辊轧开坯:对所述钛合金棒材进行辊轧,使所述圆柱状的钛合金棒材成型为扁状钛合金,所述扁状钛合金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平面并向外凸出的两个圆弧面,其中,辊轧时,所述钛合金棒材的前进方向为其长度方向;
分割下料:将所述扁状钛合金进行分割,形成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用来制造所述钛合金边框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二材料用来制造所述钛合金边框的第二边框;
加工成型:
分别对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进行折弯,以及第一次机加工,得到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
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进行组装,得到钛合金边框,其中,所述钛合金边框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对应所述扁状钛合金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
对所述钛合金边框进行第二次机加工,形成成型的钛合金边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轧开坯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钛合金棒材置于加热装置中,加热至700-900℃,将加热后的钛合金棒材置于辊轧机中进行辊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成型步骤中分别对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进行折弯,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材料进行折弯,折弯后的第一材料包括第二段,以及分别从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弯折形成、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分别与所述第二段垂直设置;
对所述第二材料进行折弯,折弯后的第二材料包括第五段,以及分别从所述第五段的两端弯折形成、且相对设置的第四段和第六段,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六段分别与第五段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合金边框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成型步骤中,
对所述第一材料进行折弯分别包括以下步骤:
预折弯:将第一材料加热至700-900℃,通过模具,将第一材料的第一段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晓洪敖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