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及汽车前舱管状结构件的压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38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及汽车前舱管状结构件的压铆装置,包括:铆接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第一压铆头和第二压铆头;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压铆头远离所述第二压铆头的一侧;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压铆头远离所述第一压铆头的一侧。本申请中,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为同时铆接,提高了压铆的效率,避免了一端铆接时因另一端无法固定而导致铆接效果不佳的现象,提高铆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及汽车前舱管状结构件的压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压铆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及汽车前舱管状结构件的压铆装置。
技术介绍
铆接分为拉铆、压铆、旋铆、自冲铆接、无铆钉铆接等。其中,压铆是指在压力的作用下使金属件产生形变而联接在一起,与传统焊接工艺相比,具有质量更加可控而且避免焊伤等优点。而针对于需要双面铆接的金属件,现有工艺常为单面依次铆接;这样的铆接工艺具有如下缺陷:第一,在进行第一面铆接时,另一面无法固定而影响铆接效果,在进行第二面铆接时,已铆接好的第一面受到压力而破坏铆接结构;第二,两面依次单独进行铆接的效率低,效果差且需要多次操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及汽车前舱管状结构件的压铆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包括:铆接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且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相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相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均小于所述套筒的内径;压铆机构,包括第一压铆头和第二压铆头,所述第一压铆头处于所述第一端板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铆头处于所述第二端板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压铆头和第二压铆头的外径均小于所述套筒的内径,且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压铆头远离所述第二压铆头的一侧,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铆头沿其朝向或背离第一通孔方向运动;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压铆头远离所述第一压铆头的一侧,动力机构带动第一压铆头运动以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第一压铆头和所述第二压铆头均设有多个凸起;当所述第一压铆头/所述第二压铆头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运动时,所述凸起与所述缺口抵接。优选地,所述缺口的深度由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朝向所述套筒方向逐渐减小形成第一引导斜面;所述凸起的厚度由所述第一压铆头/第二压铆头朝向所述套筒方向逐渐减小形成第二引导斜面;当所述第一压铆头/所述第二压铆头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运动时,所述第一引导斜面与所述第二引导斜面贴合。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分别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四个缺口,所述第一压铆头与所述第二压铆头分别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四个凸起,且四个所述缺口与四个所述凸起一一对应。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缺口之间具有形变部,所述第一压铆头/所述第二压铆头朝向所述套筒方向运动可带动所述形变部朝向套筒方向弯折。优选地,所述第一压铆头与所述第二压铆头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均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外径由所述第一压铆头/所述第二压铆头朝向所述套筒方向逐渐减小形成导向斜面,且所述导向部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的内径。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朝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导柱,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套,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可滑动连接;弹簧,其套设在所述导柱上,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套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压铆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压铆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二压铆头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滑动。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其与所述第一压铆头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铆头朝向/背离所述套筒方向运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前舱管状结构件的压铆装置,包括一种双边铆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为同时铆接,提高了压铆的效率,避免了一端铆接时因另一端无法固定而导致铆接效果不佳的现象,提高铆接强度。(2)只设置一个动力机构在第一端板一侧,而第二端板一侧设置弹性机构,在完成铆接后弹性机构使第二压铆头退出第二通孔,实现了只设置一个动力组件也能使两端的压铆头自动脱离,相较于两侧均设置一个动力机构的设定,节约了动力(成本)。(3)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均开设缺口,使得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附近部位在铆接产生形变时不会相互挤压而导致降低效果。(4)在第一压铆头和第二压铆头处均设有凸起,且该凸起与缺口抵接,凸起将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附近位置分割为多个形变部位,在形变时,由于凸起的隔绝,各个形变部位之间不会相互干扰;凸起与缺口的结合还可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得第一铆接头和第二铆接头的运动方向更准确,以增强压铆效果。(5)缺口均匀设置使得每个形变部位的大小一致,进而实现形变量的一致,最终达到每个部位的铆接强度相同的效果。(6)导向斜面的设置也可起到修正第一压铆头/第二压铆头的运动方向误差,使其朝向套筒的轴线方向运动,进而实现每个形变部的受力一致,提高压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双边铆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弹性机构和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压铆头和第二压铆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铆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缺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铆接件;110、第一端板;111、第一通孔;120、第二端板;121、第二通孔;130、缺口;131、形变部;132、第一引导斜面;200、套筒;301、凸起;302、第二引导斜面;310、第一压铆头;320、第二压铆头;321、导向斜面;400、动力机构;500、弹性机构;510、第一固定板;520、第二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包括:铆接件1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110和第二端板120,所述第一端板1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二端板12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1,且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1相对设置;套筒20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110和第二端板120之间,且所述套筒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110相接,所述套筒2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120相接;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半径均小于所述套筒200的内径;压铆机构,包括第一压铆头310和第二压铆头320,所述第一压铆头310处于所述第一端板110远离所述第二端板120的一侧,所述第二压铆头320处于所述第二端板120远离所述第一端板110的一侧;所述第一压铆头310和第二压铆头320的外径均小于所述套筒200的内径,且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的内径;动力机构400,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铆接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n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且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相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相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均小于所述套筒的内径;/n压铆机构,包括第一压铆头和第二压铆头,所述第一压铆头处于所述第一端板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铆头处于所述第二端板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压铆头和第二压铆头的外径均小于所述套筒的内径,且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n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压铆头远离所述第二压铆头的一侧,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铆头沿其朝向或背离第一通孔方向运动;/n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压铆头远离所述第一压铆头的一侧,动力机构带动第一压铆头运动以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铆接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
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且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相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相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均小于所述套筒的内径;
压铆机构,包括第一压铆头和第二压铆头,所述第一压铆头处于所述第一端板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铆头处于所述第二端板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压铆头和第二压铆头的外径均小于所述套筒的内径,且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
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压铆头远离所述第二压铆头的一侧,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铆头沿其朝向或背离第一通孔方向运动;
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压铆头远离所述第一压铆头的一侧,动力机构带动第一压铆头运动以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第一压铆头和所述第二压铆头均设有多个凸起;当所述第一压铆头/所述第二压铆头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运动时,所述凸起与所述缺口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深度由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朝向所述套筒方向逐渐减小形成第一引导斜面;所述凸起的厚度由所述第一压铆头/第二压铆头朝向所述套筒方向逐渐减小形成第二引导斜面;当所述第一压铆头/所述第二压铆头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运动时,所述第一引导斜面与所述第二引导斜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边铆接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年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