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渣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水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水池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炉渣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水池系统,属于炉渣回收水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炉渣的处理工艺中,炉渣在筛分、粉碎后,经过水洗、磁选,提取金属及可用沙,在处理过程中,设循环水池对炉渣进行水洗,然后通过沙水分离器分离出成品可用沙,在水洗过程中,由于搅拌及落差的关系会造成循环水池内产生大量泡沫,泡沫会影响水质的质量,同时泡沫的堆积会导致工作环境恶劣,而人工消泡不好控制消泡剂的加入量,效果不好,同时循环水池占地面积大,沉淀清理困难,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怎样研究出一种炉渣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水池系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炉渣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水池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炉渣回收再用的循环水池系统,包括上下均开口的第一沉淀池及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一端的顶部开口的第二沉淀池,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渣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水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均开口的第一沉淀池(1)及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1)一端的顶部开口的第二沉淀池(2),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连接有回收池(3),所述回收池(3)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道(4),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6),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挡板(6)的托板(5),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支撑装置(13),所述支撑装置(13)上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内部开设有输气通道,所述输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炉渣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水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均开口的第一沉淀池(1)及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1)一端的顶部开口的第二沉淀池(2),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连接有回收池(3),所述回收池(3)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道(4),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6),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挡板(6)的托板(5),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支撑装置(13),所述支撑装置(13)上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内部开设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内设有电热丝(15),所述支撑杆(14)的底部设有多个喷头(16),所述支撑杆(14)的顶部安装有气泵(17),所述气泵(17)的输出端通过输气管(18)连接有所述输气通道,所述第一沉淀池(1)靠近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侧壁上设有送水装置(7),所述送水装置(7)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沉淀池(1)侧壁上的输水槽(8)及其开设在所述输水槽(8)上且与所述第一沉淀池(1)内部连通的多个过水槽(23),所述输水槽(8)的内部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连接有控水装置(10),所述输水槽(8)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沉淀池(2)内部的送水槽(11),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在所述送水槽(11)下方的过滤装置(12),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顶部设有输水装置(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渣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水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的一端顶部安装有两个支杆(33),两个所述支杆(33)之间设有便于拉动所述挡板(6)的拉杆(3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渣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水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刮掉所述挡板(6)上沉淀物的刮板(35)。
技术研发人员:杜政宽,卢修存,杜政洪,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永创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