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16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属于饮料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包括鼠李糖乳杆菌NX‑2、植物乳杆菌NX‑1、干酪乳杆菌LS01、动物双歧杆菌NX‑6、嗜酸乳杆菌LA‑03、茶包、绵白糖、圆苞车前子壳、低聚果糖。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茶饮料可显著促进斑马鱼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生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估计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19%,而且便秘的患病率可能随人口的老龄化而增加。便秘会降低生活质量,并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费用。便秘的原因是多因素的,生理变化、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影响被认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治疗便秘的药物主要包括刺激性泻药、聚乙二醇、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鲁比前列酮和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短期症状,但从长远来看,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持续改善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方法。目前市场上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保健品很多,它们通常价格昂贵,而改善胃肠道功能的饮料较少。基于此,针对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和健康的追求,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饮料,这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饮用,长期改善胃肠道功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生活方式和饮食被认为是影响便秘的重要因素。添加纤维是缓解便秘最重要的饮食手段之一。茶叶中的茶多酚是肠道菌群的重要底物,被肠道菌群代谢为多种衍生物,并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来促进肠道健康。另外,消费者对既能促进健康又能缓解某些疾病症状的功能食品的兴趣越来越大。益生菌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品,可以作为食品或膳食补充剂的形式,吸引消费者的偏好。益生菌在消化病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改善胃肠道症状和改善便秘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提供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茶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鼠李糖乳杆菌NX-21-3份、植物乳杆菌NX-11-4份、干酪乳杆菌LS011-3份、动物双歧杆菌NX-61-3份、嗜酸乳杆菌LA-031-4份、茶包120-160份、绵白糖450-520份、圆苞车前子壳120-180份和低聚果糖120-180份。进一步,所述鼠李糖乳杆菌NX-2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0(参见专利202010699218.6);所述植物乳杆菌NX-1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09(参见专利202010699291.3);所述干酪乳杆菌LS01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2006;所述动物双歧杆菌NX-6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4(参见专利202010699202.5);所述嗜酸乳杆菌LA-03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2239。干酪乳杆菌LS01,保藏编号为CGMCCNo.22006,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1年03月15日,分类命名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嗜酸乳杆菌LA-03,保藏编号为CGMCCNo.22239,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1年04月25日,分类命名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进一步,所述鼠李糖乳杆菌NX-2为1×1011CFU/g;所述植物乳杆菌NX-1为1×1011CFU/g;所述干酪乳杆菌LS01为1×1011CFU/g;所述嗜酸乳杆菌LA-03为1×1011CFU/g;所述动物双歧杆菌NX-6为1×1010CFU/g。进一步,所述茶包为绿研茉莉茶包或蜜桃乌龙茶包。优选地,所述茶包为绿研茉莉茶包。进一步,所述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绵白糖置于粉碎机中粉碎后,过50-70目筛,备用;(2)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除茶包以外的原料投入三维混料机中混合均匀;设置转速10-30r/min,时间30-50min;(3)将步骤(2)混合均匀的原料加入饮料袋中,再放入茶包,封口。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的饮用方法:往饮料袋里面加入35~40℃温水,摇晃2min后即可饮用。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茶饮料可显著提高斑马鱼肠道的蠕动排空率,具备应用于体内缓解便秘的潜能。本专利技术原料采用益生元纤维低聚果糖,低聚果糖可以通过刺激有益的双歧杆菌生长来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肠道有害菌群繁殖,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和腹泻,解决肠胃不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原料采用圆苞车前子壳,圆苞车前子壳富含80%的水溶性天然膳食纤维,这种纤维遇水后体积膨胀成数十倍的凝胶团,使饮料具有类似燕窝的口感。另外,圆苞车前子壳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本专利技术原料采用鼠李糖乳杆菌NX-2、植物乳杆菌NX-1、干酪乳杆菌LS01、动物双歧杆菌NX-6、嗜酸乳杆菌LA-03,有利于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抑制肠道内不良微生物增殖,促进肠道蠕动。茶叶中的茶多酚是肠道菌群的重要底物,被肠道菌群代谢为多种衍生物,并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来促进肠道健康。茶叶中的茶多酚可能在有益的肠道细菌(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属)的生长或存活中起重要作用,从而发挥益生元作用并抑制病原菌物种的生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4的茶饮料对斑马鱼肠道荧光强度影响的直观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4的茶饮料对斑马鱼肠道荧光强度影响的统计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4的茶饮料对斑马鱼肠道蠕动率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鼠李糖乳杆菌NX-2、植物乳杆菌NX-1、干酪乳杆菌LS01、动物双歧杆菌NX-6、嗜酸乳杆菌LA-03来自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鼠李糖乳杆菌NX-2、植物乳杆菌NX-1、干酪乳杆菌LS01、嗜酸乳杆菌LA-03均为1×1011CFU/g;动物双歧杆菌NX-6为1×1010CFU/g;绿研茉莉茶包、蜜桃乌龙茶包来自贵州铜仁净茶茶业有限公司;绵白糖来自广西金绣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圆苞车前子壳来自广州莆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鼠李糖乳杆菌NX-21-3份、植物乳杆菌NX-11-4份、干酪乳杆菌LS011-3份、动物双歧杆菌NX-61-3份、嗜酸乳杆菌LA-031-4份、茶包120-160份、绵白糖450-520份、圆苞车前子壳120-180份和低聚果糖120-1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茶饮料在促进肠道蠕动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NX-2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0;所述植物乳杆菌NX-1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09;所述干酪乳杆菌LS01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2006;所述动物双歧杆菌NX-6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4;所述嗜酸乳杆菌LA-03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223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召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朗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一元兰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