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09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模块,包括第一基体和大功率器件,所述大功率器件的引脚穿过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一基体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二基体,第二基体与所述第一基体叠层放置且两者具有间隙,所述引脚的末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基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第二基体,并将第二基体与所述第一基体叠层放置,使该电源模块不受模块结构高度限制,不额外占用PCB铜箔面积,能最大限度地提升PCB铜箔有效导流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模块
本技术属于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在大功率电源模块中,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PCB铜箔的导流面积也需要相应增加,否则会影响基体的散热。相同体积的电源模块,理论上100K电源模块的功率密度是50K电源模块的两倍,因此在相同的空间内也需要两倍的PCB铜箔导流面积进行通流,否则会影响基体的散热,造成单板局部过热,影响产品的性能。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大功率电源模块的散热问题,一种做法是通过增加一倍基体的层数来增加一倍铜箔的导流面积,比如6层基体变为12层基体。但因为大功率电源模块的基体叠层设计时,需要考虑内层的安规距离,所以基体的厚度也需要大幅度增加。因基体的加工能力局限,板厚大幅度增加会导致插件器件引脚过孔透锡高度不足,焊锡不能100%填充器件引脚与基体孔之间的间隙,影响器件与PCB铜箔之间的电流传输,造成大功率电流的导流能力不足。因此增加基体的层数与厚度的方案不可行。另一种做法是通过增加基体的数量来增加铜箔的导流面积,比如一块6层基体变为相同面积的两块6层基体。这样即使不增加基体的厚度,PCB铜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模块,包括第一基体(100)和大功率器件(300),所述大功率器件(300)的引脚(330)穿过所述第一基体(100),与所述第一基体(100)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基体(200),第二基体(200)与所述第一基体(100)叠层放置且两者具有间隙,所述引脚(330)的末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基体(20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模块,包括第一基体(100)和大功率器件(300),所述大功率器件(300)的引脚(330)穿过所述第一基体(100),与所述第一基体(100)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基体(200),第二基体(200)与所述第一基体(100)叠层放置且两者具有间隙,所述引脚(330)的末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基体(2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00)上开设有第一引脚孔位(110),所述第二基体(200)上开设有第二引脚孔位(210),所述第一引脚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柯细霞
申请(专利权)人: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