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放电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3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放电棒,包括底筒、上筒、第一触杆与第二触杆,所述底筒的筒体固定安装有第一高阻电阻与第二高阻电阻,所述底筒的筒内上部嵌装有第一绝缘芯筒,所述底筒的上端筒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底筒的上端外缘一体成型有托盘壳,所述上筒的筒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绝缘芯筒,所述上筒的右侧外壁一体成型有轮盘壳;通过接地电缆,避免了多节结构的组合安装繁琐性,同时通过驱动齿轮传动从动齿轮,使得螺纹筒转动带动第一触杆、第二触杆、陶瓷夹芯与陶瓷绝缘外壳组合的构件进行移动,继而调节第一高阻电阻与第二高阻电阻的有效接入阻值,实现有效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放电棒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具
,具体领域为一种高压放电棒。
技术介绍
并联电力电容器是无功补偿使用较多的一种设备,电力系统的负载大部分是感性的,如果将电容器与负载并联,则电容器电流将抵消一部分电感电流,从而使电感电流减少,功率因数提高,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供电投资,也势必减少线路网损。所以并联电容器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正常情况下电容器脱离电源后,靠放电线圈放电。但是当熔断器动作时,大量电荷储存在电容器中。两极电压为额定电压11KV,给试验和检修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危险,而现有工具多是通过多节结构进行组装,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压放电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放电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放电棒,包括底筒、上筒、第一触杆与第二触杆,所述底筒的筒体固定安装有第一高阻电阻与第二高阻电阻,所述底筒的筒内上部嵌装有第一绝缘芯筒,所述底筒的上端筒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底筒的上端外缘一体成型有托盘壳,所述上筒的筒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绝缘芯筒,所述上筒的右侧外壁一体成型有轮盘壳,所述轮盘壳内设有驱动锥齿轮,所述轮盘壳外设有操控轮,所述操控轮与驱动锥齿轮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筒的外壁下缘一体成型有护盘壳,所述第一触杆与第二触杆对称设置,且第一触杆与第二触杆间夹装有陶瓷夹芯,所述第一触杆与第二触杆外周包裹有陶瓷绝缘外壳,所述第一触杆、第二触杆与陶瓷夹芯的组合间贯穿第一绝缘芯筒与第二绝缘芯筒,所述陶瓷绝缘外壳与螺纹筒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触杆的底端滑动接触第一高阻电阻,所述第二触杆底端滑动接触第二高阻电阻。优选的,所述底筒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接地电缆,所述第一高阻电阻与第二高阻电阻均通过导线电连接接地电缆,且两根导线独立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高阻电阻与第二高阻电阻相互对称,且两者相互独立。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杆与第二触杆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二触杆为类C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护盘壳、轮盘壳与托盘卡壳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高阻电阻与第二高阻电阻的阻值范围为4MΩ至30M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地电缆,避免了多节结构的组合安装繁琐性,同时通过驱动齿轮传动从动齿轮,使得螺纹筒转动带动第一触杆、第二触杆、陶瓷夹芯与陶瓷绝缘外壳组合的构件进行移动,继而调节第一高阻电阻与第二高阻电阻的有效接入阻值,实现有效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筒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筒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筒,2、上筒,3、第一触杆,4、第二触杆,5、第一绝缘芯筒,6、第二绝缘芯筒,7、轴承,8、螺纹筒,9、从动锥齿轮,10、托盘壳,11、轮盘壳,12、护盘壳,13、驱动锥齿轮,14、操控轮,15、陶瓷绝缘外壳,16、陶瓷夹芯,17、第一高阻电阻,18、第二高阻电阻,19、导线,20、接地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放电棒,包括底筒1、上筒2、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所述底筒1的筒体固定安装有第一高阻电阻17与第二高阻电阻18,所述底筒1的筒内上部嵌装有第一绝缘芯筒5,所述底筒1的上端筒内通过轴承7转动安装有螺纹筒8,所述螺纹筒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9,所述底筒1的上端外缘一体成型有托盘壳10,所述上筒2的筒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绝缘芯筒6,所述上筒2的右侧外壁一体成型有轮盘壳11,所述轮盘壳11内设有驱动锥齿轮13,所述轮盘壳11外设有操控轮14,所述操控轮14与驱动锥齿轮13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筒2的外壁下缘一体成型有护盘壳12,所述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对称设置,且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间夹装有陶瓷夹芯16,所述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外周包裹有陶瓷绝缘外壳15,所述第一触杆3、第二触杆4与陶瓷夹芯16的组合间贯穿第一绝缘芯筒5与第二绝缘芯筒6,所述陶瓷绝缘外壳15与螺纹筒8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触杆3的底端滑动接触第一高阻电阻17,所述第二触杆4底端滑动接触第二高阻电阻18。底筒1、第一绝缘芯筒5、上筒2及第二绝缘芯筒6构成外部绝缘装置,实现有的屏蔽保护,第一触杆3、第二触杆4、第一高阻电阻17与第二高阻电阻18相互配合,构成可调电阻的连接电路,通过驱动锥齿轮13与从动锥齿轮9的配合,使得螺纹筒8能够在操控轮14的作用下进行转动,继而对第一触杆3、第二触杆4、陶瓷夹芯16与陶瓷绝缘外壳15组合的构件进行位置调节,继而实现电阻的调节。具体而言,所述底筒1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接地电缆20,所述第一高阻电阻17与第二高阻电阻18均通过导线19电连接接地电缆20,且两根导线19独立连接。通过独立连接方式,避免发生短路问题,继而使得放电电容烧损。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高阻电阻17与第二高阻电阻18相互对称,且两者相互独立。保证有效的独立工作性。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二触杆4为类C字型结构。方便配合结构进行使用。具体而言,所述护盘壳12、轮盘壳11与托盘卡壳相互配合。对内部的驱动齿轮及从动齿轮进行保护。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高阻电阻17与第二高阻电阻18的阻值范围为4MΩ至30MΩ。能够适用于11Kv至30Kv的所有输电电路。工作原理:使用时,依据需要的放电的电路电压,通过操控轮14对第一触杆3、第二触杆4、陶瓷夹芯16与陶瓷绝缘外壳15组合的构件进行位置调节,继而调节第一高阻电压与第二高阻电阻18的有效接入阻值,而后将接地电缆20的接触插头插入底面,而后将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放置在待放电电容的两级,并接触两级,实现放电。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放电棒,包括底筒(1)、上筒(2)、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1)的筒体固定安装有第一高阻电阻(17)与第二高阻电阻(18),所述底筒(1)的筒内上部嵌装有第一绝缘芯筒(5),所述底筒(1)的上端筒内通过轴承(7)转动安装有螺纹筒(8),所述螺纹筒(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9),所述底筒(1)的上端外缘一体成型有托盘壳(10),所述上筒(2)的筒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绝缘芯筒(6),所述上筒(2)的右侧外壁一体成型有轮盘壳(11),所述轮盘壳(11)内设有驱动锥齿轮(13),所述轮盘壳(11)外设有操控轮(14),所述操控轮(14)与驱动锥齿轮(13)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筒(2)的外壁下缘一体成型有护盘壳(12),所述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对称设置,且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间夹装有陶瓷夹芯(16),所述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外周包裹有陶瓷绝缘外壳(15),所述第一触杆(3)、第二触杆(4)与陶瓷夹芯(16)的组合间贯穿第一绝缘芯筒(5)与第二绝缘芯筒(6),所述陶瓷绝缘外壳(15)与螺纹筒(8)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触杆(3)的底端滑动接触第一高阻电阻(17),所述第二触杆(4)底端滑动接触第二高阻电阻(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放电棒,包括底筒(1)、上筒(2)、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1)的筒体固定安装有第一高阻电阻(17)与第二高阻电阻(18),所述底筒(1)的筒内上部嵌装有第一绝缘芯筒(5),所述底筒(1)的上端筒内通过轴承(7)转动安装有螺纹筒(8),所述螺纹筒(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9),所述底筒(1)的上端外缘一体成型有托盘壳(10),所述上筒(2)的筒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绝缘芯筒(6),所述上筒(2)的右侧外壁一体成型有轮盘壳(11),所述轮盘壳(11)内设有驱动锥齿轮(13),所述轮盘壳(11)外设有操控轮(14),所述操控轮(14)与驱动锥齿轮(13)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筒(2)的外壁下缘一体成型有护盘壳(12),所述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对称设置,且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间夹装有陶瓷夹芯(16),所述第一触杆(3)与第二触杆(4)外周包裹有陶瓷绝缘外壳(15),所述第一触杆(3)、第二触杆(4)与陶瓷夹芯(16)的组合间贯穿第一绝缘芯筒(5)与第二绝缘芯筒(6),所述陶瓷绝缘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俊谌畅明何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汇捷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