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体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88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积体电容器,包括外壳、密封体、盖板、芯包、导针脚、定位凸台;所述的盖板设置有内腔;所述的芯包套接在盖板的内腔中形成一体;所的盖板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导针脚穿过通孔并且超出部分显露在盖板上端面;所述的定位凸台设置固定在盖板的上端面;所述的盖板内腔套接芯包后装入外壳中进行盖板封装;所述的盖板上端面与外壳开口处注塑形成密封体;所述的密封体与外壳封装固定形成一体。通过对盖板与芯包套接一体进行一次封装,对盖板与外壳注塑密封体进行二次封装,得到超薄轻量化一体式安全系数高的积体电容器,解决传统的电容器存在高度过高,质量过大,占用空间大,防暴防短路及抗震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积体电容器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积体电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控科技的进步,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环境越来越严苛,对于铝电解安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铝电解电容器在车载及超薄轻量化的电子设备中使用,对电容器的体积及针对抗震性能及品质有很高的要求。超薄型的电容器适用于质量轻、厚度薄、体积小的精密电子产品中,在结构紧凑、体积小、精度高的各类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在现有的电容器由于体积较大,电容器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产品的体积,目前尚未有超薄轻量化一体式安全系数高的积体电容器。传统的电容器存在高度过高、质量过大、占用空间大、防暴防短路及抗震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积体电容器,通过对盖板与芯包套接一体进行一次封装,对盖板与外壳注塑密封体进行二次封装,得到超薄轻量化一体式安全系数高的积体电容器,具备轻薄、防暴、防短路及抗震性能,解决传统的电容器存在高度过高,质量过大,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积体电容器,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积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密封体(2)、盖板(3)、芯包(4)、导针脚(9)、定位凸台(8);所述的盖板(3)设置有内腔(10);所述的芯包(4)套接在盖板(3)的内腔(10)中形成一体;所述的导针脚(9)与芯包(4)连接;所的盖板(3)设置有通孔(7);所述的导针脚(9)穿过通孔(7)并且超出部分显露在盖板(3)上端面;所述的定位凸台(8)设置固定在盖板(3)的上端面;所述的盖板(3)内腔(10)套接芯包(4)后装入外壳(1)中进行盖板(3)封装;所述的盖板(3)上端面与外壳(1)开口处注塑形成密封体(2);所述的密封体(2)与外壳(1)封装固定形成一体;所述的导针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密封体(2)、盖板(3)、芯包(4)、导针脚(9)、定位凸台(8);所述的盖板(3)设置有内腔(10);所述的芯包(4)套接在盖板(3)的内腔(10)中形成一体;所述的导针脚(9)与芯包(4)连接;所的盖板(3)设置有通孔(7);所述的导针脚(9)穿过通孔(7)并且超出部分显露在盖板(3)上端面;所述的定位凸台(8)设置固定在盖板(3)的上端面;所述的盖板(3)内腔(10)套接芯包(4)后装入外壳(1)中进行盖板(3)封装;所述的盖板(3)上端面与外壳(1)开口处注塑形成密封体(2);所述的密封体(2)与外壳(1)封装固定形成一体;所述的导针脚(9)、定位凸台(8)穿过密封体(2)超出部分显露在密封体(2)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体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3)的上端面与外壳(1)开口末端边缘之间预留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瑞林薏竹
申请(专利权)人:丰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