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环式磁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87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闭环式磁芯结构,其包括一个磁芯本体,所述磁芯本体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侧壁连接,两块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环;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还设有中柱,所述中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中柱将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磁腔;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中柱以及所述侧壁之间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闭环式磁芯结构在不改变磁路结构的前提下,将现有技术中磁芯中间的间隙移到线圈的两端,工艺省略了磨低中柱的工序,减少了人力和设备成本,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也避免了漏磁现象,提高了电磁转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环式磁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闭环式磁芯结构。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心常见的对开式磁芯结构,由对称的两个E字形本体1’构成,中间设置线圈。目前,用于电感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间隙加工。间隙形成的方式一般为使用砂轮对磁芯的E字形本体中间的中柱2’进行打磨以缩短其出模时候的尺寸,而磁芯本体的两边的边脚的尺寸不变,从而在中间形成用于调节变压器的电感的间隙。现有技术中的磁芯通常包括两个磁芯单元,这两个磁芯单元对合就形成了一付开好间隙的磁芯。另外,也有开单隙的磁芯,就是其中一个磁芯单元的中柱不磨低,另一个磁芯单元的中柱磨低。另外也有开双隙的磁芯,就是其中两个磁芯单元的中柱都磨低。这样的方式产生的缺陷:首先,由于需要磨低中柱,人力和设备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中柱被打磨去掉的原料是对材料的浪费,变相提高了生产成本。其次,中柱被磨掉的磨料易污染环境。最为直接的影响是现有技术中的磁芯是由两个磁芯单元合在一起形成的,边脚易贴合不紧,该磁芯为开路磁芯,容易漏磁。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磁芯主要存在生产成本很高、易污染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生产成本较高、容易污染环境的缺陷,提供一种闭环式磁芯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闭环式磁芯结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个磁芯本体,所述磁芯本体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侧壁连接,两块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环;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还设有中柱,所述中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中柱将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磁腔;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中柱以及所述侧壁之间为一体成型。较佳地,每个所述磁腔内均设有用于绕制铜线的磁柱;每个所述磁柱的端面通过环氧树脂胶与所述磁腔的内壁固定。较佳地,所述底板的前端面设有两个前散热凹槽。较佳地,所述底板的后端面设有两个后散热凹槽。较佳地,所述中柱的前端面设有前中间散热凹槽,所述前中间散热凹槽的中轴线与位于同侧的所述前散热凹槽的中轴线重合。较佳地,所述中柱的后端面设有后中间散热凹槽,所述后中间散热凹槽的中轴线与位于同侧的所述后散热凹槽的中轴线重合。较佳地,所述闭环式磁芯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穿设所述铜线端部的引线孔。较佳地,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侧壁以及所述中柱的交界处均设有弧形过渡。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闭环式磁芯结构在不改变磁路结构的前提下,将现有技术中磁芯中间的间隙移到线圈的两端,工艺省略了磨低中柱的工序,减少了人力和设备成本,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也避免了漏磁现象,提高了电磁转化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较佳实施例中的闭环式磁芯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之如“一”、“两”、“上”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闭环式磁芯结构包括一个磁芯本体和两个磁柱。具体的,该磁芯本体包括一个底板1和一个顶板2,底板1和顶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侧壁3连接。由两个侧壁3、底板1和顶板2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环结构。同时,在底板1和顶板2之间还设有中柱4,该中柱4的左、右两端也分别与上述侧壁3相连。该中柱4将底板1和顶板2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磁腔100。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2、所述底板1、所述中柱4以及所述侧壁3之间(即整个磁芯本体)为一体成型。同时,方便一体成型结构脱模,上述底板、顶板、侧壁以及中柱相交界的位置均设有弧形过渡。该闭环结构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过多考虑散热空间,造成磁路均不能完全闭合,始终存在漏磁现象而造成的变压器和整机工作温度偏高的问题。本实施例的闭环式磁芯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每个磁腔100内用于绕制铜线的磁柱5,每个磁柱5的端面都通过环氧树脂胶与所在磁腔100的内壁固定。为了进一步确保磁芯的散热功能,本实施例中,在底板1的前端面设有两个前散热凹槽11,中柱4的前端面设有前中间散热凹槽41,所述前中间散热凹槽41的中轴线与位于同侧的所述前散热凹槽11的中轴线重合。位于同侧的前散热凹槽11和前中间散热凹槽41用于穿设从靠近顶板2的磁腔100中引出的铜线端部。此外,在底板1的后端面设有两个后散热凹槽,该后散热凹槽与前散热凹槽11的结构对称,用于穿设相邻磁腔中引出的铜线端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中柱4的后端面也可同时设置与前中间散热凹槽对称的后中间散热凹槽,从而便于更为灵活地设置铜线端部的引出方向,进一步提高该磁芯本体的通用性。进一步的,该闭环式磁芯结构还包括一个用于在安装时阻隔磁芯本体与电路板的底座6。所述底座6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穿设铜线端部的引线孔(图中未示)。本实施例的闭环式磁芯将传统需要两个电感磁芯的结构合并为一个一体成型的日字形磁芯本体,节约了制造成本。节省外部空间的同时,在不改变封闭型磁路前提下,采用了气隙多间隙的设计方法,将气隙位置巧设置中柱的两侧,确保了电感磁芯必须具备双间隙特性的要求,确保优化了磁路结构。另外,由于磁路每个间隙单处的气间隙量变小,完全避免了失去“电-磁”转换能力的线圈,减少额外增加线圈去补充无效填充线圈,因此AL电感系数上升,在减少线圈的同时减小了线圈的ACR电阻值,提高了电感Q值,降低电感器的损耗,降低电感器的温升,有效解决了传统结构的中间大间隙造成的缺陷。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创作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申请专利范围所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闭环式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磁芯本体,所述磁芯本体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侧壁连接,两块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环;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还设有中柱,所述中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中柱将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磁腔;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中柱以及所述侧壁之间为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环式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磁芯本体,所述磁芯本体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侧壁连接,两块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环;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还设有中柱,所述中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中柱将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磁腔;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中柱以及所述侧壁之间为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环式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腔内均设有用于绕制铜线的磁柱;每个所述磁柱的端面通过环氧树脂胶与所述磁腔的内壁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环式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前端面设有两个前散热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环式磁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劲松熊伟时配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继胜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