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98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该电感器包括绕组、磁芯、接口、高温胶带、外部封包;其中,所述接口包括输入接口、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绕组用于流过电流产生磁场;所述磁芯在所述绕组内部,所述磁芯承载所述绕组产生的磁场;所述接口将电流接入,并根据接线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电感;所述高温胶带在所述绕组和所述磁芯之间,用于隔绝内部电能的传递;所述外部封包用于阻碍内部所述绕组上电能的外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铁氟龙高温胶带进行绝缘,并利用丝包线进行绕组缠绕提升了散热效果,降低了能量损耗,设备体积小,能够根据需求安装在其各类场合,磁芯采用拼接式设计,易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
技术介绍
功率因数是用来衡量用电设备用电效率的参数,低功率因数代表低电力效能。为了提高用电设备功率因数的技术就称为功率因数校正。为了能够在电力传输过程中保证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之间的平衡,很多环境下需要进行一定的线路电感的调整或者校正,但是如此的使用环境和设备需求量大。因此,需要提供足够方便生产且具有足够安全性的电感器,而传统的电感器存在体积大、不容易拆分和绝缘性能不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传统的电感器存在体积大、不容易拆分和绝缘性能不好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包括绕组、磁芯、接口、高温胶带、外部封包;其中,所述接口包括输入接口、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绕组用于流过电流产生磁场;所述磁芯在所述绕组内部,所述磁芯承载所述绕组产生的磁场;所述接口将电流接入,并根据接线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电感;所述高温胶带在所述绕组和所述磁芯之间,用于隔绝内部电能的传递;所述外部封包用于阻碍内部所述绕组上电能的外溢。优选地,所述绕组采用丝包线在所述磁芯上缠绕。优选地,所述绕组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段绕组和第二段绕组,所述第一段绕组与所述第二段绕组相连接,所述第一段绕组与所述第二段绕组连接点出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相连。优选地,所述磁芯采用拼接式结构,对应可以直接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段绕组与所述第二段绕组的缠绕。优选地,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段绕组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段绕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高温胶带采用铁氟龙高温胶带。优选地,所述外部封包采用绝缘的透明材质。优选地,所述外部封包的横截面积长度为29.5mm,宽度为23mm。优选地,所述外部封包的高度为33.7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铁氟龙高温胶带进行绝缘,并利用丝包线进行绕组缠绕提升了散热效果,降低了能量损耗。(2)本技术采用小型化设计整个设备体积小,能够根据需求安装在其需要的场合,且磁芯采用拼接式设计,易于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公开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公开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公开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公开。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公开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申请文件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技术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PFC的英文全称为“PowerFactor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基本上功率因数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数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功率因数是用来衡量用电设备用电效率的参数,低功率因数代表低电力效能。为了提高用电设备功率因数的技术就称为功率因数校正。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的结构图。所述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包括绕组1、磁芯2、接口3、高温胶带4、外部封包8;其中,所述接口3包括输入接口5、第一输出接口6和第二输出接口7;所述绕组1用于流过电流产生磁场;所述磁芯2在所述绕组1内部,所述磁芯2承载所述绕组1产生的磁场;所述接口3将电流接入,并根据接线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电感;所述高温胶带4在所述绕组1和所述磁芯2之间,用于隔绝内部电能的传递;所述外部封包8用于阻碍内部所述绕组1上电能的外溢。采用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的电感设置为39.9uH;直流电阻在25摄氏度下为35mΩ。如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的电路原理图。所述绕组1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段绕组和第二段绕组,所述第一段绕组与所述第二段绕组相连接,所述第一段绕组与所述第二段绕组连接点出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6相连。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的正视图。所述绕组1采用丝包线在所述磁芯2上缠绕。所述磁芯2采用拼接式结构,对应可以直接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段绕组与所述第二段绕组的缠绕。所述输入接口5与所述第一段绕组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7与所述第二段绕组相连接。所述高温胶带4采用铁氟龙高温胶带。所述外部封包8采用绝缘的透明材质。所述外部封包8的横截面积长度为29.5mm,宽度为23mm。所述外部封包8的高度为33.7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铁氟龙高温胶带进行绝缘,并利用丝包线进行绕组缠绕提升了散热效果,降低了能量损耗。(2)本技术采用小型化设计整个设备体积小,能够根据需求安装在其需要的场合,且磁芯采用拼接式设计,易于安装和拆卸。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组、磁芯、接口、高温胶带、外部封包;其中,所述接口包括输入接口、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绕组用于流过电流产生磁场;所述磁芯在所述绕组内部,所述磁芯承载所述绕组产生的磁场;所述接口将电流接入,并根据接线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电感;所述高温胶带在所述绕组和所述磁芯之间,用于隔绝内部电能的传递;所述外部封包用于阻碍内部所述绕组上电能的外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组、磁芯、接口、高温胶带、外部封包;其中,所述接口包括输入接口、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绕组用于流过电流产生磁场;所述磁芯在所述绕组内部,所述磁芯承载所述绕组产生的磁场;所述接口将电流接入,并根据接线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电感;所述高温胶带在所述绕组和所述磁芯之间,用于隔绝内部电能的传递;所述外部封包用于阻碍内部所述绕组上电能的外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采用丝包线在所述磁芯上缠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段绕组和第二段绕组,所述第一段绕组与所述第二段绕组相连接,所述第一段绕组与所述第二段绕组连接点出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旭辉高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航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