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三相调容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高压套管,变压器本体的顶壁上还安装有低压套管,低压套管位于高压套管的一侧,变压器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铜管,铜管和变压器本体固定连接,铜管呈蛇形状,铜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热片,且多个导热片均匀分布在铜管上,每一个导热片均与铜管固定连接,导热片和铜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热硅脂,导热片和铜管通过导热硅脂相连接;当变压器本体工作时,工作人员向铜管中送至液体,此时变压器本体中的热量传递给铜管内部温度较低的液体中,使该液体带走变压器本体中的热量,从而降低变压器本体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调容配电变压器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
,尤其涉及三相调容配电变压器。
技术介绍
调容控制器通过监测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电流,来判断当前负荷电流大小,如果满足前期整定的调容条件控制器则发出调容指令给有载调容开关,有载调容开关根据调容指令进行容量切换,实现变压器内部高、低压线圈的星、角变换和串、并联转换,在带励磁状态下,完成变压器的自动容量转换。在无励磁状态下,完成变压器的电压调节。目前的变压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对变压器进行散热,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变压器遇到雷雨天气时运行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三相调容配电变压器,旨在解决目前的变压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对变压器进行散热,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变压器遇到雷雨天气时运行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三相调容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高压套管,且多个所述高压套管均匀分布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上,所述变压器本体的顶壁上还安装有低压套管,所述低压套管位于所述高压套管的一侧;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铜管,所述铜管和所述变压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铜管呈蛇形状;所述铜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热片,且多个所述导热片均匀分布在所述铜管上,每一个所述导热片均与所述铜管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片和所述铜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热硅脂,所述导热片和所述铜管通过所述导热硅脂相连接;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和所述变压器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套管和所述低压套管之间设置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和所述变压器本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底壁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变压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呈等腰梯形状。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中间位置处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呈矩形状。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底壁上安装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底壁具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铜管的两端均安装有球阀。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本体远离所述温度计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和所述变压器本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变压器本体工作时,工作人员向铜管中送至液体,此时变压器本体中的热量传递给铜管内部温度较低的液体中,使该液体带走变压器本体中的热量,从而降低变压器本体的温度;通过设置导热片和导热硅脂,使导热片加快变压器本体中的热量传递给铜管内部温度较低的液体中;而导热硅脂不仅能显著增加导热片与铜管间的接触面积,保证变压器本体中的热量能够被高效传导至铜管处,同时导热硅脂的导热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高变压器本体与铜管间的热交换效率,优化变压器本体的散热效果和工作性能;通过设置避雷针,使避雷针能够有效避免变压器本体雷雨天气在室外工作时触电发生爆炸,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变压器本体上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变压器本体、2-高压套管、3-低压套管、4-铜管、5-导热片、6-导热硅脂、7-温度计、8-避雷针、9-支撑座、10-通孔、11-橡胶块、12-球阀、13-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2,三相调容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变压器本体1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高压套管2,且多个高压套管2均匀分布在变压器本体1上,变压器本体1的顶壁上还安装有低压套管3,低压套管3位于高压套管2的一侧;变压器本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铜管4,铜管4和变压器本体1固定连接,铜管4呈蛇形状;铜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热片5,且多个导热片5均匀分布在铜管4上,每一个导热片5均与铜管4固定连接;导热片5和铜管4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热硅脂6,导热片5和铜管4通过导热硅脂6相连接;变压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计7,温度计7和变压器本体1通过螺栓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变压器本体1、高压套管2、低压套管3和控制箱13,其中控制箱13的侧壁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使用人员可通过转动箱门,将相关的元器件放置在控制箱13中。使用人员可将外界高压线与高压套管2相连接,再将外界低压线与低压套管3相连接,此时控制箱2通过监测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和电流,来判断当前负荷电流大小,如果满足前期整定的调容条件控制器则发出调容指令给有载调容开关,有载调容开关根据调容指令进行容量切换,实现变压器内部高、低压线圈的星、角变换和串、并联转换,在带励磁状态下,完成变压器的自动容量转换。通过设置铜管4,由于铜管4的导热性较好,使铜管4能进行热量的交换。通过设置铜管4呈蛇形状,该形状的铜管4不仅节省一定的空间,而且能增大散热面积,使变压器本体1能够快速降温。通过设置导热片5和导热硅脂6,使导热片5加快变压器本体1中的热量传递给铜管4内部温度较低的液体中;而导热硅脂6不仅能显著增加导热片5与铜管4间的接触面积,保证变压器本体1中的热量能够被高效传导至铜管4处,同时导热硅脂6的导热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高变压器本体1与铜管4间的热交换效率,优化变压器本体1的散热效果和工作性能。通过设置温度计7,工作人员可通过温度计7了解变压器本体1的温度,以便于及时对变压器本体1进行散热。通过螺栓便于使用者将温度计7安装在变压器本体1上或者将温度计7从变压器本体1上拆下。进一步的,高压套管2和低压套管3之间设置有避雷针8,避雷针8和变压器本体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避雷针8,使避雷针8能够有效避免变压器本体1雷雨天气在室外工作时触电发生爆炸,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能。进一步的,变压器本体1的底壁上设置有支撑座9,支撑座9和变压器本体1固定连接;支撑座9呈等腰梯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支撑座9,使支撑座9提高变压器本体1的高度,避免地面上的积水渗入到变压器本体1中,影响变压器本体1工作。通过设置支撑座9呈等腰梯形状,该形状的支撑座9降低了整体中心位置,提高支撑座9整体稳抗倾覆能力。进一步的,支撑座9的中间位置处具有通孔10,通孔10呈矩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通孔10,使通孔10在不影响支撑座9强度的情况下,可减轻支撑座9的重量,节约材料。通过设置通孔10呈矩形状,该形状的通孔10,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加工。进一步的,支撑座9的底壁上安装有橡胶块11,橡胶块11的底壁具有防滑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橡胶块11,使橡胶块11通过防滑纹增大支撑座9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本装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铜管4的两端均安装有球阀1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球阀12,使用者通过拧动球阀12,即可控制球阀12的阀门开合大小,进一步控制液体的流速大小。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变压器本体1在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相调容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高压套管(2),且多个所述高压套管(2)均匀分布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上,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顶壁上还安装有低压套管(3),所述低压套管(3)位于所述高压套管(2)的一侧;/n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铜管(4),所述铜管(4)和所述变压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铜管(4)呈蛇形状;/n所述铜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热片(5),且多个所述导热片(5)均匀分布在所述铜管(4)上,每一个所述导热片(5)均与所述铜管(4)固定连接;/n所述导热片(5)和所述铜管(4)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热硅脂(6),所述导热片(5)和所述铜管(4)通过所述导热硅脂(6)相连接;/n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计(7),所述温度计(7)和所述变压器本体(1)通过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相调容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高压套管(2),且多个所述高压套管(2)均匀分布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上,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顶壁上还安装有低压套管(3),所述低压套管(3)位于所述高压套管(2)的一侧;
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铜管(4),所述铜管(4)和所述变压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铜管(4)呈蛇形状;
所述铜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热片(5),且多个所述导热片(5)均匀分布在所述铜管(4)上,每一个所述导热片(5)均与所述铜管(4)固定连接;
所述导热片(5)和所述铜管(4)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热硅脂(6),所述导热片(5)和所述铜管(4)通过所述导热硅脂(6)相连接;
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计(7),所述温度计(7)和所述变压器本体(1)通过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调容配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套管(2)和所述低压套管(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虹丽,朱巨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