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880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组件,走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绕线轴,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第一固定轴和弹簧与所述绕线轴连接,通过设置所述弹簧,使得绕线轴的更换更方便,所述走线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固定有走线支架,通过设置所述走线支架,使得所述绕线轴在绕线时,能够均匀的将线绕在所述绕线轴外表面,不会堆积在一起,提高了绕线的品质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绕线机是用来绕制变压器线圈的专用设备,在变压器的线圈生产过程中,按变压器电压等级或容量来划分绕线设备,有绕制配电变压器高、低压线圈的自动排线绕线机和箔式线圈绕制机,有绕制大型电力变压器线圈的立式绕线机和卧式绕线机,现有的变压器的自动绕线装置的结构简单,绕线轴的拆卸较为复杂,在绕线完成进行更换时耗费较长时间,影响绕线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组件、走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绕线轴,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所述绕线轴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和第一固定轴,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轴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轴相互配合的第二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组件(1)、走线组件(2);/n所述绕线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两侧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所述第一支撑架(12)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3)之间设置有绕线轴(14),所述第一支撑架(12)靠近所述绕线轴(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内设置有弹簧(16)和第一固定轴(17),所述弹簧(16)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15)内,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轴(14)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轴(17)相互配合的第二凹槽(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组件(1)、走线组件(2);
所述绕线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两侧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所述第一支撑架(12)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3)之间设置有绕线轴(14),所述第一支撑架(12)靠近所述绕线轴(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内设置有弹簧(16)和第一固定轴(17),所述弹簧(16)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15)内,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轴(14)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轴(17)相互配合的第二凹槽(18),所述绕线轴(14)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112),所述第二支撑架(13)内设置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110)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轴(1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凹槽(112)相互配合的固定块(111);
所述走线组件(2)包括螺纹杆(21),所述螺纹杆(2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2)和所述第二支撑架(13)之间,所述螺纹杆(21)的一端与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1)上套设有移动座(23),所述移动座(23)与所述螺纹杆(21)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虹丽朱巨琮吕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