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76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内嵌总线通讯协议的微处理器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输入功能模块、输出功能模块、总线通讯接口模块、工作状态指示模块相连,且集成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稳定性好、故障率低、通讯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其中,采用内嵌总线通讯协议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可实现与数控系统的直接通讯;输入模块设有输入信号指示灯和隔离保护电路;输出模块设有输出信号指示灯和继电器电路;电源管理模块设有短路、ESD、防反接等保护,以确保工作稳定性;工作状态指示模块用于各功能模块工作的状态显示,便于排除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及自动化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电气控制中,继电器、分线端子排等作为数控系统发送PLC控制命令传输给受控设备,实施远程控制的中间功能器件,对数控系统的IO模块(单元)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使用上具有接线复杂,故障率高,维修繁琐等缺点。虽然现代的制造技术不断的创新,将继电器、分线端子排等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印刷电路板上,达到克服电气控制接线复杂、故障率高的不足,但这种控制方法仍然需要IO模块(单元)进行与数控系统通讯,存在响应速度慢、成本较高的缺陷,因此此种模组在响应速度、成本以及通用性上使其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克服了原有电气控制接线复杂、故障率高、维修繁琐、响应速度慢、成本高、适用范围有限的不足。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是将总线通讯方式、集成模组等进一步集成化,具有安装方便、稳定性好、故障率低、通讯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内嵌总线通讯协议的微处理器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输入功能模块、输出功能模块、总线通讯接口模块、工作状态指示模块相连,且集成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本技术所体现的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内嵌总线通讯协议,实现与数控系统的直接通讯。输入功能模块设有输入信号指示灯和隔离保护电路;输出功能模块设有输出信号指示灯和继电器电路;电源管理模块设有短路、ESD、防反接等保护,以确保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工作状态指示模块用于各功能模块工作的状态显示,便于排除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集成模组电路框图;图3是本技术各功能模块电路框图;图4是本技术实际应用接线图;图中:1、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2、微处理器,3、电源管理模块,4、输入功能模块,5、输出功能模块,6、总线通讯接口模块,7、工作状态指示模块,8、短路保护电路,9、ESD保护电路,10、防反接保护电路,11、降压电路,12、输入接口,13、输入隔离电路,14、输入指示电路,15、输出驱动电路,16、输出指示电路,17、继电器电路,18、输出接口,19、总线通讯驱动电路,20、总线通讯接口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1,包括微处理器2、电源管理模块3、输入功能模块4、输出功能模块5、总线通讯接口模块6、工作状态指示模块7。所述微处理器2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3、输入功能模块4、输出功能模块5、通讯接口模块6、工作状态指示模块7相连。本技术所述控制过程:微处理器2内嵌总线通讯协议(IO/LINK、EtherCat、Profibus、CC/LINK等),经总线通讯接口模块6与数控系统之间建立通讯;外部M个输入信号经输入功能模块4送至微处理器2运算处理后,再经总线通讯接口模块6送入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发出控制命令经总线通讯接口模块6进入微处理器2运算处理后,再经输出功能模块5实现对N个外部负载的控制;微处理器2在运算处理过程中发出状态指令给工作状态指示模块7。本技术各功能模块电路框图如图3所示:其中,电源管理模块3控制过程:将外部直流2电源,经短路保护电路8、ESD保护电路9、防反接保护电路10,得到有效24V电源送至降压电路11输入端,最后由降压电路11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有效的工作电压7。其中,输入功能模块4控制过程:外部输入信号经输入接口12送入输入隔离电路13,再将处理后的信号分别送至输入指示电路14、微处理器2。其中:输出功能模块5控制过程:微处理器2后级信号送入输出驱动电路15,经处理后分别送至输出指示电路16、继电器电路17,再由继电器电路17送至输出接口18,实现对外部负载的控制。其中:总线通讯接口模块6控制过程:微处理器2与数控系统是通过总线通讯驱动电路19、总线通讯接口单元20建立联系的;其具有防过电压、抗干扰、吸收浪涌功率的作用。本技术实际应用可采用图4所示接线,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1接口中1A、1B接数控系统,+24V、0V、PE接直流24V电源,Xm可接M组外部检测信号,nNC、nC、nNO是受继电器控制的N组常开、闭点。通电后:Power常亮,通讯正常Lingking闪亮,通讯异常Aralm常亮;外部检测信号接入后,有效信号由该模组送至数控系统对应信号点位;数控系统输出信号控制该模组继电器吸合,进而控制负载动作。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内嵌总线通讯协议的微处理器(2)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3)、输入功能模块(4)、输出功能模块(5)、总线通讯接口模块(6)、工作状态指示模块(7)相连,且集成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总线通讯模组,其特征在于:内嵌总线通讯协议的微处理器(2)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3)、输入功能模块(4)、输出功能模块(5)、总线通讯接口模块(6)、工作状态指示模块(7)相连,且集成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奇蒋雷张启甲孙强何大伟董德马龙水崔建勋徐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枣科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