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图像传输系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及其光纤内窥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058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及内窥镜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图像传输系统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标定和实测两部分,该处理方法可将被测物体的杂乱的图像信息中恢复、重构成为真实的图像。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光纤内窥镜,包括传光部件、传像部件,传光部件由光源、耦合透镜、传光束组成;传像部件由物镜、非同配位排列的传像束、目镜、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处理单元、监视器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光纤内窥镜采用非同配位排列的光纤束作为传像束,可简化传像束的制作工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没有增加光纤内窥镜装置结构的复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图像传输系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通道的输入输出两端面上采用非同配位排列的方式;可将被测物体从在该输出端的杂乱的图像信息中恢复、重构成为真实的图像;由标定及实测两部分构成,所说的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图象传输 系统作初始化处理;2)将标定所用的光照射传输通道的输入端使输入端相对光斑作匀速逐行扫描运动;3)实时获取光斑信息,判断有无光斑信息输入,如果有,进入第4步;如果没有,继续判断;4)对获得的像元灰度值大小进行判断,在每出现一个灰度 极小值的情况时,记录下该像元的位置PIXBO1(X↓[1],Y↓[1]),根据扫描时间和匀速逐行扫描运动的速度可计算出相应的输入光斑所在的位置PIXAO1(X↓[0],Y↓[0]),然后用映射F∶(x,y)*(u,v)来表示输入光斑位置 和输出像元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继续判断有无光斑信息输入,若有,返回步骤4;若扫描下一行过程中仍然没有光斑信息的输入,进入步骤5;5)结束扫描,生成与映射对应的标定函数,并保存得到的光斑所有像元图像信息;所说的实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对图象传输系统作初始化处理;2)通过传输通道获取被测物体图像的杂乱信息;3)确定实测得到的图像信息和标定得到的光斑所有像元图像信息的大小比例,按照该比例缩放实测得到的图像信息,并用标定函数变换实测得到的图像信息,产生新的图像信息; 4)按照该大小比例的倒数变换第3步得到的新的图像信息,并重构被测物体的真实图像;5)显示保存被测物体真实图像,并进行被测物体的图像二维尺寸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伯雄朱继强罗秀芝朱从峰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